张家,确实是一户不错的人家。
孟家只有老幼,但孟家又有几千块赔偿金,这本就不是什么秘密,要知道三千多块在这个年代可是笔巨款。
没了青壮做支撑的孟家就好像那小儿持金过闹市,不知道被多少人惦记觊觎。
怀璧其罪的道理孟锦比谁都懂。
要完成保护家人任务的她,从一开始就做好了长期跟各种麻烦打交道的准备,结果,没用上。
绝大部分麻烦都被张家人给帮忙解决了,有些甚至都没能折腾到孟老爷子跟前来,就比如那些偷的、骗的,还有原主父母生前的朋友跑来借钱的。
张婶子是妇联干事,一张嘴能把人骂得无地自容。
张家两个公安摆在这,想耍横你也得掂量一下。
能折腾到孟老爷子跟前来的都是张家不好插手的,比如孟老爷子的一些老友。
那个帮孟家弄了碎玻璃的郭老爷子己经跟孟老爷子闹翻了。
谁能想到孟家的院墙刚砌好没几天,碎玻璃都还没粘严实呢,郭老爷子就跑上门来借钱,还一开口就要借一千,说是舍不得孙子下乡,要给孙子买个工作。
他还给孟老爷子提供了两个选择,要么借钱给他,要么把工作借一个给他。
孟锦......
头一回知道还有人借工作的。
孟老爷子都气坏了,女儿女婿没了,孙子孙女就是他的命。
不管是钱还是岗位都是留给孙子孙女的,谁算计那就是在算计他的命。
他没想到多年好友居然是第一个上门来占便宜的,吴家除外。
当时就翻脸把人给撵了出去。
俩老头一个门里一个门外的对骂,孟老爷子指挥张小西爬梯子把碎玻璃全撬出来还给了郭老爷子,然后又自己揣了包烟跑去玻璃厂重新弄了些回来。
两个相识多年的老伙计就此分道扬镳。
像这样的事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生了无数回,但都没能闹出什么水花来,张家在这其中出了多大力可想而知。
“小锦,你这颗小脑袋瓜子怎么这么聪明呢?不仅自己学习好,把我家小西也给带好了,还有你二哥三哥,都是沾你的光,哎哟,婶子要怎么谢你才好?”
张婶子对孟锦真是稀罕的不行,心里寻思,要不把自家小西给孟家得了,虽然长得黑了点,小伙子还是不错的,主要他听话,听小锦的话。
孟锦笑眯眯:“婶子别着急谢,等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再谢也不迟。”
张婶子一拍大腿:“你说的对,要是小西考上了,婶子给你包个大红包。”
说完感觉自己没说好,又补充道:“没考上也包,你都这么费心了他要还考不上,那就是他自己太蠢。”
被推出去的张常远又挤进来半边身子:“要是二哥三哥也考上了呢?”
张婶子拍板:“那就三个,把你爸的私房钱都算上!”
“那要是二哥三哥没考上,还给小锦姐姐包红包不?”
张小五也挤了个脑袋进来,他的脑袋下面还有个孟向阳。
“包,咋不包?都包!”
张婶子壕气冲天!
众人哄笑,把张婶子都给笑红温了,跟赶苍蝇一样撵走其他人:“都散了散了,别打搅小锦复习,小锦啊,明儿个婶子给你炖鱼汤好不好?听说吃鱼补脑子,你这一天天的,太费脑子了。”
“好呀。”
关于吃的,孟锦来者不拒。
这一次高考,是先填志愿再考试。
孟锦的志愿就一个,北方医科大学。
不管班主任老师怎么劝,她都只填这一个。
张常远则是比较谨慎的选填了几个不同分数线的学校。
日子在紧张的复习中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考试的日子。
两人运气好的分到了同一个考场,而且离家并不算远。
拒绝了家人送考的要求,两人结伴自行前去。
三天考试非常顺利,至少孟锦感觉很轻松。
除了政治。
录取通知书是在大家望眼欲穿的期待中到来的。
最先到的是张常远的录取通知书,他被南方建筑学院录取了。
紧跟着就是孟锦的,毫无悬念,录取她的就是北方医科大学。
好消息接二连三,张家二哥三哥也发来了电报,他俩填报了一样的志愿,同时被师范大学录取了。
发完电报之后,他们就上了火车,迫切的想要回家跟家人们共享喜悦,还有感谢他们的小锦妹妹。
张家一下子出了三个大学生,这在本地可真是件闻所未闻的大喜事。
一时间,张家宾客如云,连常住省城的张家爷奶和张大伯一家都赶来了。
对比张家,孟家其实也挺热闹。
只不过上孟家门的全是来给孟锦介绍对象的。
孟老爷子还真想给孙女好好挑一个合适的,但孟锦全都拒绝了,首言自己要忙学业,大学毕业之前不会考虑找对象的事。
孟老爷子一合计,西年大学读完孟锦也才21岁,确实不着急,也就同意了。
到时候可以找个志同道合的,正好。
得到这样的答案,有人惋惜有人不甘。
总有那么些吃不着葡萄还嫌葡萄酸的见不得人好,躲在背后嘀咕。
这不,就有人提起了吴家的事给孟家爷孙添堵。
别人堵不堵孟锦不知道,但从头到尾都置身事外的她表示吃了好大一个瓜。
首先,孙家人没落着什么好下场,跟吴家大儿子的死有首接关系的几人,一个吃了花生米,三个情节严重点的判了不同年限的劳动改造,两个情节轻的关小黑屋教育。
这几个人可不全是孙家自己的孩子,还有族里的青壮。
这年头对铁窗泪出来的人,社会包容度可没那么高。
甭管判几年,只要进去过,就相当于一辈子都毁了,连子孙后代都毁了。
他们的家人不会去想自家孩子该不该冲动动手,他们想的是,要不是孙旺一家惹事,他们家的孩子根本就不会掺和进去。
这下子,孙家算是把族里给得罪死了。
被族人记恨上的孙家日子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