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锦,你们没事吧?”
张伯伯带着几个儿子二话不说就把俩贼给捆了,张婶子则是赶紧上前查看孟锦的情况。
“没事。”
孟锦颠了颠手里的扁担,一脸平静的摇了摇头:“有这个,他们就没有靠近我的机会。”
张婶子明显不信孟锦的话,接过孟锦手里的扁担,又仔细把孟锦上上下下都检查了一遍,确定没受伤这才不赞成道:
“你这孩子,家里来了坏人怎么不叫我们呢?今天没出事是你运气好,可不能大意,以后别这样了,你应该第一时间喊我们的。”
“嗯嗯,我知道了。”
张婶子是好意,孟锦也不是好赖不分,听不听是一回事,应还是要应下的。
“对了,小阳呢?”
院里这么吵怎么没看见小阳?
张婶子突然就紧张了:“小阳不会出事了吧?”
“姐!姐姐?姐姐你开开门啊~!是不是来坏人了?外面怎么了呀?姐姐你别吓我,我害怕,呜呜呜~!”
哭声传来,孟锦一拍脑门赶紧跑去开门,她怕小孩突然醒来拖她后腿,把孟向阳锁屋里了。
“姐姐,家里是不是来贼了?你有没有事?呜呜呜~!”
门一开孟向阳就扑了过来,抓着孟锦的手都在颤抖,这是真吓着了。
“没事没事,姐没事,有事的是他们。”
孟锦抱着孟向阳,安抚的轻拍他的背。
“对啊,没事了,你姐把坏人都打趴下了。”
张婶子也忙上前安抚。
“真的有坏人?姐姐,你有没有受伤?”
闻言小阳顿时慌了,拉着孟锦着急的问。
“没有没有,姐姐好着呢,受伤的是坏人,不信姐带你去看。”
危险解除,为了让小孩安心,孟锦牵着孟向阳去看那俩倒霉蛋。
孟向阳也好奇,便紧抓着孟锦的手,亦步亦趋的跟着。
张婶子看着俩孩子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去忙活别的了。
这会儿巷子里不少邻居都赶来了,一个个的气势汹汹,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笤帚、铲子、晾衣杆,什么都有。
挤进小院后发现事情己经结束了,便都跑去张家父子那边拿着手里的照明工具往俩贼脸上怼,跟看猴似的。
本地人对偷东西的贼那是深恶痛绝,按照常规流程,在抓到贼后,甭管是谁都会凑上前捶几拳头踹两脚。
可今天抓到的这俩......有点下不去手。
“嘶~!这脸,还能看吗?”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用鼻青脸肿都不足以形容两人的惨样。
怎么说呢~!
孟锦打的时候也不全是胡乱拍的,头一回用现在这个身体打架,不对,打人,这身高她着实有些不习惯。
不习惯的结果就是她手生,瞄准的胳膊可能拍中了脸,瞄准的腰背可能砸中了腿。
关键孟锦还发现了自己准头不好的原因,打人的时候顺便重新练准头。
拍错、再来!拍错、再来!
就这么重复着,重复着......
于是便拍出了两个惨不忍睹的倒霉蛋。
“这真是孟锦那丫头打的?”
有人狐疑。
“是真的,我跟张家人一起来的,进来的时候孟家丫头还在提着扁担追人呢。”
住孟家对门的罗屠夫为孟锦证明。
他也是头一回知道孟家小丫头还有这本事,不仅没被贼人吓哭,反倒追着贼人打,不错,真不错!是个好孩子。
俩倒霉蛋:嗯嗯嗯,是她打的,就是她!
“下手也太狠了吧?”
“咋滴?没偷你家你不乐意了是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说谁呢?我只是觉得这脸伤的太狠了些,都看不出个人样了要怎么认人?你们能看出是谁不?有没有认识的?”
众人......这是个好问题。
这个问题还是交给公安吧。
能精准翻进别人家偷东西的,要么是熟人,要么是踩过点的。
这年头小偷多,尤其是逢年过节给家里置办东西的时候,那贼来的是格外勤,踩点都能混个脸熟,大家都己经有经验了,所以习惯性认认人。
张伯伯和张大哥一起带走了两个贼,街坊邻居们见没什么事了,也都跟着散了。
赶紧回去睡觉。
这大半夜的,明天还得上班呢。
张婶子则是举着手电满院子查看孟家的损失。
“孟小锦,我就几天不在家,你怎么突然变厉害了?不对,你小时候就很凶,长大了才变斯文的,难道说~~你一首都是装的?装胆小装斯文好让我妈揍我?”
张家老西张常远凑到孟家姐弟身边,表情夸张的冲着孟锦伸出个大拇指:“今天这样多好,谁惹你你就揍谁,以后别装了啊。”
说完又揉了揉孟向阳的头,嘲笑道:“我先前好像听见你哭了,是不是真的?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你怎么好意思哭呢?你姐都没哭。”
孟家姐弟看着眼前这张跟夜色融为一体,傻乎乎呲着一口大白牙的脸,齐声道:“滚!”
张常远就比原主大半岁,他俩是正儿八经的发小,从小一起长大,上学也一首都在一起。
这段时间放农忙假,农村孩子回家帮着秋收,城里孩子则是由老师带队,到附近指定的生产队帮忙秋收。
孟家情况特殊,老师就没要求孟锦跟着去,而是给她放了假。
张常远则是每天跟着学校的队伍早出晚归,一个暑假加一个秋收,这人都晒成黑炭了。
“小锦,你家最近有街道办的人来过吗?”
张常远才不滚,他又凑了过去小声问道。
“没有,怎么了?”
孟锦疑惑道。
“前几天街道办的人来我家了,劝我妈早点给我报名下乡,说晚了分配不到好地方。”
是哦,她都忘了这年代还有下乡这回事,但很快她就抓住了重点:
“可你高中都没毕业,你还是个学生呢,再说了,就算毕业了不也还有找工作的期限吗?街道办的人怎么就能确定你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你家二哥三哥都下乡了,为什么要提前来催你?”
离他们高中毕业还有近一年的时间,这明显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