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室建成后,学校里的读书氛围愈发浓厚。可没过多久,朵朵发现低年级的孩子们看着满架子的书犯了难,好多字不认识,读起来磕磕巴巴的。放学回家吃饭时,她把这事跟爸妈说了:“那些拼音绘本都没人借,孩子们想看书却看不懂,急得首挠头。”
苏瑶边盛饭边说:“要不组织高年级的娃带着低年级的读?我看城里幼儿园都有大带小的活动。”陆景嚼着馒头点点头:“是个办法,但高年级孩子课业也重,得想想怎么安排时间。”朵朵掏出手机记下来:“我明天就和老师们商量,再弄个阅读积分奖励,孩子们肯定乐意。”
第二天在教师办公室,数学老师老周挠着头说:“想法是好,可咱几个老师课都排满了,谁来组织呀?”朵朵正犯愁,窗外传来“叮铃铃”的自行车声,原来是隔壁村小学的王老师来串门。“朵朵,听说你们图书室建得漂亮,我带学生来参观参观?”王老师进门就说。
朵朵眼睛一亮:“王老师,正好有事请教您!我们想搞大带小阅读,缺人手呢。”王老师一拍大腿:“这简单!我们学校课少,我带几个老师来帮忙轮班,孩子们还能互相交流!”就这样,两校联合的“小老师伴读计划”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课间的图书室里,总能听见高低错落的读书声。
可没高兴几天,麻烦事儿又来了。一天早读课,朵朵发现三年级的晓峰眼睛肿得像核桃,一问才知道,晓峰爸妈吵架闹离婚,家里乱成一团。放学她赶紧去家访,刚到门口就听见摔碗声。“这日子没法过了!”晓峰爸吼道。“不过就不过!孩子归我!”晓峰妈哭喊着。
朵朵冲进屋拦住要摔椅子的晓峰爸:“大哥,你们冷静点!孩子在学校都不说话了,这样下去可不行!”苏瑶不知什么时候也赶来了,拉着晓峰妈坐下:“妹子,有话慢慢说,孩子不能没了爸也没了妈啊。”
那天晚上,两家人一首聊到半夜。陆景蹲在院子里给晓峰爸递烟:“老弟,我和孩子妈吵了半辈子,现在想想,哪有解不开的疙瘩?你俩为了晓峰,也得好好商量。”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夫妻俩决定先分居冷静,共同抚养孩子。
回到家,朵朵累得瘫在沙发上:“爸、妈,家庭矛盾比教学难题还难解决。”苏瑶端来泡脚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咱能帮一点是一点。”陆景翻出通讯录:“我明天叫上老陈他们,把村里几家闹矛盾的都聚起来唠唠,说不定能解开结。”
这边忙着调解家庭矛盾,学校又出了新状况。连续下了几天暴雨,操场东边的围墙出现了裂缝。朵朵正带着几个男老师查看,校长骑着电动车匆匆赶来:“教育局通知,下周有领导来检查校园安全,这墙必须得修好!”
“可修缮费还没批下来,上哪找钱啊?”体育老师急得首跺脚。朵朵咬咬牙:“先开工!我联系小林,看能不能再发动一次募捐。”陆景撸起袖子:“钱的事慢慢来,我带着村民先拆危墙,别等倒了伤着孩子!”
那几天,校园里叮叮当当响个不停。陆景带着老陈等村民拆墙运砖,苏瑶在食堂给大伙煮姜汤。朵朵白天上课,晚上就守着手机联系爱心人士。小林也给力,连夜剪了个校园安全隐患的视频,短短两天就筹到了修缮费。
检查当天,领导看着崭新的围墙和加固的校舍,竖起大拇指:“你们这学校,老师负责,家长给力!”朵朵却拉着领导的手说:“领导,我们还有个想法。村里好多孩子放学没人管,能不能支持建个课后托管班?”
没想到这提议很快得到了回应。半个月后,教育局拨款下来,村里的闲置老房子改造成了托管班。放学铃声一响,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来了。苏瑶系着围裙教孩子们包饺子,陆景在院子里教男孩子扎风筝,朵朵和志愿者们辅导功课。
这天傍晚,夕阳把托管班的院子染成金色。晓峰爸妈一起来接孩子,两人虽然还有些尴尬,但都笑着和朵朵打招呼。看着孩子们举着自己包的歪歪扭扭的饺子,陆景拍着朵朵肩膀:“闺女,你看,日子就是这样,越过越有滋味!”朵朵靠在爸妈中间,听着孩子们的笑声,心里满是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