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阳小心翼翼地回抱她,感受着她身体的温度和微微的颤抖。这一刻,两年来的隔阂似乎消融了一些。
第二天一早,萧阳的手机就响个不停。陈伟在朋友圈发的那张毕业照己经传遍了整个金融圈,无数人发来信息求证。更糟的是,有媒体挖出了"萧远山之子隐姓埋名当上门女婿"的狗血故事,各种添油加醋的版本在网上疯传。
林氏建材的前台打来电话,说己经有五家媒体记者在楼下蹲守。林婉当机立断,让萧阳今天在家办公。
"正好整理一下王德发留下的烂摊子。"她边说边匆匆化好妆,"我去应付那些记者。"
萧阳感激地点点头。林婉离开后,他打开电脑,开始梳理公司财务。但不到一小时,一个陌生号码打了进来。
"萧阳先生?"一个严肃的男声,"我是证监会稽查二处的刘明。有人举报你涉嫌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我们需要你配合调查。"
萧阳皱眉:"举报人是谁?"
"这个不方便透露。请你今天下午三点带上相关交易记录来我们办公室。"对方说完就挂断了。
萧阳立刻打给林婉,却提示正在通话中。五分钟后,林婉回电,声音急促:"萧阳,赵明远那个混蛋向证监会举报你了!他还在朋友圈暗示你那些收益都是靠内幕消息!"
萧阳冷笑一声:"猜到了。证监会刚来电话,要我下午去配合调查。"
"我马上回来陪你一起去。"林婉说。
"不用,"萧阳拒绝,"公司现在不能没人坐镇。我自己能应付。"
下午两点五十,萧阳独自来到证监会大楼。接待他的是稽查二处的刘明——一个西十出头、面容冷峻的男子。
"萧先生,举报材料显示,你在过去两周内的交易准确率高达92%,远超正常水平。"刘明推过一份文件,"举报人认为这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你有内幕消息,要么你在操纵市场。"
萧阳扫了一眼文件,上面详细列出了他的每一笔交易,甚至包括精确到秒的进出场时间。这种级别的监控数据,普通举报人根本拿不到。
"赵明远和张氏集团什么关系?"萧阳突然问。
刘明挑眉:"什么?"
"没什么。"萧阳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这是我的交易模型和决策依据,完全基于公开数据和算法信号。"
接下来的三小时,萧阳耐心解释了他的量化模型如何工作,如何识别市场微观结构中的定价失效,以及如何控制风险。他展示了每一笔交易的逻辑链条,甚至提供了模型的源代码供查验。
刘明从一开始的咄咄逼人,逐渐变成了虚心请教。到最后,他忍不住问:"萧先生,这套模型的市场适应期有多长?"
"正常情况下三到五年。"萧阳说,"但我父亲花了十年时间完善它。"
离开证监会时,刘明亲自送他到电梯口:"举报不成立。不过...你的模型太强大了,如果大规模应用,可能会改变市场平衡。"
萧阳笑了笑:"放心,我只用它救命,不搞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