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下的星辰大海
车轮下的星辰大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车轮下的星辰大海 > 第一百一十六章:未来的规划:延续丝路的精神

第一百一十六章:未来的规划:延续丝路的精神

加入书架
书名:
车轮下的星辰大海
作者:
青丝红尘客
本章字数:
3414
更新时间:
2025-07-09

"虽然丝绸之路之旅结束了,但我们的探索不会停止。"周明远的声音在客厅里响起时,雨晴正趴在地毯上整理艾德莱斯绸挂件。她抬起头,看见父亲将一张中国地图缓缓铺开在茶几上,深褐色的木质桌面立刻被蓝红相间的线条覆盖。周明远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红色记号笔,在新疆与甘肃交界处轻轻一点:"接下来我们可以考虑去西南地区,看看那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

笔尖在地图上划出优美的弧线。周明远先是在西川盆地画了个圈,那里有熊猫基地和都江堰的千年古堰;接着笔锋一转,在云南丽江的位置点了个重重的红点:"记得在嘉峪关看到的裕固族姑娘吗?云南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同样令人着迷。"他的记号笔继续南行,在贵州千户苗寨的位置画了个爱心,"雨晴不是喜欢银饰吗?那里的苗族银匠可以打制出比艾德莱斯绸更精巧的图案。"

雨晴己经完全被地图吸引住了。她跪坐在茶几旁,指尖沿着长江上游的蓝色线条缓缓移动:"那我们可以从西川开始,"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眼睛亮晶晶的,"然后去云南、贵州!"她想起在乌鲁木齐大巴扎看到的维吾尔族花帽,那些刺绣着葡萄纹、巴旦木纹的布料在阳光下闪烁着宝石般的光泽。此刻,她的脑海中浮现出西南少数民族的银饰——或许会有苗族姑娘头戴的银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或许有侗族女子佩戴的银项圈,随着舞步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听说那里的少数民族服饰特别漂亮,还有很多古老的村寨。"她一边说一边用铅笔在地图边缘画着简笔画,一个扎着银饰头饰的小人儿正走在石板路上。

林秀娟端着刚泡好的花茶走过来,青瓷杯底沉淀着几片舒展的茉莉花。她将茶杯轻轻放在茶几上,指尖沿着地图上蜿蜒的长江水系滑动:"还可以沿着长江走,"她的声音温柔得像江水拍岸的絮语,"上游的三峡有'轻舟己过万重山'的壮美,中游的洞庭湖能看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宁静,下游的长江三角洲则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她说着,从手机相册里调出去年在重庆拍摄的洪崖洞夜景——层层叠叠的吊脚楼在灯光中宛如现实版的《千与千寻》,"这样我们就能领略到中国不同的地理风貌了。"

周明远接过话头,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我们可以记录下每个地方的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他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在乌鲁木齐大巴扎拍下的美食照片:烤包子的金黄脆皮、手抓饭的琥珀色泽、烤羊肉串滋滋冒油的画面。翻到最后一页,是他用铅笔绘制的旅行路线图,新疆段用绿色标注,甘肃段用黄色,陕西段用红色。"雨晴可以继续写她的旅行日记,"周明远提议,"把在敦煌画速写的习惯延续下去。"他指了指窗台上那盒还没用完的彩色铅笔。

林秀娟则展示了手机里的摄影作品:"妈妈负责拍照。"屏幕上,嘉峪关的落日将城墙染成蜜色,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在闪光灯下若隐若现。"我最近在学手机修图,"她笑着说,"要把每张照片都修出油画质感。"周明远补充:"我负责导航和安排行程。""

雨晴听得入神,不自觉地在本子上画起了思维导图。她先画了个大圆圈,里面写上"西南之旅",然后分支列出"美食""服饰""建筑""方言"等关键词。忽然想起什么,她抬头问:"要不要带个录音笔?像在敦煌听修复师讲颜料故事那样,把民间艺人的口述历史录下来?"

"这个主意棒极了!"周明远从书架上取下去年买的录音笔,"正好试试新功能。"他按下播放键,里面立刻传来雨晴在葡萄沟录制的维吾尔族民歌,虽然后半段因为笑声变得断断续续,但欢快的旋律依然清晰可辨。

林秀娟提议道:"还可以做个电子相册,把照片、录音和日记整合在一起。"她打开平板电脑,向女儿展示自己刚做的旅行vlog——敦煌的落日与喀什的星空交替闪现,配乐是雨晴在乌鲁木齐学唱的维吾尔语民歌。

不知不觉间,暮色渐浓。周明远打开落地灯,暖黄的光线将三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交织成一幅温暖的画面。雨晴在本子最后一页写道:"明天要去买新的彩色铅笔和素描本。"窗外的城市灯火渐次亮起,远处传来隐约的火车汽笛声。她仿佛看见未来的自己在长江边的吊脚楼前写生,在苗寨的银匠铺子里学手艺,在西南的星空下记录新的故事。就像丝绸之路上那些无名的商旅,他们的旅程或许没有终点,因为每一次出发都是对世界更深的探索,每一次相遇都是对生命更真的理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