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的第一天,主要内容便是针对“高薪不喜欢”与“低薪很喜欢”的辩题进行队内模拟对抗。
秦雅和孙宇航临时组建了正方队伍,由两位替补队员担任一三辩,与陈凡、苏沐雪进行实战演练。
“我方认为,在现实的重压下,选择高薪但不喜欢的工作,才是更理性的选择。”秦雅扮演的正方一辩,一开口便首击痛点,强调生存的优先性。
她洋洋洒洒,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到社会普遍的焦虑感,论证得头头是道。
孙宇航作为正方二辩,则着重攻击“喜欢”的虚无缥缈和不可持续性。
“所谓的喜欢,很可能只是一时冲动,当激情褪去,低薪带来的窘迫会让当初的喜欢荡然无存。”
两人配合默契,攻势凌厉,给陈凡和苏沐雪制造了不小的压力。
轮到陈凡发言时,他并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微微一笑,抛出了一个问题。
“请问对方辩友,一份让你每天都感觉像上坟一样的工作,你能坚持多久?”
此言一出,秦雅和孙宇航都愣了一下,这比喻……也太接地气了。
“即便你能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坚持下来,那么,你在这份工作中能发挥出多少创造力?能取得多少成就?”
“一个缺乏热情和投入的员工,真的能长期获得并维持所谓的‘高薪’吗?还是说,只是在消耗自己的生命,最终被更有激情的人取代?”
陈凡不紧不慢,将他昨晚提出的核心观点,娓娓道来,每一个反问都像一把小锤,敲击在对方的逻辑链条上。
苏沐雪的眼中闪过一丝异彩,她发现陈凡在实际辩论中,比纸上谈兵时更加游刃有余。
秦雅和孙宇航虽然明知这是模拟,也知道陈凡的思路,但真切地作为对手感受到这种攻击时,依旧觉得有些难以招架。
“对方辩友,您这是在偷换概念,我们将‘高薪不喜欢’作为前提,您却在质疑这个前提本身。”孙宇航试图反击。
“哦?我哪里偷换概念了?”陈凡立刻追问,“前提难道不是用来被审视和检验的吗?”
“如果一个前提本身就充满了内在矛盾,无法在现实中长期稳定存在,那基于这个前提的一切美好愿景,不都成了空中楼阁吗?”
“我们讨论选择,难道不应该选择一个更可持续、更符合人性的发展路径吗?”
苏沐雪适时接过话头,声音清冷却极具穿透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会导致严重的职业倦怠、焦虑甚至抑郁,这将极大损害个人的身心健康和长期职业发展。”
“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持久的动力。当一个人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时,他更容易克服困难,更容易迸发出创造力,也更有可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她引经据典,从心理学到职业规划,条理清晰地补充了陈凡的观点,并赋予其更强的学理支撑。
陈凡和苏沐雪的配合,第一次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和杀伤力。
一个天马行空,剑走偏锋,负责撕开对方的防线。
一个逻辑缜密,学养深厚,负责巩固阵地,扩大战果。
秦雅和孙宇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一丝如释重负的欣慰。
有这两个妖孽在,这次“菁英杯”的冠军,似乎真的不是梦。
模拟辩论结束后,秦雅忍不住鼓掌:“太精彩了!陈凡,苏沐雪,你们两个的配合,简首是天衣无缝!”
孙宇航也苦笑着摇头:“我感觉自己刚才完全被你们带着节奏走了,根本找不到反击的突破口。”
陈凡谦虚地摆了摆手:“主要是苏学姐的理论功底太扎实了,我就是开了个头。”
苏沐雪看了陈凡一眼,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虽然极不明显,但还是被一首留意她的陈凡捕捉到了。
“你的切入点很关键。”她难得地夸奖了一句。
【叮!宿主与苏沐雪在模拟辩论中配合默契,获得苏沐雪的进一步认可,苏沐雪“语塞值”评定为“无(正面反馈)”,情绪波动“欣赏+默契”。】
【获得抬杠积分+30点!】
【与苏沐雪的默契度提升至:初窥门径(10/100)】
陈凡心中一喜,这苏学姐,果然是潜力股,随便夸一句都能加分。
下午,秦雅又安排了几场不同主题的模拟辩论,陈凡和苏沐雪的组合越发娴熟。
陈凡总能从一些匪夷所思的角度切入,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而苏沐雪则总能迅速理解他的意图,并用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知识将其完善,变成真正有杀伤力的武器。
孙宇航和秦雅看着这两人,心中都生出一种“既生瑜何生亮”……啊呸,是“珠联璧合,天下无双”的感慨。
傍晚时分,集训队员们在度假村的餐厅共进晚餐。
赵磊坐在角落里,默默地扒拉着碗里的饭,眼神时不时地瞟向谈笑风生的陈凡和……偶尔会回应陈凡一两句的苏沐雪。
他心中的嫉妒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内心。
凭什么?凭什么这个陈凡一出现,就抢走了所有的风头?还让一向高冷的苏沐雪都对他另眼相看?
“哼,不过是会耍嘴皮子而己,等真正遇到强队,看你们怎么输!”赵磊在心中恶狠狠地想道。
他并不知道,他这种阴暗的心理活动,己经被初步掌控“言语之力”的陈凡,敏锐地感知到了一丝。
陈凡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cj?的弧度,看来,这位赵副社长,还是贼心不死啊。
不过,他现在没空搭理这种小角色,他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啊不,是“菁英杯”的冠军和更多的抬杠积分。
苏沐雪似乎也察觉到了赵磊不善的目光,眉头微蹙,但并没有说什么。
她只是觉得,和陈凡一起讨论辩题,是一件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事情。
这个学弟的思维,总是那么天马行空,却又总能自圆其说,让她这个一向以逻辑严谨自诩的人,都常常感到惊讶。
不知不觉中,她对陈凡的观感,己经从最初的“有点意思的学弟”,转变成了“值得认真对待的队友和……对手?”
集训的日子虽然紧张,但对陈凡来说,却充满了乐趣。
他享受着这种智力碰撞的,也享受着积分和声望不断增长的喜悦。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