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岁安锁了门,哼着歌往镇上而去。
路上遇着赶牛车的,又花两文钱坐了上去。
赶牛车的是隔壁村的汉子,笑呵呵的跟牛车上的人唠嗑。
白岁安看着他的牛,心中一动:“叔,这买头牛要花多少钱啊?”
“买牛啊?那可贵了去了!”
汉子解释道:“我这是人家刚生下的牛犊子就买回来了,那会花了足足三两银子呢!”
“要是买成年的,少说也要五两银,怎么着,你想买牛车?”
不等白岁安开口,他便摇头道:“你别看我这赶集拉人一个两文钱很好赚,其实这也就挣点零碎钱,要不是家里种地要牛,我都不想养。”
牛车上其他人纷纷附和。
白岁安摇头道:“我不是想赶集拉客,主要是觉得自己有车方便点。”
真是造了孽了,在现代时,开的是十几万的小轿车,穿越了却只能坐这敞篷牛车,苦哟!
汉子笑了起来:“想买车啊,要是家里不耕田,那你买个骡子或者驴就行了,那玩意便宜。”
他思忖着道:“我记得一头骡子撑死了也就二两银子,比牛车可方便多了。”
“得勒,谢谢叔。”
白岁安记下了。
一路到了镇上,汉子却是问道:“妹子,你要买骡子的话,我送你去草市那边?”
“好!”
白岁安也不跟他客气。
路上,她看这汉子和善,索性便提出给两文钱,让他帮着掌掌眼,挑个好的。
毕竟这驴啊骡子什么的,她是真不懂,万一被忽悠,买个生了病的回去,懒得扯官司。
汉子有钱拿,自是满口应下,到了草市,不仅帮着挑选,还主动讲价。
一番挑选下来,白岁安以三两半银子的价格,买下了一头带车的小毛驴。
小驴子还没满一岁,却长得很是结实,好奇心也重,不停在白岁安身上闻着,鼻孔喷着粗气,惹的白岁安咯咯首笑。
“妹子,那我就先走了。”
汉子打了个招呼,便赶着牛车离开了。
白岁安坐上了驴车,试探着吆喝一声:“小驴,走了!”
驴子却是不肯动,站在原地甩着尾巴。
卖驴子的人笑了起来:“大妹子,你这样赶可不行,都说犟驴犟驴,你就吆喝一声,顶啥用啊?”
他说着便递过来一根枝条:“你抽它呀!”
白岁安有些疑惑:“那它不会生气,更不愿意走吗?”
“别往死里抽。”
老板耐心教导:“轻轻的抽一下,让它知道你想让它走。”
“这畜生啊,其实也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能感觉到,久了久了就听话了,赶起来也方便。”
白岁安恍然,试探着抽了一下驴屁股,驴子当真走了起来。
这驴车比牛车要小一些,走路却比牛车快,感觉还挺不赖的。
白岁安很快就掌握了赶车的精髓,心情大好。
开车爽,这赶驴车,全新的感受,更爽!
到了闹市,她下车牵着小驴慢吞吞的往前走着。
一路到了卖酒的地方,她吆喝道:“老板,我要买酒。”
“来了!”
随着一声长长的吆喝,屋里走出来一个三十上下的妇人,眉目温婉,身上还系着碎花围裙。
见到白岁安,她愣了一下,立马笑了起来:“妹子,你要买啥酒,要多少?”
白岁安扫了一圈酒肆门口的酒坛子,试探着问道:“米酒有吗?怎么卖?除了米酒,我还想买个酿酒的坛子,可以吗?”
“有的有的,我这有好几种米酒呢!”
老板娘介绍了起来:“最便宜的五文钱一斤,你要是想买好点的,也有五十文八十文一斤的。”
“这酿酒的坛子嘛,你要是买的多,我可以送你一个。”
白岁安想了想便问道:“我要最烈的,多少钱呢?”
酿捻子酒,最好是用五十度以上的高度白酒,要是度数低了,虽然也能喝,口感也会更甜润好入口,可那要是保存不好,容易发霉。
也不知道这年代酿不酿得出来这么高度数的酒。
“最烈的啊……”
老板娘指着右手边一个酒坛:“这个,稻花眠,六十文一斤。”
说着便拿了个小碗,舀了一点:“尝尝?”
白岁安也不客气,接过来抿了一小口。
酒一入口,便感觉到了一股灼烧感,随之而来的便是米酒特有的酒香味,首冲天灵盖,让她倒吸一口凉气。
老板娘哈哈笑了起来,招呼店里的伙计倒了水过来,关心道:“你一个姑娘家,买酒就买酒,让你试你还真试啊?”
“没事吧?”
白岁安喝了一口水,漱掉嘴里的酒味,也跟着笑了:“就要这个,给我来十斤。”
“好的好的,你等一下。”
老板娘立马就忙活了起来。
十斤酒,一共六百文,还送了个足足能装二十斤酒水的坛子,又让伙计帮着把酒和酒坛放到了驴车上,拿绳子固定了起来。
也多亏了这驴车前边是带护栏的,倒是方便了。
白岁安爽快的给了钱,又问道:“老板娘,你这有果子酒卖吗?”
“没有。”
老板娘摇头:“果子酒是精贵玩意,有钱人才喝的起,我这做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意,何况我也不会酿呀!”
果子酒酿起来麻烦,容易坏,而且果子也贵,不划算。
白岁安点了点头,赶着驴车就要走。
老板娘突然叫住了她:“妹子,你这是要酿果子酒吗?你要是有方子的话,卖给我呗,多少钱你开个价!”
白岁安头也没回,摆手道:“不用了,我酿酒自己喝。”
她以后开了私房菜馆,还准备把果子酒当做特色揽客点的,要是卖方子,那跟杀鸡取卵有什么区别?
买了酒,又去买了两斤冰糖,如今有车了,也方便,索性又买了一堆杂物,还买了一条鱼,把个驴车堆得满满当当,这才赶着驴车回家。
路上,白岁安盘算着自己手里剩下的钱。
今天买这一堆,花的都是赵成华给的那二十两里的,还剩下十几两,让她有些感叹,这年头的钱是真禁花啊!
不过坐吃山空也不行,得尽快想办法把私房菜馆开起来了。
可惜院子里还是光秃秃的,花草都不太够,桌椅也还没送过来,要开私房菜馆,那桌椅得多定制些才行……
一路想着,很快就回到了溪头村。
还没到家,远远就看到家门口站了个人,正着急的左右踱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