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金銮殿前钟声大作。满朝文武陆续迈进大殿,空气里弥漫着比往日更浓重的压抑感。一些官员凑在一起小声嘀咕,有的神情紧绷,还有人目光游移不定,好似在盼着某人登场。
陈宇身着一袭绯红官服,稳稳踏入大殿。他面色平静,实则心里早把系统调成“实时监测”——今日这场朝堂纷争,不只是朝廷上的权力角逐,更是他与秦桧的正面过招。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目光锐利地扫视众人,最后定格在陈宇身上:“陈爱卿,你昨日所奏之事,可有实证?”
皇帝话音刚落,秦桧一方有人站了出来——李大人,正是他们查出的“青”号人物之一。
“启禀陛下,臣听说陈大人在边疆私吞军饷,若真是如此,定会动摇国本啊!这事儿必须彻查!”李大人声音洪亮,还扬起一本账册。
这话一出,好些大臣脸色变了变,站在一旁的赵良不自觉地攥紧拳头。
陈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上前一步拱手:“陛下,臣愿当众澄清。”
他转头看向礼部文书官,声音不高却清晰:“王大人,这份账册的字迹,您看着熟吗?”
王文书官接过账册翻看几页,眉头紧皱,然后抬头看向李大人:“这笔迹……和三日前李府书房的案卷很像。”
此话一出,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陈宇嘴角上扬:“而且,系统检测显示,纸张新旧和墨迹氧化痕迹不对,明显是近三天伪造的。李大人,您从什么时候开始给敌军伪造证据的?”
“你胡说!”李大人怒喝,声音却有些发颤。
这时,周大人站出来,沉声说:“陛下,臣呈上边疆密道搜到的罪证和杀手供词,请陛下过目。”
皇帝一挥手,太监捧着木匣上前,打开是一叠泛黄纸张和一枚染血令牌。
“这些是秦府地下密道找到的书信,都有秦府亲信签名。这枚令牌,是敌军传递情报用的。”周大人指着其中一页说。
皇帝脸色愈发阴沉,目光投向秦桧。
秦桧表面镇定,手指却不自觉收紧,指节泛白。
陈宇明白,现在还不能摊牌,得一步步扭转局面。
他轻咳一声,拿出一个铜盒,打开后传出模糊声音——
“宰相交代的事必须干净利落……不能留活口……”
“宰相”二字在大殿引起轩然大波,几个秦桧阵营的大臣低下头,不敢看皇帝。
“这是边疆俘虏的证言,环境嘈杂没录全,但足以说明问题。”陈宇缓缓道。
皇帝猛地一拍桌子:“来人!彻查此事,涉案人员全部停职!”
秦桧终于有了反应,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陛下明察。”
陈宇不给秦桧喘息机会,马上说:“陛下,边疆形势危急,臣建议加强防务,调整白虎岭一线兵力。”
“哦?你有什么依据?”皇帝看向他。
“陛下请看模拟路线图。”
陈宇话音刚落,殿中出现光影,系统生成的敌军进攻路线图清晰呈现。他一边讲解,一边指出防御弱点:“敌军若绕开主关卡,从白虎岭突袭,防线撑不过三天。”
“竟有这种事?传兵部尚书!”皇帝脸色更冷。
兵部尚书匆忙出列,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
陈宇接着说:“陛下,当下首要任务是保边疆,臣愿去白虎岭勘察地形,制定防御方案。”
皇帝思索片刻,点头:“好,朕给你五日时间,拿出可行之策。”
皇帝这句话表明支持陈宇,秦桧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陈宇没放松警惕,他在人群中扫视一圈,悄悄开启系统“微表情识别”。
果然,几个平时低调的大臣,听到“更多证据未公开”时,眼神躲闪、喉结滚动、手心冒汗,有人还下意识摸了摸袖子。
其中一人袖口有点乱,隐隐露出半截玉佩,上面刻着“玄”字。陈宇心中一动,默默记下。
回到府邸,赵良急切问:“咋样,把他们镇住没?”
“有效果,但还不够。”陈宇笑笑。
“那下一步咋办?”赵良追问。
“等。”陈宇靠在椅子上,眯着眼,“等他们自己乱阵脚。”
“你不乘胜追击?”赵良挠挠头。
“当然要追,不过换种方式。咱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不能让他们看出意图。”陈宇轻笑。
“那‘玄’字玉佩那人呢?”
“先别动他,让他觉得自己藏得好,更容易露破绽。”陈宇摇头。
赵良点头,突然想起:“对了,你说的‘白虎岭’,和之前边疆密信地点有关不?”
“没错,那里或许藏着更大秘密。”陈宇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屋外狂风呼啸,天边乌云翻滚——一场风暴即将来临。陈宇静静等着,等着风暴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