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囤旁的那些事儿
秋收时节,金灿灿的玉米堆成小山,我家院子里的玉米囤看着格外壮观。可谁能想到,这玉米囤竟成了一场家庭风波的导火索。
那天清晨,我正睡得香,突然被院子里的吵闹声惊醒。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到窗边,就看见我爸和我二叔像两只斗架的公鸡,脸红脖子粗地站在玉米囤旁。
“这玉米囤必须往你那边挪!都快压到我家地界了!”二叔叉着腰,唾沫星子乱飞。
我爸也不甘示弱,脖子一梗:“凭啥?这一首都在我家院子里,你少来没事找事!”
我赶紧跑出去,只见玉米囤旁边的界碑不知什么时候歪了,上面还沾着新鲜的泥土。再一看,我家那只调皮的大黄狗正吐着舌头,摇着尾巴在一旁看热闹,爪子上还沾着土。得,准是这货闯的祸。
“爸,二叔,先别吵了,说不定是误会。”我试着劝架。
可两人根本听不进去,吵得越来越凶。我妈听到动静也出来了,手里还拿着锅铲,“大早上的吵什么吵,左邻右舍都看着呢!”
二叔见我妈出来,声音更大了:“弟妹,你评评理,你家这玉米囤都快压到我家院子了,这事儿能就这么算了?”
我妈一看这架势,眉头一皱,把锅铲往案板上一拍:“哟,二哥,你这话可就不对了。这界碑在这儿立了多少年了,咋就突然变了?”
正吵得不可开交时,隔壁王婶挎着菜篮子路过,探着脑袋看热闹:“这是咋啦?大清早的,吵得跟要打起来似的。”
二叔像是找到了同盟,连忙拉着王婶说:“王妹子,你来给评评理,老李家这玉米囤……”
王婶瞧了瞧歪着的界碑,又瞅了瞅在一旁嬉皮笑脸的大黄狗,突然笑出了声:“我说老李、老二啊,你们先别吵。依我看啊,说不定是这大黄狗捣乱,把界碑给扒拉歪了。”
我爸和二叔这才注意到大黄狗,两人都愣了一下。可这僵局并没有就此打破,二叔还是坚持要挪玉米囤,我爸说啥也不同意,两人又开始新一轮的争吵。
这时,我灵机一动,大声说:“要不这样,我们重新量一量地界,以事实为依据,看到底是谁占了谁的地。”
大家一听,觉得这办法可行。可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愣是没找到卷尺。我爸一拍大腿:“找村长去,他家肯定有!”
于是,我一路小跑来到村长家。村长听我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哈哈大笑:“你们这些人啊,为了这点事儿吵成这样。走,我跟你去!”
等我们回到家,院子里的气氛依旧剑拔弩张。我妈和王婶在一旁劝架,我爸和二叔还在那里互相瞪着。
村长拿出卷尺,开始认真地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少小插曲。我家的大黄狗非要凑过去凑热闹,在卷尺上踩来踩去,差点把卷尺给咬坏了。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它拉开,可它又跑去追院子里的芦花鸡,把鸡吓得满院子乱飞,鸡毛掉得到处都是。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测量好了。结果显示,玉米囤并没有占到二叔家的地界,只是界碑歪了让人产生了误会。
二叔的脸一下子红了,尴尬地笑了笑:“嘿嘿,看来是我弄错了。”
我爸倒是很大度,拍了拍二叔的肩膀:“没事,都是一家人,误会说开了就好。”
就在大家以为事情终于解决了的时候,新的问题又来了。怎么把歪了的界碑重新立好呢?
我爸撸起袖子:“这还不简单,我来!”说着就拿起铁锹开始挖地基。可他挖着挖着,突然“哎哟”一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原来他挖到了一块大石头,铁锹磕到石头上,把手给震麻了。
二叔见状,赶紧上前:“我来试试。”二叔力气倒是不小,可那石头埋得太深,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是把石头撬松了一点。
这时,村长笑着说:“你们这样不行,得想个办法。”说着,他回家拿了一根粗木棍和几根绳子。大家一起动手,用木棍当杠杆,绳子绑住石头,齐心协力,终于把石头弄了出来。
界碑重新立好了,可大家都累得气喘吁吁。我妈看着大家灰头土脸的样子,笑着说:“都别忙活了,快来吃饭,我炖了红烧肉!”
一听到红烧肉,大家的眼睛都亮了。尤其是我家的大黄狗,己经开始围着我妈转圈圈,口水首流。
饭桌上,气氛格外融洽。我爸和二叔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之前的不愉快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二叔还一个劲儿地给我爸夹菜:“他哥,今天是我不对,你别往心里去。”
我爸笑着说:“说啥呢,都是自家兄弟。来,干了这杯!”
吃饱喝足后,大家坐在院子里休息。夕阳的余晖洒在金灿灿的玉米垛上,显得格外温馨。我看着家人和睦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这时,大黄狗又开始捣乱了。它不知道从哪里叼来了一根玉米,在院子里欢快地跑来跑去。我追着它喊:“大黄,放下玉米!那是要留着吃的!”
可大黄根本不理我,还故意在我面前晃悠。我爸和二叔看到这一幕,笑得前仰后合。我妈也笑着说:“这狗啊,就会捣乱,不过有它在,家里倒是多了不少乐趣。”
夜幕降临,星星挂满了天空。经过一天的折腾,大家都累了,陆续回屋睡觉。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声,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事情,觉得虽然过程充满了波折和吵闹,但最后大家重归于好,这种感觉真好。
在乡村的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琐事。这些琐事有时会让人烦恼,有时会让人欢笑,但正是这些琐事,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也让我们的亲情更加深厚。我知道,未来还会有很多类似的故事发生,但我相信,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一家人都能一起面对,一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