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征程:开普敦的新奇遇与巧应对》
飞机朝着南非开普敦飞去,机舱里大家己经开始热烈讨论起即将到来的新挑战。
孙悟空挠着脑袋,一脸好奇:“这开普敦到底是啥样儿啊?听说那儿风景老好了,就是不知道办展会又会碰到啥难题。”
王大厨翘着二郎腿,满不在乎地说:“管他啥难题,咱们一路从冰岛、里约、悉尼过来,啥没见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琉璃看着手中关于开普敦的资料,说道:“开普敦是个多元文化的城市,有独特的非洲文化,还有荷兰、英国等殖民历史留下的痕迹,咱们这次可得好好琢磨怎么把咱们的文化跟当地文化融合展示。”
周阿姨一边整理绣品,一边点头:“对,入乡随俗,咱得先了解了解当地的喜好和习惯,别到时候整出啥误会。”
飞机落地开普敦,众人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这里热烈的阳光和独特的氛围。前来迎接的是一位叫恩科西的当地文化工作者,他热情地跟大家拥抱:“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开普敦,这次展会将在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老仓库举办,相信会很有特色。”
众人来到老仓库,仓库的建筑风格确实独特,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可仔细一看,问题来了。仓库的屋顶有些漏雨,地面也凹凸不平,而且空间布局十分复杂,柱子林立。
孙悟空跳起来,指着屋顶喊:“这咋整?一下雨,咱的展品不都得遭殃?还有这地面,坑坑洼洼的,摆个展台都不稳当。”
恩科西一脸尴尬:“实在抱歉,这个老仓库一首想修缮,但因为一些历史保护的规定,进度比较慢。没想到你们来办展时间这么紧。”
王大厨皱着眉头,打量着西周:“这地面可以用木板先铺平,屋顶漏雨的话,看看能不能先做个临时的防雨棚。”
李国强点头赞同:“行,不过这柱子这么多,对展品布局影响挺大,得好好规划一下。”
于是大家分工,孙悟空带着几个小伙子去找木板,周阿姨和妇女们测量空间,准备规划展品摆放,李国强和阿卜杜勒则研究临时防雨棚的搭建方案。
找木板的路上,孙悟空忍不住抱怨:“这开普敦一开始就给咱来个下马威,这办个展咋这么多事儿。”
同行的小伙子笑着说:“大圣,别抱怨啦,等解决了这些问题,展会肯定特别出彩。”
这边正说着,那边周阿姨和妇女们也在讨论。周阿姨说:“你们看,这柱子虽然多,但咱们可以围绕柱子做文章,把刺绣挂在柱子上,木雕摆在柱子周围,说不定能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妇女们纷纷点头:“周阿姨这主意好,这样既解决了柱子碍事的问题,还能让展品展示更有层次。”
很快,木板找来了,防雨棚的方案也确定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起来,铺木板、搭雨棚、规划展品布局。
可就在快要完工的时候,当地一群环保志愿者来了。一个叫西莉亚的志愿者严肃地说:“你们使用的这些木板很多都不是可持续来源的木材,我们不能允许这样破坏环境的行为。”
琉璃赶紧解释:“我们不知道这些木材有问题,我们也是想尽快解决场地问题,保证展会顺利进行。”
西莉亚态度坚决:“不行,在开普敦,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你们必须更换成可持续来源的木材。”
众人又犯难了,孙悟空抓耳挠腮:“这上哪儿找去啊?时间这么紧。”
恩科西想了想说:“我知道有个地方专门提供可持续木材,我可以联系他们,不过价格可能会高一些,而且运输过来需要一些时间。”
王大厨咬咬牙:“那就联系吧,环保是大事儿,咱不能坏了规矩。多花点钱就多花点钱,只要能按时把展会办好。”
等木材运来,大家又重新开始铺设木板。终于,一切准备就绪,展会顺利开幕。
开普敦的市民们纷纷涌来,对中国的文化展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一个当地的小姑娘看着精美的刺绣,眼睛放光:“哇,这些绣品好漂亮,上面的图案好像在讲故事。”
周阿姨笑着给她讲解:“小朋友,这刺绣里绣的都是中国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每一个图案都有它的意义。”
这时,一个当地的艺术家走过来,对木雕赞不绝口:“这些木雕的工艺太精湛了,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东方神韵。”
李国强跟他交流起来:“我们在木雕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和哲学观念,希望能让大家通过这些作品了解中国文化。”
展会进行到一半,突然电力出现了问题,整个仓库陷入一片黑暗。
孙悟空大喊:“哎呀,这咋又出状况了?”
王大厨着急地说:“先别慌,看看能不能找到备用电源或者联系电工来修。”
恩科西连忙跑去联系管理仓库的电工,原来附近施工不小心挖断了电线,修复需要一些时间。
琉璃说:“不能干等着,咱们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照明,不能让展会就这么中断了。”
阿卜杜勒突然想到:“我们可以用一些当地的油灯来应急,既能照明,还能增添一些别样的氛围。”
大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恩科西立刻去附近找来一些油灯。当油灯点亮,仓库里弥漫着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市民们不仅没有抱怨,反而觉得这种意外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趁着油灯照明的时间,电工也加快速度修复了电路。灯光重新亮起,展会继续进行。
展会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
孙悟空感慨:“这开普敦的展会可真是波折不断,不过总算是圆满结束了。”
王大厨笑着说:“是啊,每次解决一个问题,就觉得咱们又成长了一些,以后遇到啥都不怕了。”
琉璃看着大家,欣慰地说:“这次展会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还让我们和开普敦的朋友有了更深的交流,收获满满。不知道下一站又会是哪里呢?”
这时,琉璃的手机收到一封邮件,她看完后笑着说:“下一站,是日本的京都,一个充满古老韵味的城市,相信又会有不一样的挑战和惊喜在等着我们。”
众人听了,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准备迎接下一段充满未知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