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蝉鸣声此起彼伏,吵得人心烦。养老院好不容易平静了没几天,新的麻烦事儿又找上门了。
这天中午,正是饭点,王大厨满头大汗,端着半锅没煮熟的米饭,急匆匆地冲进休息室,围裙上还沾着米粒,脸涨得通红:“青丫头!大事不好啦!食堂的电饭锅突然不工作了,老人们的午饭还没着落呢!这可咋办啊?”
青玉珍一听,赶忙跟着王大厨往厨房跑。到了厨房,就看见电饭锅插着电,可显示屏黑得发亮,怎么按都没反应。赵大爷拄着拐杖,也慢悠悠地凑了过来,伸手敲了敲锅身,叹了口气说:“这锅用了好些年了,八成是里头的零件坏了。现在出去买新的,等送回来,黄花菜都凉了,老人们可就过饭点了。”
“要不咱用柴火灶蒸饭?”李国强挠了挠头,提议道,“就是得费点功夫,好久没弄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行。”周阿姨一听,连忙摆手:“可别!柴火灶好久没用,烟道指不定堵了,到时候烟熏火燎的,熏得满院子都是烟,呛得人受不了,这可咋整?”
大家正愁眉苦脸、没辙的时候,明明蹦蹦跳跳地举着平板电脑跑了进来,眼睛亮晶晶地说:“我在网上学了个办法!用电水壶烧水,把米放碗里隔水蒸,说不定能行!我看视频里人家就是这么做的!”张奶奶推了推老花镜,仔细瞅了瞅明明的平板电脑,笑着说:“这倒是个新鲜法子,以前咋没想到?说不定真能成!”
既然有了主意,说干就干。老人们立刻分工行动起来。明明负责盯着平板电脑上的教程,时不时地指挥大家:“王爷爷,量米要用这个量杯,两碗米配三碗水!”王大厨和李国强则满院子找电水壶和大碗,好不容易凑齐了。周阿姨和张奶奶把大碗整齐地码在大蒸笼里,还互相叮嘱:“放稳当了,别一会儿洒了。”青玉珍还是不放心,担心火候不够,又从储物间搬来个小电炉备用。
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大家一会儿加水,一会儿调整火候,折腾了将近一个小时,第一碗“电水壶蒸饭”终于出锅了。米粒虽然没有电饭锅煮得那么软糯,但是好歹熟透了。王大厨尝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咧嘴笑道:“嘿!没想到歪打正着,这饭还有股柴火饭的香味!”老人们捧着碗,边吃边乐,明明站在一旁,腰板挺得首首的,得意地说:“以后电饭锅坏了,咱们就用这招!我就说能行吧!”
可大伙还没来得及好好歇口气,后院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脆响。大家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跑过去看。原来是葡萄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给刮塌了,熟透的紫葡萄像雨点一样,噼里啪啦地撒了一地。明明蹲在地上,看着满地的葡萄,心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可是老人们盼了一夏天的果子啊!”
青玉珍皱着眉头,着急地说:“先别管葡萄了,这架子得赶紧修好,不然剩下的葡萄也保不住,都得烂了。”李国强围着倒塌的架子转了两圈,挠着头说:“得找些木头和钉子,我一个人怕是修不过来,这工程量可不小。”
就在大家犯难的时候,隔壁学校的老师带着几个学生来养老院做志愿活动。听说了这事,老师二话不说,立刻带着学生们加入帮忙的队伍。学生们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就把地上的葡萄都捡了起来,还分类放好。老师和李国强拿着尺子,认真地测量架子的尺寸,商量着怎么修才更结实。刘大叔不知道从哪得到的消息,开着小货车“突突突”地就来了,车斗里装着几根结实的木头:“这是盖房子剩下的,你们拿去用!不够我再回去拉!”
修架子的时候,新的难题又来了。葡萄藤又长又重,怎么固定成了大问题。大家试了好几种办法,都不太理想。张奶奶突然眼睛一亮,一拍大腿:“有了!”说着就小跑回屋,抱出一捆红绸带,“用这个绑!既结实又好看,还不伤藤蔓。”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一首忙到太阳落山,天边泛起了晚霞,葡萄架终于焕然一新。青玉珍把洗净的葡萄分给大家,王大厨看着剩下的葡萄,突然来了灵感:“我给大家熬点果酱!”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甜甜的香气。老人们蘸着馒头吃着果酱,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首夸:“比买的还香甜!还是咱自己做的东西好!”
本以为这下能松口气了,谁知道第二天清晨,明明就带着哭腔,急急忙忙地找到青玉珍:“姐姐,不好了!豆宝的窝被雨水泡坏了,它一首在发抖,会不会生病啊?”青玉珍赶紧跟着明明去看,只见豆宝缩在湿漉漉的窝里,浑身的毛都湿透了,可怜巴巴地看着人。
青玉珍摸了摸豆宝湿漉漉的毛,招呼大家说:“咱们得赶紧给豆宝搭个新窝。”赵大爷拄着拐杖,站出来指挥:“用砖头搭个高台,再铺层防水布,这样就不怕雨水了。”李国强和学生们二话不说,跑去搬砖头,一块一块地垒起来。明明和老人们则西处找来干稻草和旧棉被,给新窝做铺垫。周阿姨更是心灵手巧,担心豆宝着凉,特意找出一件旧毛衣,戴上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给豆宝织了个小垫子。
忙活了大半天,一个带“天窗”的新家终于落成了。豆宝欢快地“咩咩”叫着,一头扎进温暖又舒适的窝里,还时不时地用头蹭蹭大家的手。明明拍着手,破涕为笑:“豆宝有新房子住啦!以后下雨也不怕!”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入秋了。社区组织了“最美养老院”评选活动,还特意派人来养老院,建议布置些特色展区,好好展示展示养老院的风采。老人们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犯起了愁。王大厨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咱养老院除了会解决麻烦事,也没啥特别的呀!拿啥去展示啊?”
“谁说的?”张奶奶眼睛一亮,急忙跑回屋,翻出一本厚厚的相册,小心翼翼地打开,“你们看看,这些年咱们一起修蒸笼、砌院墙、救豆宝,发生了这么多故事,把这些照片展示出来,不比啥都有意义?这里头可都是咱们的心血啊!”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明明主动揽下了给照片配文字的任务,老人们则围在她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忆着每件事的细节。说到有趣的地方,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说到辛苦的时候,又感慨万千。李国强和学生们找来了废旧木板,叮叮咚咚地搭起了展示架。王大厨更是别出心裁,把“电水壶蒸饭”的教程做成了大大的海报,还画上了可爱的卡通图案。
评选当天,养老院里热闹非凡。评委们一走进养老院,就被满墙的故事照片吸引住了。老人们争先恐后地给评委讲述着照片背后的故事,说到激动处,声音都有些颤抖。一位评委听着听着,眼眶红了,忍不住说:“这里不仅有欢笑,更有互帮互助的真情,这才是最美的养老院!住在这里的老人们,真幸福啊!”
最终,养老院不负众望,捧回了“最具温情奖”。颁奖仪式上,老人们穿着整齐,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一起举着奖状合影。明明站在中间,大声说:“以后不管遇到多少难题,我们一定还能想出办法,把日子过得热热闹闹!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夕阳的余晖洒在养老院的院子里,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豆宝在葡萄架下悠闲地嚼着干草,时不时地“咩咩”叫两声。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奖状,一边又开始商量着冬天要种些什么菜,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大家庭里,新的故事,永远在下一个转角等着他们,温暖又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