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落在书房的案几上,林昭正低头整理少爷昨日批注过的文卷。忽然,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林昭!”门外传来少爷的声音,“随我去田庄一趟。”
林昭一怔,抬头望向少爷那张略显兴奋的脸庞,连忙应声:“是,少爷。”
两人乘马车一路向东,穿过青石小径,来到府中辖下的田庄。一路上,林昭望着窗外连绵起伏的丘陵和阡陌交错的田地,心中思绪翻涌。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巡视,而是一个机会——一个将现代农学知识付诸实践的机会。
抵达田庄后,少爷在几位管事陪同下巡视主田,林昭则独自沿着田埂缓步前行。他蹲下身,伸手拨开几株稀疏的稻苗,观察土壤颜色与湿度,又俯身嗅了嗅泥土气息,眉头微皱。
“土质偏酸,排水不畅。”他低声自语。
一位年迈的老农见状,拄着锄头站在一旁,叹了口气:“这地啊,连年种稻,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前年还闹过虫灾,差点颗粒无收。”
林昭点头,继续向前走,边走边记下所见所闻。他注意到,田间作物种类单一,轮作制度缺失,灌溉水渠杂乱无章,甚至有几处己经干涸龟裂。
回到府中,林昭提笔写下一份详尽的改良方案。他在纸上勾画出轮作布局图,列出适合本地气候的作物搭配,并提出修建简易水渠、深耕松土、合理施肥等建议。
“少爷,若能试行这些方法,来年收成可增三成以上。”他将方案呈上,语气坚定。
少爷接过纸张,细细阅读,眼中渐渐浮现出惊讶之色。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八岁的书童,竟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你……当真认为可行?”少爷迟疑道。
“孩儿不敢妄言,但愿先试一小片荒地,以证其效。”林昭拱手道。
一旁的管家冷笑一声:“小小孩童,也敢谈农事?祖上传下的耕作法用了百年,岂是你一句话就能改的?”
林昭不动声色,只淡淡一笑:“祖制虽好,然天地万物皆有变化,若一味守旧,恐难应变。”
少爷沉吟片刻,最终拍板道:“好,就给你一块边缘荒地试试。若无效,便莫再提此事。”
林昭郑重一礼:“谢少爷信任。”
翌日清晨,林昭带着几名仆人前往指定田地。那是一块靠近山脚的荒地,杂草丛生,土地干硬。众人面面相觑,皆露出不屑神色。
“这点地,能种出什么?”有人嘀咕。
林昭却毫不在意,亲自挥锄翻土,一边劳作一边讲解:“此地多年未耕,需先深耕松土,破除板结。随后施入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
他将土地划分为数个小块,分别种植豆类、玉米与小麦,并解释道:“豆类固氮,可肥田;玉米高秆遮阳,利于低矮作物生长;小麦耐寒,适合作为轮作作物。”
仆人们听得半懂不懂,但看他认真模样,也不再言语。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昭每日清晨便来到田间,记录天气、测量湿度、观察作物长势。他自制简易雨量计,用竹筒刻度标记降雨量,又根据温度调整灌溉频率。
少爷偶尔前来查看,见他如此细致入微,不禁感叹:“你做事,倒比老农还用心。”
林昭笑道:“农事虽粗,但其中亦有精细之处。若能知其理,便可因地制宜,提高产量。”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乐于接受新事物。
“少爷年纪轻,被这小子蒙骗了。”一位管事私下对同僚抱怨,“咱们林家祖祖辈辈种地,哪轮得着他一个小孩子指手画脚?”
“就是,”另一人附和,“要是真有效,早就有读书人提出来了,何须等到今日?”
流言渐起,林昭听在耳中,却不为所动。他依旧每日按时巡查田地,一丝不苟地记录数据,并开始尝试利用古籍中记载的“堆肥法”,将落叶、草木灰与动物粪便混合发酵,制成高效肥料。
这一举动引起了一位老管事的注意。
“这不是《齐民要术》里提到的‘积粪养田’之法吗?”老管事眯眼打量林昭,“你从哪学来的?”
林昭答道:“曾在书中读到,便试着应用。”
老管事沉吟良久,未再多言。
日子一天天过去,原本荒芜的土地上,作物逐渐抽芽、生长。令人惊讶的是,林昭负责的那片田地,苗情竟比其他田块更旺盛。
“奇怪……那边的玉米叶子怎么比这边绿?”有仆人疑惑道。
“是不是他偷偷多加了肥?”另一位质疑。
林昭听闻,只是笑了笑,将记录本摊开,指着一栏数据道:“我并未超量施肥,而是依据作物生长阶段调整用量,避免浪费与烧根。”
他翻开一页,指着一条曲线:“你看,这是本月的气温与降水变化图。我们在这几天增加了灌溉,是因为连续晴热导致水分蒸发加快。而前几天下雨,我减少了浇水,防止积水烂根。”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少爷听闻后亲自前来查看,望着那一片生机勃勃的田地,眼中闪过一抹赞许。
“林昭,看来你确实有些门道。”他缓缓点头,“若明年春收时仍保持这般势头,我会考虑在全庄推广你的方法。”
林昭躬身行礼:“谢少爷栽培。”
夜幕降临,林昭独自坐在田埂边,望着满天星斗。他轻轻抚摸着身旁的幼苗,心中暗想:
“这只是开始。”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林昭。”少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刚刚收到一封密信。”
林昭转头,只见少爷神色凝重。
“朝廷近日派人查访各地田产情况,似乎有意推动农政改革。有人提到,可能要设立‘农官’,专门管理农业技术推广。”
林昭心头一震。
“少爷的意思是……”
“我想让你写一篇关于农学改良的文章,送往上京。”少爷目光灼灼,“你觉得如何?”
林昭沉默片刻,缓缓点头:“孩儿愿意一试。”
少爷满意地点头,转身离去。
林昭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笔记本,指尖轻轻抚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与图表。
忽然,他想起昨夜梦中的那个画面——
自己站在一座高台上,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农书,台下无数农夫仰头聆听,眼神中充满希望。
林昭嘴角微微上扬。
他站起身,拍去衣角尘土,朝府邸方向走去。
风从山间吹来,拂动他额前碎发。
他低声喃喃:“农学之路,才刚开始……”
这时,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
像是……纸页翻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