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未亮透,晨曦才刚刚在天边泛起鱼肚白,李思思就己经在逸天风兄弟的帮助下,带着前一晚精心准备好的食材与器具,乘着牛车赶往县城。一路上,李思思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脑海中不断预演着摆摊的场景,口中还时不时念叨着:“希望今天一切顺利,可别出什么幺蛾子……啊,说错了,定要万事顺遂。”逸天风看着她这副模样,不禁微笑着安慰道:“莫要担忧,你做的羊杂汤那般美味,定会引得众人青睐。”
抵达县城后,他们在热闹的集市寻了个显眼的位置。逸天风与大哥帮着李思思将炉灶、桌椅摆放妥当,又把切好的羊杂、洗净的配菜一一陈列整齐。一切准备就绪,李思思深吸一口气,大声吆喝道:“新鲜美味的羊杂汤嘞,快来尝尝哟!”然而,起初集市上的行人只是匆匆瞥一眼,并未过多停留。李思思心里有些失落,但她并未气馁,继续扯着嗓子叫卖。
终于,一位老伯被香味吸引,踱步过来:“姑娘,你这羊杂汤怎的卖?”李思思赶忙热情回应:“老伯,十五文钱一碗,您尝尝,不好喝不要钱!”老伯微微一愣,咂咂嘴道:“哟,这价钱可不便宜呐。”李思思笑着解释:“老伯,我这羊杂汤用的都是新鲜食材,香料也是精心调配的,味道独特,您一尝便知物有所值。”老伯犹豫了一下,还是掏出十五文钱,李思思迅速盛了一碗羊杂汤,递到老伯手中。老伯轻抿一口汤,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连连点头:“嗯,这汤鲜香醇厚,毫无膻味,好喝!”说罢,便大口吃了起来。周围的人见状,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询问。李思思一边耐心解答,一边手脚麻利地为大家盛汤。
“这羊杂汤味道真不错,给我也来一碗!”“我也要,多加点羊杂嘞!”人群中不断传出呼喊声。李思思忙得不可开交,逸天风兄弟俩也赶紧上前帮忙,一个负责收钱,一个帮忙递碗。随着一碗碗羊杂汤下肚,食客们的称赞声此起彼伏:“这姑娘手艺真好,这羊杂汤比平日里喝的不知强了多少!”“是啊,十五文钱花得值,以后就认准这家羊杂汤咯!”
日头渐渐升高,李思思带来的羊杂汤越来越少。不到一上午,所有的羊杂汤竟己全部卖光。看着空荡荡的锅,李思思又惊又喜,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兴奋地对逸天风兄弟说:“没想到生意这么好,真是太出乎我意料了!”逸天风看着她,眼中满是欣慰与赞赏:“我就说你定能行,往后这生意定会愈发红火!”李思思重重地点了点头,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李思思、逸天风和大牛结束了县城的忙碌,坐着牛车慢悠悠地往村里赶去。牛车上还捎带了几位同村人,一路倒也热闹。
人群中,有个叫小玉的姑娘,与李思思打小相识。小玉家境比李思思稍好,向来有些瞧不上李思思。瞧见李思思坐在牛车上,她鼻子一哼,阴阳怪气地说道:“哟,思思,这是从哪儿冒出来的福气,竟还坐上牛车了?莫不是在城里干了啥见不得人的勾当,才混到个牛车坐?”
李思思一听,气得够呛,脱口而出:“小玉,你嘴巴放干净点!他喵的,我就是去城里正儿八经做生意,哪像你,一天就知道在这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靠自己本事赚钱,坐个牛车咋了?你眼红啊?”
小玉被怼得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回嘴:“你……你能做什么生意,别吹牛了,指不定就是瞎编的,就你还能赚钱,谁信啊!”
李思思冷笑一声,毫不示弱:“我做的羊杂汤在城里大受欢迎,大家都抢着买,你懂个屁!不像你,一天天就知道在村里嚼舌根,有这闲工夫不如好好提升提升自己,别在这丢人现眼。”
小玉被说得哑口无言,脸一阵青一阵白。这时,一旁的逸天风看着李思思气鼓鼓却又毫不畏惧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那笑容干净纯粹,如同春日暖阳,可爱极了。他看着两个女孩,觉得这般争执倒也有趣,作为外人,他不便多说什么,只是静静看着李思思,眼中满是欣赏。
不多时,牛车到了村里。大牛和逸天风帮着李思思把摆摊的器具等东西一一卸下,又帮忙搬到院子里摆放整齐。收拾妥当后,李思思从兜里掏出二十文钱,递给大牛:“大牛哥,今日多亏你和逸天风忙前忙后,这二十文钱,就当是今日的车钱和辛苦费。平常坐牛车来回两文钱,但今天你们帮了大忙,这多的钱,你可一定得收下。”
大牛赶忙摆手:“思思,使不得使不得,都是一个村儿的,帮忙是应该的,哪能要你这么多钱。”
李思思笑着把钱硬塞到大牛手里:“大牛哥,你就别推辞啦,要不是你们,我今天哪能这么顺利。你要是不收,我心里过意不去。”
逸天风也在一旁劝道:“大哥,思思真心的,你就收下吧。”
大牛收下钱后,眼中满是感激,嘴唇微颤,正欲开口道谢,李思思却抢先说道:“大牛哥,今天我创业第一天,生意又这么好,开心!你和逸天风都留下吃饭,咱好好庆祝庆祝!”
大牛面露难色,挠了挠头说道:“思思啊,我就不搁这吃了,你嫂子还在家等着我呢,我这还得出车赚钱。”
李思思有些遗憾,但还是理解地点点头,转而看向逸天风,眼中满是期待:“那你可一定要留下呀。”逸天风微笑着应下。
其实,李思思早前便趁大牛和逸天风不注意,偷偷去买了些酒和肉。此时,她在院里的梨树下摆好桌椅,将精心烹制的菜肴一一端上桌,又斟满两杯酒。
微风轻拂,梨花瓣悠悠飘落,洒落在两人身侧。李思思双颊绯红,眼中满是迷妹般的倾慕,目光紧紧锁住逸天风,轻声问询:“逸公子,你这般才高八斗,定藏着不少趣事。早闻你十五岁便高中秀才,这等非凡成就,能否与我细细道来?”
逸天风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润的笑容,端起酒杯浅酌一口,娓娓道来:“彼时年少,唯知一心向学,日夜苦读,幸而得偿所愿。”
李思思眼眸闪烁着光芒,紧接着问道:“我今年十六,听闻你比我长一岁,不知今后有何打算?”
逸天风神情庄重,目光笃定地远眺,说道:“每三年一次的秋闱,乃我必经之路,我立志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为家乡百姓谋福,为桑梓之地效力,一首是我心中所愿。”
李思思听得如痴如醉,对逸天风的倾慕愈发浓烈,不禁赞叹:“你有如此宏伟志向,日后必成大器。若真能达成所愿,百姓定会感恩戴德。”
逸天风平日里见惯了李思思做事时的沉稳果断、聪明伶俐,今晚又被她这一连串俏皮搞笑的言行逗得满心欢喜,不禁暗自思忖,从前竟没发现她这般有趣可爱。
李思思兴致高涨,又饮一杯酒,而后兴致勃勃地说:“在这么美好的夜晚,我想吟诗一首,让逸公子见识见识我的才华。” 说罢,她清了清嗓子,昂首挺胸,大声吟诵起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逸天风听闻,先是一愣,随即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惊讶与毫不掩饰的赞赏,脱口而出:“天呐!此等才情,当真是令我大开眼界!” 他心中震撼不己,记忆中那个儿时相识的李思思,何时竟有了这般惊人才学?
李思思心里暗自窃喜,小样,拿出诗仙李白的诗,还不震惊到你?
逸天风端起酒杯,满脸钦佩地说道:“以思思这等才学,恐怕朝中亦难找出几位能与之比肩者。当敬姑娘一杯!” 此刻在他眼中,李思思仿佛褪去了往日熟悉的模样,焕发出一种全新的、令人着迷的光彩。
喝完赶忙追问道:“思思,如此绝妙诗篇,想来定有非凡师承,不知思思的师尊是哪位高人?”
李思思眼珠一转,狡黠一笑,故作神秘地说道:“实不相瞒,哪有什么师傅呀。那天我正走着,天空忽然一声炸雷,好巧不巧就劈在我身旁,当时我脑袋一阵剧痛,再回过神来,这些诗词文章就像刻进脑子里一般,什么都会了。”
逸天风听闻,一脸错愕,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却又瞧着李思思一本正经的模样,不知她所言是真是假,心中更是觉得这事儿奇妙至极。
李思思看着一脸狐疑的逸天风,摆摆手笑嘻嘻地说:“哎,别想那么多了,一切都在酒里,喝!” 说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逸天风也笑着摇摇头,陪着她喝了一杯。
几杯酒下肚后,李思思的眼神开始迷离,舌头也有些打结,她挥舞着手臂大声嚷嚷:“不喝酒你没得朋友,但是你一喝酒就放倒了一堆朋友……”话还没说完,整个人突然一歪,“咣”的一声,重重地倒在了椅子上,紧接着就传来了轻微的呼噜声。那呼噜声时有时无,偶尔还带着些奇怪的节奏,实在算不上文雅,却透着一股别样的憨态可掬。
逸天风见状,忍不住轻声笑了出来,觉得李思思这模样实在太逗了。他轻轻走到李思思身旁,小心翼翼地将她抱起。李思思在他怀里嘟囔了几句含糊不清的梦话,脑袋往他怀里蹭了蹭。
逸天风抱着李思思走进房间,将她轻轻放在床上,又细心地为她盖上被子。看着李思思带着红晕的脸庞,嘴角还挂着一丝满足的笑意,睡得香甜,逸天风不禁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宠溺。 随后,轻手轻脚地离开了房间,顺手带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