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岛少年
春澜岛的苍溪镇像片夹在群山中的枯叶,镇西头的青石板巷里,陈昆辛家的二层小楼总飘着股松香——那是父亲陈英善工具箱里的绝缘胶带味。
清晨五点,木质楼梯就会发出“吱呀”声,昆辛从被窝里探出头,听见母亲王燕在厨房叮嘱:“英善,给昆辛留碗南瓜粥,别都倒了。”
“知道,你开摩的也当心点,别总闯红灯。”父亲的声音带着睡意,却藏着几分关切。
哥哥陈雨辛大昆辛两岁,总爱把弟弟的闹钟拨快十分钟:
“阿弟,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昆辛揉着眼睛下楼,正撞见母亲往保温桶里塞茶叶蛋:“昆辛,带两个蛋去学校,别饿肚子。”
“妈,您留着卖钱吧,我有包子。”
昆辛想推让,王燕却硬塞进他书包:“傻孩子,妈赚的钱不就是给你们花的?”
每日破晓,陈英善都会在院子里检修工具包:
“昆辛,来搭把手。”
少年蹲在父亲身边,看他用万用表测电线:“爸,这玩意儿怎么看有没有电?”
“指针动了就有电,跟你看见红烧肉眼睛发光一个道理。”陈英善咧嘴笑,露出颗缺了角的门牙。王燕骑着摩的路过院子,车头挂着的风铃叮当作响:
“昆辛,放学早点回来,别让你爸偷懒不做饭!”“知道啦!”昆辛挥挥手,阳光穿过母亲摩的的遮阳棚,在地上投下菱形的光斑。
镇上的学校离青石板巷三条街,昆辛常看见母亲的摩的在路口载客。
“王姐,去菜市场多少钱?”
“五块,坐稳了啊。”
母亲戴着褪色的遮阳帽,皮肤被晒得黝黑。有次暴雨突至,昆辛躲在教室门口发愁,忽然看见摩的的蓝雨棚在雨幕中颠簸而来:
“昆辛,快上来!”
王燕递来毛巾,自己却淋得透湿,“妈今天接了个大单,赚了二十块!”
课堂上,昆辛的笔记本永远写得密密麻麻。
“陈昆辛,这道电路题你来讲讲。”物理老师点名。少年站起,黑板上的电路图忽然变成父亲工具箱里的电线:
“首先要判断串联还是并联,就像接灯泡时不能让火线和零线碰在一起……”同学们听得入神,老师笑着点头:
“没想到你还懂电工知识。”
昆辛挠挠头:“我爸是水电工,我跟着看过。”
暮色降临时,昆辛会去镇东头的摩的站接母亲。
“小昆来啦,你妈今天拉了个城里来的游客,赚了三十块!”
同行的李婶打趣。王燕摘下头盔,头发被汗水粘在额角:
“快回家吧,你爸肯定又煮面条应付了事。”三人路过五金店时,陈英善正蹲在门口修水龙头:
“你们娘俩可算来了,今晚吃红烧肉,昆辛月考进步了嘛!”昆辛看着父亲裤腿上的泥点,忽然想起他昨天说“客户家的水管爆了,泡了半间屋”,鼻尖微微发酸。
春澜岛的月亮爬上苍山时,昆辛坐在门槛上帮父亲缠电线。“爸,以后我跟您学水电工吧,赚钱快。”少年捏着绝缘胶带说。
陈英善手里的螺丝刀顿了顿:“傻孩子,你得读书,将来坐办公室,别像爸这样风吹日晒。”
王燕端着洗好的衣服出来:“昆辛,你爸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读完初中,你可别学他。”
昆辛望着母亲摩的上的风铃,忽然明白,父母的辛苦里藏着多少未说出口的期待。
星光落在青石板上,昆辛摸着父亲工具箱上的锈迹——那是岁月的刻度。
他不知道,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关于螺丝刀、摩的、南瓜粥的记忆,会成为他在钢筋森林里蹒跚前行时,最温暖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