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我在东北屯里开异能
重生七零:我在东北屯里开异能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重生七零:我在东北屯里开异能 > 第1章 变色护目镜攻关,多重难题迎刃解

第1章 变色护目镜攻关,多重难题迎刃解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七零:我在东北屯里开异能
作者:
烈境侠女
本章字数:
4248
更新时间:
2025-06-15

大刘提出护目镜自动变色的想法后,整个团队又像被点着的炮仗似的热闹起来。赵丽站在白板前画了个圈:“自动变色得解决三个大问题 —— 感应环境光线、选择变色材料、保证变色速度。大家先说说从哪下手?”

老孙推了推眼镜:“我觉得先找变色材料靠谱。普通变色镜片遇紫外线才变深,咱们要的是能根据不同环境光快速变色的玩意儿。” 老钱抱着计算器插话:“可别整太贵的材料,上次换环保涂层,生产线停了三天,成本蹭蹭往上涨!”

赵丽想起在敦煌参观莫高窟时,讲解员说壁画颜料能千年不褪色靠的是矿物成分,突然拍了下桌子:“咱们去问矿物专家!说不定天然矿石里能找到会变色的宝贝。” 团队连夜联系地质研究所,所长老王戴着安全帽赶来,往桌上倒了把五颜六色的矿石:“你们看这紫水晶,光照不同颜色会变,但硬度太高不好加工。还有这蓝铜矿,遇热变色,可咱们护目镜又不是暖手宝。”

大刘盯着块会反光的云母片眼睛发亮:“要是把这种能折射光线的矿物磨成纳米级粉末,混在镜片材料里,会不会有戏?” 说干就干,技术员小李把云母片放进研磨机,磨出的粉末却像沙子一样根本粘不到镜片上。“这不行啊!” 小李急得首挠头,“粉末全掉了,镜片变磨砂玻璃了。”

老张突然想起景德镇瓷器上的釉料:“用粘合剂!就像给镜片刷层‘胶水’,把矿物粉粘住。” 团队翻出之前研发防潮涂层剩下的蛋白胶,把矿物粉和胶水搅成糊糊,可涂在镜片上一烘干,整个镜片变成深紫色,啥都看不清了。“完蛋!这成墨镜了!” 老孙举着镜片首摇头。

赵丽看着实验室里一盆绿萝,突然灵机一动:“植物能根据阳光调节叶绿素,咱们是不是缺个‘调节器’?” 她带着大刘跑到农业大学,植物学教授摘下老花镜:“你们可以试试光敏蛋白,这是植物感知光线的关键物质。” 但从植物里提取的光敏蛋白稳定性差,在护目镜的高温环境下很快就失效。

“得改造蛋白结构!” 老孙把从生物实验室借来的基因编辑工具摆在桌上,“但这玩意儿比绣花还精细,稍有差错就前功尽弃。” 团队守在显微镜前三天三夜,终于把光敏蛋白和矿物粉成功融合。可在模拟沙漠强光环境测试时,镜片变色速度太慢,等颜色变深,刺眼的阳光早把人眼睛晃得生疼。

“这和咱们炒菜一个理!” 王大厨端着盒饭走进实验室,“油温不够,菜下锅半天不变色。得给变色反应加点‘催化剂’!” 他随手把盒饭里的辣椒籽洒在桌上,这个动作让赵丽突然想起在西川看到的辣椒素提取工艺:“用能加速化学反应的天然提取物当催化剂!”

团队翻遍中药典籍,发现姜黄素不仅能加快反应速度,本身还是天然的色素。把姜黄素加入镜片材料后,护目镜终于能在 1 秒内根据光线变化调整颜色。但新问题又来了 —— 在零下 40 度的北极模拟环境里,镜片变得像冰块一样脆,轻轻一掰就裂。

“这和冬天水管冻裂一个道理!” 在东北长大的小张跺着脚说,“得加点防冻的东西。” 他想起小时候家里往水缸里撒盐防冻,“咱们加点甘油试试?” 可加了甘油的镜片虽然不脆了,表面却变得黏糊糊,还容易起雾。

赵丽翻出之前防潮涂层的研发笔记,突然指着纳米二氧化硅成分:“把这个加进去!既能吸水防雾,又能增加镜片韧性。” 经过上百次配比调整,镜片终于在高温、低温、强光、弱光环境下都表现稳定。但在量产测试时,工人师傅老周举着镜片大喊:“这变色涂层涂不均匀,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

“得做个‘刷子’!” 大刘看着纺织厂送来的织锦机,“就像织布一样,用精密滚轴把涂层均匀压在镜片上。” 团队改造了台旧印刷机,给滚轴刻上纳米级纹路,终于解决了涂层不均的问题。

当第一批自动变色护目镜送到南极科考队手里时,队长老赵戴着护目镜在雪地里转圈:“太神了!阳光强的时候镜片变深,进冰洞又变透明,连手电筒的光都不刺眼!” 可还没等团队庆祝,售后部小王又抱着投诉单冲进来:“赵姐!户外运动爱好者说,护目镜在森林里变色太快,眼睛都看花了!”

“这是感应太灵敏了!” 老孙用检测仪一测,发现树叶缝隙间的光斑让护目镜不断变色。赵丽看着桌上的沙漏突然有了主意:“给变色程序加个‘缓冲时间’,就像沙漏计时一样,光线变化保持几秒钟再变色。”

刚解决完这个问题,环保组织又找上门:“你们的变色涂层里有微量重金属,废弃后会污染土壤。” 老钱急得首拍大腿:“完了完了,又要改!生产线刚顺溜点!” 赵丽却带着团队跑到海边,看着沙滩上的贝壳和珊瑚:“这些碳酸钙材料既能调色又环保,说不定能替代重金属!”

经过三个月攻关,团队用贝壳粉、珊瑚砂和天然植物色素做出全新涂层。当这款更智能、更环保的护目镜上市时,不仅户外运动爱好者抢着买,连手术室的医生都来定制防眩光版本。颁奖典礼上,赵丽捧着环保创新奖杯感慨:“每次觉得快撞南墙了,换个思路又柳暗花明。下一回,咱们再琢磨点啥新花样?”

散会后大刘又凑过来,神神秘秘地说:“赵姐,我在研究候鸟迁徙,它们眼睛能感知地球磁场。咱们能不能让护目镜也带个‘导航罗盘’?” 赵丽笑着揽过他肩膀:“走!先找地质学家和鸟类专家唠唠,这次保准又有新热闹!” 实验室的灯光下,团队成员们又开始绘制新的设计图,窗外的月光洒在桌上,映照着那些被反复涂改的草稿纸 —— 这大概就是创新路上最动人的风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