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刚敲定要办“乡村美食节”,新矛盾就冒了出来。村西头卖豆腐的老吴气冲冲找到赵丽:“赵主任,我听说美食节摊位抽签,凭啥老李家的烤肉摊能占路口黄金位?这里头肯定有猫腻!”
赵丽正整理活动方案,赶紧放下笔:“吴叔,您先别急。抽签结果是大伙一起抽的,绝对公平。”话音未落,老李叼着烟圈也来了:“老吴你别血口喷人!有本事你也抽个好位置!”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脸红脖子粗。
“都别吵了!”赵丽提高嗓门,“这样,美食节分三天办,每天摊位轮流换,保证每家都能在好位置!”又转头对文书小王说:“赶紧做个轮流表,公示到村公告栏。”
这边刚安抚好,村东头的王芳带着几个年轻媳妇堵在村委会门口。王芳叉着腰:“赵姐,我们也想摆摊!不能光让男人们挣钱!”赵丽眼睛一亮:“好啊!你们打算卖点啥?”
“我们会做绣花鞋垫、虎头鞋!”“我能编竹篮!”媳妇们七嘴八舌。赵丽一拍大腿:“这是好事!专门给你们设个‘巧手市集’摊位,宣传村里的手艺!”
可到了布置场地那天,又出了岔子。负责搭棚的老周和电工老钱吵起来了。“电线得从这边走!”老钱拿着钳子比划。老周挥着锤子反驳:“不行!会挡住我搭棚!”赵丽小跑着赶过去:“先量好尺寸,电线走地下,棚子往旁边挪半米,不就都不耽误了?”
美食节前一天,李大爷的剪纸摊突然出问题。“赵主任,我准备的剪纸全被雨水泡了!”李大爷急得首跺脚。赵丽一看,原来临时仓库屋顶漏雨。她立刻联系村里的木匠:“刘师傅,能不能连夜帮忙修下屋顶?再找几个人帮李大爷重新剪纸!”
好不容易忙到美食节开幕,现场却乱成一锅粥。游客太多,停车位不够,隔壁村的车和本村村民的电动车挤成一团。赵丽扯着嗓子喊:“小王带几个人疏导交通!把村头的晒谷场腾出来当临时停车场!”
刚解决停车问题,小吃摊又出事了。游客举着烤串找赵丽投诉:“肉根本没烤熟!吃了肚子不舒服!”赵丽赶紧找到老李:“烤串得保证熟透,食材新鲜,出了问题可不得了!”转头又安排村医在现场值守,以防万一。
中午时分,“巧手市集”那边也传来争吵声。原来是王芳和隔壁村的绣娘因为价格起了争执。“她卖得比我便宜,这不是抢生意吗?”王芳气鼓鼓地说。赵丽拉着两人坐下:“你们手艺各有特色,不如搞个‘买绣花鞋垫送虎头鞋小样’的活动,一起赚钱!”
到了晚上,篝火晚会环节本该热热闹闹,结果音响突然没声了。技术员小张急得满头汗:“线路好像短路了!”赵丽一边让小张抢修,一边喊:“大伙先唱山歌!”村民们你一首我一首,倒也把气氛炒热了。
活动结束后,赵丽累得瘫在椅子上。正想歇口气,村东头的二丫哭着跑来了:“赵阿姨,我和小美吵架了,她把我做的手链弄坏了!”赵丽摸了摸二丫的头:“走,阿姨带你去和小美说和,咱们再一起做个更漂亮的手链。”
处理完二丫的事,己是深夜。赵丽打开手机,微信群里消息99+。老吴发消息:“今天豆腐卖得比平时多三倍!”王芳晒出订单截图:“绣品全卖光了!”还有村民提议:“下次美食节提前半个月宣传!”
赵丽笑着回复:“明天开总结会,大伙一起提提建议!”关了手机,她望着窗外宁静的村庄,心里暖暖的。河套屯的日子,就是在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琐碎事中,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