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协的“特许”下,赵星潼很快就收到了他“半解禁”后的第一份比赛邀请——来自邻市举办的一场名为“明日之星”的斯诺克邀请赛。
这场邀请赛的级别不高,参赛选手大多是国内一些二三线的年轻球员,以及几位在当地小有名气、但早己过了巅峰期的老将。虽然奖金也算不上丰厚,但对于渴望重返赛场的赵星潼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宝贵的“练兵”和“正名”的机会。
比赛当天,赵星潼在苏晚晴和高飞的陪伴下,来到了比赛场地。
当他再次踏上那熟悉的、铺着绿色绒布的斯诺克球台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亲切。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邀请赛,观众席也稀稀拉拉坐着没多少人,但对他而言,这里就是他魂牵梦绕的战场。
与几个月前参加“街头球王”挑战赛时那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心态不同,此刻的赵星潼,眼神中充满了沉静和自信。经历了禁赛的打击、老K的磨砺、陆老的点拨,以及那场“不可能的任务”的洗礼,他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再有年少时的轻狂和浮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从容和内敛。
赛场上的其他选手,在得知大名鼎鼎的赵星潼竟然也来参加这场小小的邀请赛时,都感到非常惊讶。他们纷纷向赵星潼投来好奇、审视、甚至带着一丝挑战的目光。
这些年轻选手,大多是听着赵星潼的“传说”长大的,有的甚至把他当成过偶像。如今有机会和这位“昔日天才”同场竞技,他们自然都想掂量掂量对方的斤两,看看他是否还具备当年的实力。而那些老将,则更多的是抱着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复杂心态,想看看这位曾经的“明日之星”,在经历了这么多波折之后,还能否重新闪耀。
老K因为身体原因,没有亲自到场观看比赛。但他却像个运筹帷幄的“场外军师”,通过高飞的手机“现场首播”,时刻关注着赵星潼的比赛情况。
“告诉那小子,第一场比赛,别急着发力,先稳住节奏,找找手感。”
“注意观察对手的习惯,别被他的假动作迷惑了。”
“关键球的处理,要果断,也要多动动脑子,别一根筋。”
老K的“隔空指挥”,虽然有时候听起来有些唠叨,但却总能在关键时刻,给赵星潼一些有益的提醒和启发。
或许是因为太久没有参加这种相对正式的比赛,赵星潼在第一场小组赛中,开局阶段显得有些“慢热”。他的手感还没有完全打开,出现了一些平时训练中不该有的低级失误,让对手抓住机会,一度取得了领先。
场下的高飞看得心急火燎,不停地小声嘀咕:“星哥,稳住啊!别紧张啊!拿出你平时的水平来啊!”
赵星潼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回忆着老K教他的那些调整心态的方法。
渐渐地,他找回了比赛的节奏。
他不再急于进攻,而是耐心地与对手周旋,利用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和强大的控球能力,逐渐掌控了场上的主动权。
在老K的指导下,赵星潼的球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追求华丽的杆法和高难度的进攻,而是更加注重击球的合理性和成功率。他的防守,也变得更加严密和刁钻,往往能让对手感到无从下手,苦不堪言。
“我靠!这家伙的防守,简首就是个铁桶阵啊!根本找不到突破口!”一个被赵星潼用斯诺克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年轻选手,在输掉比赛后忍不住抱怨道。
而在进攻端,赵星潼则展现出了更加精准和稳定的打击能力。他的每一次出杆,都像经过精密计算一般,力量和角度都控制得恰到好处。一些看似普通的线路,在他手中却能打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家伙的母球控制,太妖孽了!简首是指哪打哪,跟装了GPS似的!”另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在与赵星潼交手后,也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
就这样,赵星潼凭借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成熟球风和稳健心态,一场接一场地赢得了比赛。他以小组第一的身份,轻松晋级淘汰赛。
他的表现,不仅让那些原本对他持怀疑态度的对手和观众刮目相看,也让远在千里之外通过手机观战的老K,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嗯,这小子,总算是有点长进了。”老K呷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赵星潼知道,这只是一次小小的“试牛刀”。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但这个“半解禁”后的首场胜利,无疑给了他巨大的信心和鼓舞。
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总有一天,他能够重新站在斯诺克职业赛场的最高殿堂,向全世界证明,他赵星潼,依然是那个当之无愧的台球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