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下的烟火
青砖灰瓦的老房子在风雨中伫立多年,墙皮剥落处露出斑驳的砖面,像是岁月刻下的皱纹。这房子原是姥姥姥爷留下的,如今住着远房表哥一家。表哥自幼跟着姥姥生活,姥姥没有儿子,众多外甥里,他作为大外甥,顺理成章地在老人离世后守着这几间老屋。
早些年,表哥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表哥性格有些懒散,地里的活儿能拖就拖,日子总是在将就中度过。首到经人介绍,表哥娶了个西川媳妇。表嫂个头不高,一米西左右的身形小巧玲珑,眉眼间透着一股灵气,模样十分秀气。她的到来,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了这个有些冷清的家。
那时正值土地承包到户,表哥和表嫂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几亩地。表嫂虽身材娇小,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每天天还没亮,她就催着表哥下地干活。播种、除草、收割,她样样都不落下,干起活来比许多壮劳力都麻利。表哥在表嫂的带动下,也渐渐勤快起来。夫妻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虽辛苦,却也有了盼头。
一年多后,表嫂生下了一个儿子。小家伙粉嘟嘟的小脸,清脆的啼哭声,让这个家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粗茶淡饭也吃得格外香甜。表哥看着妻儿,干活越发有了动力,想着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意外。三年后,表嫂再次怀孕,这次竟然是双胞胎女儿。得知消息时,全家人既惊喜又担忧。表嫂本就身材娇小,孕育两个孩子的艰辛可想而知。随着肚子一天天变大,表嫂行动越发困难。她的身子笨重得像灌了铅,连从炕上下地都要扶着墙慢慢挪动,走路更是摇摇晃晃,走几步就得停下来歇一歇。即便如此,表嫂依然满心期待着孩子的降临。
终于,双胞胎女儿平安出生。可表嫂却在月子里落下了病根。出了月子后,她的行动大不如前,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步履轻快,连走路都变得小心翼翼。与年轻灵动的妹妹们相比,表嫂每迈出一步都显得格外吃力,身形摇摇晃晃,脚下仿佛踩在云朵上般绵软无力,再也站不稳当。
即便如此,要强的表嫂仍不愿成为家里的拖累。每当表哥扛起农具去地里干活,她便在家中悉心照料三个孩子。待孩子们午睡时,她就拄着拐杖,一步三晃地挪到自家田地旁,做些力所能及的轻活。她颤巍巍地弯腰拔除田埂边的杂草,或是捡拾遗落的麦穗,尽管体力大不如前,动作缓慢又笨拙,但眼神里始终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起初,表哥还能咬着牙坚持,可日子一长,他骨子里的懒劲儿又犯了。地里的庄稼因为疏于照料,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家里的开支却越来越大,三个孩子的吃喝拉撒都需要钱。日子渐渐陷入了困境,原本温馨的家也时常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表嫂看着日益消沉的表哥,满心焦急却又无能为力。她常常坐在窗边,望着外面的天空发呆,眼中满是无奈和愧疚。她恨自己身体不争气,不能再帮表哥分担生活的压力;她心疼孩子们,跟着他们受苦。
但生活再难,日子也得继续。表嫂开始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活,补贴家用;表哥在邻居和亲戚的劝说下,也慢慢振作起来,除了种地,还抽空去镇上打零工。夫妻俩相互扶持,在困境中努力寻找出路。
老房子的屋檐下,依旧飘着袅袅炊烟。生活虽然清贫,但一家人不离不弃,在风雨中坚守着属于他们的那份温暖与希望。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再黑的夜也会迎来黎明;只要携手同行,再难的日子也能熬出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