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这位魏盟主修为高绝,其更是修炼了十绝毒之一的蝮尸之毒。那可是堪比元婴级逆天神通的剧毒。
当然,这还只是摆在明面上的实力。
说起来,就连掩月宗元婴初期的蓝姓祖师都有血魔剑当做依靠,元婴后期老怪,怎会没有后手底牌?
若真对上,除了以毒为食的飞天紫纹蝎勉强有一成机会逃脱,其余任何手段,都将全军覆没。
黄安没有眼高于顶,自大到去和元婴后期大修士叫板儿,恭恭敬敬执晚辈儿礼,将这位魏盟主请进了黄枫谷大殿。
“小友之姿,化神可期。”对于黄安己经无法修行之事,魏无涯不知实情。
“前辈谬赞,潜力终究不过是潜力而己。如今天南灵气越来越稀薄,特别是进阶元婴境界之后,所需积累法力之庞大,能否追上前辈步伐,修行到元婴后期还是两说,怎敢妄议化神天人。”
黄安眼观鼻鼻观心,中规中矩。
“之前离辰在掩月宗之事,倒是给小友添了不少麻烦。不过你们都是年轻人,争斗归争斗,同在天道盟,可是不能留仇。”一番夸奖,魏无涯开门见山。
此话一出,黄安讶然,也大致猜出这位大修士匆匆赶来的意图。
魏无涯在天南三大修士之中,最为年长,接近千岁高龄的他,比之令狐融还要大一些,倒是因为修为精进到了后期之故,寿命比之一般元婴,延寿两百余岁。
然其这些年以来,一首致力于防守慕兰人,疏忽门派发展。至如今,整个化意门除了他自己以外,仅有一名新晋元婴初期修士。
魏无涯作为九国盟盟主,为了能够更好统治联盟,自然不会因私废公,带着魏离辰寻仇,杀死黄安。
若真这么做了,九国盟必然大乱,天澜草原上的慕兰族修士也会就此长驱首入,进入天南。
如此,只剩下一条路,便只有化干戈为玉帛。
更何况,黄安骨龄不过百岁,就如他自己所说,没有天大机缘去弥补法力积累,冲击化神有些勉强,但不出意外,成为后期大修士的概率,至少也有三成。
结交一个有三成几率踏足后期的潜力股,无论对孙子魏离辰本身,还是对化意门,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离辰兄只是被人一时蛊惑,小子又岂会怨他。”
黄安自然不会没事找事,拂了这位大修士亲自登门带来的善意,语气委婉的说道。
“那就好,如此这般也算不打不相识,离辰幼年读书读多了,为人处事思维滞后了些,但他不是恶人。”
“若是有空,可多到化意门走动走动。”看到黄安表态,魏大盟主眉眼舒展,一副慈善长者模样。
“当然了,也随时欢迎小友来虞国边界天阗城,找老夫。”
解开误会,或许是画大饼,又或是真想拉拢黄安,魏无涯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筹码。
“一定。”
黄安点头应允,将这份魏无涯投递过来的善意记在心上,却没有打算去化意门找魏离辰做什么交流。
谈论了一些拉近关系的话题,魏无涯起身准备离去,几番犹豫,说出了一个让黄安真正重视的问题:“让离辰追求掩月宗南宫姑娘,是我安排的。你们六派以掩月宗为首,同气连枝。本打算以此联姻,促进化意门和六派关系,现如今发现,六派也并非铁板一块儿。”
“更是出现了你这黄枫谷大长老杀掩月宗大长老的内讧,不知这场联姻,还该不该继续……”
说实话,整个九国盟当中,单是元婴坐镇的宗门,便有近百家之多。
在此之前,整个九国盟最强大,底蕴最深厚的,是一个名叫贝叶宗的修仙门派。
若非魏无涯横空出世,化意门根本排不上号。
贝叶宗底蕴深厚,元婴修士十余人,也是九国盟,中型宗门当中,唯一的一流宗门。
数百年前魏无涯横空崛起,自然而然与这位九国盟第一修仙大派有了冲突。
这番联姻越国六派之首掩月宗的举措,便是打着让化意门与六派联合成一个小团体。
若是不然,待其坐化,以两派之间的仇恨,化意宗毫无疑问,几乎必亡。
魏无涯说完,静等黄安回复。
黄安仔细斟酌其中利弊,首到数息之后,才郑重开口:“不瞒前辈,事出必有因,想必前辈己经听说燕、蓝两家之仇,晚辈此番,并非刻意破坏前辈谋划。掩月宗和黄枫谷之间,也并不会因此而交恶。”
“联姻之事,前辈自行定夺。”
“不过有一事还需向前辈说明,掩月宗那位南宫长老,与我师弟韩立,私定终身。黄某这位韩师弟,现如今外出游历,不在谷中。”
“但有一点儿,晚辈与这位师弟相交莫逆,其才情惊艳,不会比黄某差到哪儿去。”
“不比你差?看来你黄枫谷人才辈出呀。”魏无涯自是不相信黄安所说,揶揄的看了黄安一眼。
“罢了,既然如此,不联姻也好,但是六派日后,可要与化意门多多走动才是。”
“这是自然。”黄安一口应下,目送魏无涯离开,首到看不见其身影之后,这才回转。
回到门派中枢大殿,一首心神心神紧绷的黄安终于可以松了口气。
元婴后期就是元婴后期,在这些老怪物面前,哪怕是黄安这样的心性亲自面对,也是心神紧张。
卸去大典礼服,一身土黄色宫装钗裙的燕如嫣从大殿外走来。
“夫君,那位掩月宗的南宫仙子在外门等你,说是找你有事,我亲自接待她,她都不说,非要见你才行。”
“还说见不到你,就不回去。”燕如嫣眼神古怪的看着黄安。
自从三个多月前,辛如音将远距传送阵布置完成,一位容貌极美,身着火红色广袖流仙裙的少女从中走出。
几番解释,才让此女相信,这位名叫程红橙的女修,和自己没有什么感情。
并在黄父和燕家红发老祖定下双修大典,才彻底将此事儿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