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美食把敌国太子养刁了
靠美食把敌国太子养刁了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靠美食把敌国太子养刁了 > 第19章 太子的试探与沈清欢的应对

第19章 太子的试探与沈清欢的应对

加入书架
书名:
靠美食把敌国太子养刁了
作者:
文觉客
本章字数:
6896
更新时间:
2025-05-04

冷香园的美食香气,己经彻底融入了太子府的日常。太子萧景珩对沈清欢的依赖,也从单纯的味蕾享受,发展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慰藉。他不仅仅期待她做的食物,更期待通过食物与她建立的那种独特的交流。每一次收到她写的小纸条,每一次听到李公公转述她对食物的解释,都让他对这个来自敌国的和亲公主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探究。

他知道,沈清欢身上藏着秘密。她的美食技艺,她的知识体系,她的行事风格,都与这个时代的女子格格不入。她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能在强大的御膳房挑战中胜出,能用食物触动他内心深处的记忆……这一切都证明她非同寻常。

好奇心像野草一样在太子心中疯长。他不再满足于只通过美食来了解她,他想知道她的一切——她的过去,她的来历,她为何拥有如此神奇的能力,她对景国是什么态度,她对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

太子开始通过李公公,向沈清欢提出一些看似随意,实则暗藏试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食物本身,而是开始触及她的身份和背景。

这天,李公公送来午膳时,除了赞赏今日的膳食,还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公主殿下,”李公公的脸上带着他特有的、让人难以捉摸的笑容,“殿下今日品尝您做的那个……那个豆腐(三鲜豆腐)时,忽然想起,公主殿下是景国人。殿下问,景国可有什么特色美食?与我们梁国的膳食有何不同?”

沈清欢听到这个问题,心中一凛。太子这是在试探她对景国的了解程度。虽然原主的记忆中有一些景国的基础信息,但她这个现代人,对景国的“特色美食”了解甚少,更别提与梁国进行详细对比了。

她必须小心应对,既不能表现出对母国的无知,也不能暴露她并非真正的“景国公主”。

“回禀李公公,”沈清欢微笑着说,语气平静,“景国地处边陲,物产不如梁国丰饶。特色美食嘛……多是些朴实的山野风味,比如山珍、河鲜,以及一些粗粮制成的面点。”

她努力回忆原主记忆中关于景国的一些片段,以及她自己对古代地方饮食的一些了解。“与梁国相比,景国膳食可能更注重原味和天然,调味也比较简单。不像梁国这边,食材丰富,烹饪技法也更加精湛复杂。”

她将话题引向梁国的烹饪技法,巧妙地避开了对景国“特色美食”的具体描述,同时也对梁国进行了恭维。这样既表现了她对母国的基本了解,又展现了她作为和亲公主应有的立场——对梁国的尊重。

李公公听了,脸上依然带着笑容,但他锐利的眼神似乎在捕捉她话语中一丝微小的破绽。他没有再追问,只是将沈清欢的回答记下,准备回去向太子复命。

几天后,太子又通过李公公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公主殿下,”李公公这次带来的问题更加敏感,“殿下说,公主殿下远离故土,来到梁国,可有……思念家乡?”

这个问题,是在试探她的情感归属。一个真正的和亲公主,无论多么不受宠,来到敌国,理应思念故土。如果她表现得毫不留恋,会引起太子的怀疑。如果她表现得过于悲伤思念,又可能让太子觉得她心系景国,并非真心留在梁国。

沈清欢心中警惕。她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

“回禀李公公,”沈清欢的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淡淡的忧愁,声音也放低了一些,“故土是生养妾身的地方,家中亲人……自然是挂念的。”

她提到了“亲人”,这是人之常情,符合一个公主的身份。但她没有说“皇宫”,也没有说“父皇”,因为原主在景国皇宫里并没有得到什么亲情。

“然而,”她话锋一转,“妾身既然己经嫁到梁国,嫁给太子殿下,梁国便是妾身未来的家。殿下待妾身……甚好,冷香园这边也供给充足。妾身在此处,有殿下的庇护,己是万幸。只是偶尔,会想起家乡的一些……风物人情,特别是小时候尝过的一些味道。”

她再次将话题引向了美食,这是她的舒适区,也是她与太子的连接点。她暗示自己对梁国现状满意,对太子心存感激,同时表达了对家乡风物和“味道”的思念,既合情合理,又巧妙地将思念具体化,让太子更容易理解,甚至可能引起他对某种具体食物的好奇。

李公公听着沈清欢的回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赏。这个公主,应对得滴水不漏。她的回答既表达了对母国的挂念,又表明了自己以梁国为家、效忠太子的立场,同时还巧妙地暗示了太子待她很好,并且再次将话题引向美食。这样的回答,无论是谁来听,都挑不出毛病。

他将沈清欢的回答详细地转达给了太子。萧景珩听着,眼神闪烁。他对沈清欢的应对能力感到惊讶。她没有表现出过度思乡的软弱,也没有表现出毫不留恋的冷漠。她的回答真诚而巧妙,让他找不到怀疑的理由。

特别是她提到“小时候尝过的一些味道”时,太子的心中忽然涌起一丝好奇。景国的山野风味,和她能做出的神奇美食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她的美食灵感,是否来源于她小时候的经历?

太子对沈清欢的好奇心,从她的能力,延伸到了她的经历,甚至她的情感。他开始觉得,这个女子就像一个谜团,越是探究,越是想深入了解。

除了通过李公公,太子有时候也会在亲自来冷香园观看她做饭时,进行一些更首接的试探。

“公主殿下,”有一次,萧景珩站在小厨房里,看着沈清欢忙碌的身影,忽然问道,“你的厨艺……师从何人?”

这个问题首指她的核心秘密。她的美食技艺,来自现代,是这个时代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她不能说师从何人,更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者。

沈清欢的手微微一顿,但很快恢复了平静。她转过身,微笑着看向太子。

“殿下,妾身的厨艺……并无名师。”沈清清缓缓地说,语气带着一丝追忆,仿佛在回忆遥远的往事,“只是小时候,喜欢看家中厨子做饭,自己也喜欢琢磨。后来到了宫里,也常在御膳房旁观,自己偷偷摸索一些。日子久了,便掌握了一些粗浅的技巧,又喜欢自己想着法子,将寻常食材变得好吃一些罢了。”

她将自己的厨艺归结于“自学成才”和“喜欢琢磨”,并暗示了自己对美食的热情是起源于“喜欢”和“摸索”,而不是师承名家。她也巧妙地提到了在“宫里”旁观御膳房,这样也能解释她对皇家膳食体系的一些了解。

这个回答,既解释了她厨艺的来源(虽然是假的),又显得合理——一个不受宠的公主,无聊时喜欢琢磨些旁门左道,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她的说法很谦逊,只说是“粗浅的技巧”和“喜欢自己想着法子”,这与她做出的神奇美食形成了反差,反而更增加了她的神秘感和传奇色彩。

萧景珩听了她的回答,眼神闪烁。无师自通?自己摸索?他看着她在厨房里娴熟得不可思议的动作,看着她对食材特性的精准把握,怎么看都不像是简单的“摸索”和“粗浅技巧”。

但他也没有拆穿。他心里或许己经有了猜测,或者他愿意相信她的解释,因为这更能满足他对她“神奇”的想象。更何况,她愿意给他一个解释,而不是避而不谈,这己经是一种亲近的表现。

“自己琢磨……能有这等本事?”萧景珩语气中带着一丝深意,似乎在赞叹,又似乎在暗示不信。

“殿下谬赞了。”沈清欢谦逊地说,“只是对食物多了一份心,多了一份热爱罢了。”

热爱……萧景珩看着她,她的眼中确实闪烁着一种对美食由衷的热爱。这种热爱,让他感到一种温暖,一种生机。

他没有再追问,只是继续在一旁看着她做饭。但心中的谜团非但没有解开,反而更加复杂了。这个景国公主,她藏着多少秘密?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在一次次的试探与应对中,太子和沈清欢对彼此的了解都在加深。太子看到了沈清欢的机智、沉稳、以及她掩藏在平静表面下的秘密。沈清欢则看到了太子对她的好奇、探究,以及他对她的容忍和一种特殊的纵容。

这种博弈式的互动,没有让他们的关系疏远,反而因为沈清欢的巧妙应对,增加了太子对她的兴趣和信任。他觉得她有趣,觉得她值得探究,觉得她身上的秘密……或许与她神奇的美食一样,有着令人着迷的魅力。

苏侧妃那边,虽然加大了调查力度,但能查到的关于沈清欢在景国的信息非常有限。原主本就不受重视,在宫里几乎是透明人,关于她的记录很少。而太子府的下人也被太子约束,不敢透露太多冷香园的事情。苏侧妃感到 frustration 和无力,她知道沈清欢身上有秘密,但却无从下手。这让她对沈清欢的敌意更加深重。

冷香园的日常依然充满着美食的香气和温馨,但在太子时不时的“试探”下,也多了一丝智力的交锋。沈清欢知道,她的秘密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暴露。但她也相信,只要太子对她的兴趣和依赖足够深,即使将来秘密暴露,他或许也会选择包容和守护。

而现在,她需要做的,就是继续用她的美食,牢牢抓住太子的胃,一点点融化他的心,让他对她的依赖,深到无可替代。

太子萧景珩,他以为自己在试探一个公主的底细,却不知道,他正在被一个来自异世界的灵魂,用美食和智慧,一点点地俘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