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来到姜采薇家门口,却没有人率先开口。
站了好一会,这才有村民鼓起勇气开口了:“有德媳妇,这马蹄你这还收吗?”
“收啊,只要你们卖我就收。”
“那太好了,还是有德媳妇你这里稳妥,赵有银那家子就是骗子,我们被他们骗了。”村民听到姜采薇说收,悬着的心瞬间放了下来,纷纷将麻袋放下,吐槽起赵有银家来。
“但是,价格上面会有点不一样,你看你们能接受吗?”姜采薇也不回答他们的话,而是自顾自说着自己的。
刚才还吐槽得热火朝天的众人瞬间安静了下来。
“嘉安她娘啊,你看我们也是被骗了不是,咱乡里乡亲的,就别同我们计较了。”
“大家不知道,实在是这生意难做啊,我也想原价给大家收的,可,可昨天那商人听说了咱村里发生的事,把成本也给我提高了,唉,实在是没有办法啊!”姜采薇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都怪那赵有银一家,把我们害苦了。”
“是啊,早知道我们就不该相信他们。”
“嘉安她娘,那现在马蹄什么价格?”
“我同那商人讲了半天,最后可以用一斤马蹄换九两大米。”
“换九两也不错了,总比什么也没有的强,我卖。”
“有德媳妇,我家的也卖给你。”
事到如今,也只能按照这个价格卖给姜采薇了,总比一点都没有的好,而且对比之前的一斤换一斤,一斤换九两也少不了多少。
看着面前纷纷表示愿意卖的村民,姜采薇接着说道:“若想原价卖也行,只要大家愿意在卖马蹄之前签一份契书,答应以后的马蹄都卖给我,那我还是可以按原价给大家收。”
话说至此,大家明白了其实姜采薇只是要一个保障,毕竟之前大家全部跑去赵有银家,她应该也遭受了不少的损失。
如今她不计前嫌,愿意原价收购马蹄,那签订一份契约也不过份。
想到这里,大部分人都表示要签契约,只有几户人家还在犹豫。
姜采薇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契约书,让村民们按下自己的手印。
“嘉安她娘,这契约就算不签,今后我就认定你这里了,还是你这里靠谱,就算有人出再高的价格,我也不会卖给他们的。” 村民边排着队签契约,边说着话。
“签了契约的,到这边来称马蹄了,从今天开始,称完马蹄就能拿到大米,不用等到明天了。”姜采薇高声说着话。
“什么,不用等到明天,那还考虑什么?”听到这话,刚才犹豫的几户人家也立刻过来将契约签了。
姜采易看着这一切,怎么以前没看出来小妹这么厉害,若是没有赵有银的事,让大家签契约根本不可能,而现在大家不仅自愿签,还抢着签。
自家生意有了保障不说,还在不知不觉中拉拢了人心。
赵大丫和刘胖婶以及里正家之前就己经把马蹄给了姜采薇,此刻看姜采薇这里有些忙不过来,过来看热闹的刘胖婶和赵大丫便主动过来帮起了忙。
对这份情谊姜采薇是记在心里的,等村民都各自走得差不多了,姜采薇从屋里拿出两个麻袋,一个麻袋里装了二十斤大米,递给了两人。
“多谢二位了!”
“有德媳妇你客气什么?这,乡里乡亲的,帮这点忙是应该的嘛!这,这怎么好意思。”刘胖婶伸手接下麻袋,笑着说道。
“赵二嫂子,我也没帮什么忙,这米太多了,我不能要。”赵二丫将大米推了回去。
刚刚接下大米的刘胖婶看了眼赵大丫:“有德媳妇,这大丫不要,我怎么能要呢,你收回去吧!”
姜采薇将麻袋再次递到二人手中:“大丫,刘胖婶,我感谢你们不止是因为你们今晚的帮忙,而是之前只有你们一首信任我,坚持把马蹄卖给我,这份信任,二十斤大米都不够。”
话说至此,赵大丫和刘胖婶只好收下了大米。
“从明天开始,你们拿过来的马蹄我都按一斤马蹄换一斤半大米给你们。”
“这,赵二嫂子,这太感谢你了。”赵大丫心里无比感动,她只是觉得做了本来应该做得事,没想到得到这么大的回报,一时惊喜不己。
谢过了姜采薇,赵大丫和刘胖婶便开开心心回家去了。
除了赵大丫和刘胖婶,隔壁王婶子和里正他们也一首支持着姜采薇。
但今天这两家不在,姜采薇只得将大米准备好,明天再给他们,而且,只要他们来卖马蹄,也是一斤换一斤半大米。
而赵有银家这边,等大家都走后,孙宜年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几人,几人越想越不对,总觉得这事就是姜采薇设计陷害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巧。
说不定,这姜采薇与那小偷还认识,若真是这样,那他们明天就去告官,让姜采薇吃不了兜着走。
可一旁的赵老太阻止了他们:“你们还没得到教训吗?做什么事情得先确保万无一失再去做,你们去报官可以,但得找到证据,不然不仅治不了姜采薇,还会得到一个诬告得名头。”
赵老太的话说得有道理,赵有银和孙宜年等几人当即决定了,明天开始暗中跟着姜采薇,就不信抓不到她的小辫子。
于是一连几天下来,赵有银和孙宜年几人什么事情都不做,整天就偷偷跟着姜采薇,却什么也没有发现。
大米赔偿的事情则全部落到了赵老太身上,为了不影响孙子启东的名声和前途,她只得将家里的银子全部拿出来,这才勉强买了大米还给了村里人。
一个星期过去了,姜采薇的棉花种子己经陆陆续续冒出了很多头,再过个几天就能移栽了。
这几天姜采薇也发现,村里的各户人家送来的马蹄越来越少,这就说明村里的马蹄己经被捡得差不多了,照这样看来,再过个一两天,马蹄生意就不能做了。
有了马蹄生意做掩护,后面买卖绣品的生意就还可以继续做下去,姜采薇决定,等将棉花种了,就去一趟县城。
这次,她要做一笔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