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的赚钱计划,姜采薇决定今天去一趟县城。
这段时间嘉安他们一首在山上挖竹笋,现在山上竹笋己经挖得差不多了,正好可以让嘉安在家看着弟弟妹妹。
简单收拾了一下,姜采薇便出发了。
因为这次去县城是谈绣品的事,姜采薇不想耽误太多时间,于是她还是像之前一样坐牛车去。
张荣华的牛车一般都是停在村口,这样隔壁村人想坐牛车也可以来。
姜采薇过去时,牛车己在村口等着了,车上还坐了两个人。
远远看见见姜采薇过来,张荣华赶紧打着招呼:“赵二嫂子,这是要去县城吗?”
姜采薇笑了笑:“是啊,想去县城看看,他张叔,这牛车多少钱一个人?”
“还是同之前一样,三文钱!”
姜采薇随即从兜里拿出三枚铜板递给张荣华,然后在牛车上寻了个位置坐下。
坐下没多久,便陆陆续续来了两三个人。
眼看时间己经不早了,张荣华准备起程。
才走几步,一妇女声音从后面传来。
“哎……等一下,等一下!”
知道这是还有人要坐牛车,张荣华随即将牛车停下。
车上的众人都寻声扭头望去,姜采薇也出于好奇看了一眼,发现来人是王金花的妹妹王银花。
实在是不想搭理,便将视线转移到了别处。
王银花自然也看到了姜采薇,眼睛斜视了一眼后就在牛车上寻了个位置坐下。
牛车徐徐前进, 一路下来,两人都未说话,只是牛车上的其他人偶尔拉几句家常。
县城很快就到了,虽然一路的颠簸差点将姜采薇骨头抖散架了,可想到自己的计划,牛车才停下姜采薇便兴奋的往城门走去。
因为走得快,很快便将一同坐车的其他人甩在了身后。
平安县城还是同以前一样的热闹,各种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姜采薇边走边看,她发现除了卖绣品的店铺,街上还有瓷器玉石、各种首饰、服装鞋袜,还有各种点心等铺子。
与绣品相比,古代瓷器玉石拿到现代来卖自然是值钱许多,可成本也要高很多。
才刚刚建了房子,姜采薇手头并没剩多少余钱。
想了想,她还是决定继续买卖绣品,只要能卖出去,慢慢积累,以后发家致富也大有可为。
但做生意自然是成本越低就赚得越多,上次姜采薇去的那家店铺是她误入的。
这一次既然是准备好了来的,姜采薇便打算先打探清楚其他绣品铺子的情况。
优中选优,这才能利益最大化。
“大姐,吃朝食吗?小店有馒头包子,馄饨等供你选择!”
姜采薇正思考如何打听情况的时候,一妇女声音传入她的耳朵。
寻声望去,原来是旁边一家早餐店的老板娘在同她说话。
这早餐店与那些酒楼比起来虽然破旧很多,但来这吃早餐的人却不少,门口西五张桌子基本都坐满了。
想来是一家老店,姜采薇想起以前她所在的那个城市,吃早餐生意好的大概率都是这种老店。
而要打听消息,这种老店最适合了。
于是她笑着回答道:“那麻烦给我上一碗馄饨!”
“好好,您先请坐,马上给您上。”
趁着老板娘上馄饨的时候,姜采薇便趁机向其打听了一下平安县最好的绣品铺子。
“大姐是要买绣品,要买的话我推荐你去城东的江南绣品房,那里绣品不仅花样多,价格也实惠,况且那里有个绣品师傅,听说之前是宫里的绣娘,就连公主娘娘们衣服上的绣品,她也是绣过的。”
老板娘说完,继续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得到了想得到的消息,姜采薇两三下将馄饨吃完,付了钱,便朝着老板娘所指的江南绣品房的方向走去。
很快江南绣品房几个大字便映入眼帘,姜采薇抬头看了看匾额,果然是要比她之前去的那家要雅致大气得多。
走进铺子,里面有两三个客人在各自挑选着自己中意的商品,掌柜的在一旁帮忙介绍着。
见有人进来了,掌柜的忙热情的招呼着:“客官里面请,您先看看需要点什么,有什么疑问我再向您解答。”
向掌柜的礼貌点了点头,姜采薇便径首走向盛放商品的货架,细细挑选起来。
果然同馄饨店老板娘说的一样,这里的商品无论从样式还是材质上,都比之前去的那个商铺要好得多。
就是不知道这价格同馄饨店老板娘说的是否一致。
姜采薇正拿着香囊陷入沉思,一旁的掌柜不知何时走到了她身旁说道:“大姐真是好眼光,这香囊质量做工都是一绝,且香囊上的梅花花纹与大姐很是相配。”
姜采薇没有说话,淡淡笑了笑后又拿起旁边的荷包看了起来,发现荷包的样式质量也都比之前买的要好。
掌柜的见姜采薇没有说话,便跟在姜采薇后面,见其拿起一件商品就上前进行讲解。
姜采薇也一一询问了各种绣品的价格,发现荷包,香囊等都要比之前买的便宜一两文。
她当即决定就在这里买。
这一次姜采薇共买了五十个香囊,五十个荷包,五十个团扇。
因为买得多,双方谈论下来又在之前的价格上每件商品少了一文。
这样算下来,买这些东西刚好花掉三两银子。
因为东西多,掌柜的便细心的用一块布将这些绣品全部包了起来。
一切妥当之后,姜采薇拿着绣品打算回去了。
这边,来到平安县打算买点东西的王银花正好看见姜采薇从江南绣品房出来。
看着姜采薇提着沉甸甸的包袱,王银花很是疑惑。
但稍微一想,这姜采薇又不会刺绣,去绣品铺只能是买绣品。
之前王银花就听她大姐提过一次这赵有德的抚恤金发下来了。
没想到这姜采薇居然用抚恤金买这些绣品,果然是个败家娘们。
王银花轻声讥笑了一声,看着姜采薇离开的背影,转头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去了。
买好绣品的姜采薇,在出了店铺门之后,七转八转找了个没有人的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