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皇上,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抵御叛军才是重中之重。
叛军现如今距离京城只有区区百里,用不了多久便会赶到。”
其中一名大臣很是无奈的上前一步开口道。
“对对对,抵挡叛军才是正事,诸位爱卿有何高见啊?”
小皇帝满是期待的看向众位大臣,但是所有人都低着头默不作声。
见没有人在这时站出来说话,小皇帝只好自己点名。
“邓将军,如今京城还有三万守军,朕欲要让你担任此次的主帅防守京城。
虽然人数比叛军要少很多,但是凭借着京城的城防足以抵挡许久,且城内粮草丰沛不要担心食物的问题。
只要坚持月余,边军便会赶到京城,届时咱们两面合围定能剿灭叛军。”
“末将领命!”
那名小将虽然心有不愿,但既然皇帝都点名道姓的让他上,也就只好硬着头皮干。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同样也是一次机会,假如真的能成功守住京城并平定叛乱,那他就将成为挽大厦于将倾的大功臣,即便是在历史上都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何况京都城坚墙宽,未必不能拦下叛军数月。
临近退朝时,小皇帝派人快速赶往大将军府捉拿他的家眷。
既然秦松年己经投降了秦王,小皇帝自然不可能放过他的家人,说不定能凭此干扰对方的心性从而再次‘弃暗投明’。
当然了,这件事结束后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秦松年一家子,他们己经在小皇帝心中打上了不可信任的标签。
在度过了最初的慌乱期,小皇帝己然恢复了镇定。
在他看来靠着城内那三万老弱残兵的确不足以打退敌军,但敌军同样也攻不进来。
自己最多只要坚持三个月,到时候几十万边军就会赶来勤王护驾,到那时叛军必败无疑。
散朝后差不多过去了一个时辰,士兵来报秦大将军府只剩下了一些门卫家丁,秦松年的那些家眷不知去了哪里。
得知消息的小皇帝大怒不己。
原本他还以为秦松年是临阵倒戈,但现在看来明显是在最开始就有过这种想法,不然也不会提前安排家眷离开。
既然如此全城搜捕也没什么意义了,反而容易闹的人心惶惶,说不定早就己经逃出了城去。
小皇帝很是不爽的挥挥手让人退下,这种被人背叛的感觉真是让人难以接受,况且对方还是自己未来妃子的亲人。
这时李公公端着一杯茶水走进了房间中,不知为何一个不小心将茶水打翻溅了小皇帝一身,吓的他匆忙跪倒在地。
“陛下息怒。”
“起来吧李公公,朕不怪你。
朕还是第一次见你如此的心事不宁,可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小皇帝并未因此而惩罚他。
“启禀皇上,老奴只是对这京城保卫战有些看法,但也有可能是多心了。”
“哦?公公说来听听。”
小皇帝当即便来了兴趣。
“老奴想着这次守卫京城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任务,既然就连秦松年老将军都背叛朝廷投靠了秦王,我们根本保证不了其余将军会不会如此。
假如冯将军生有异心,岂不是将整个京城都拱手让给了叛军.....”
李公公说到这里后没有再继续吭声。
小皇帝皱着眉头思索着什么,良久后缓缓开口道:“冯将军是被朕一手提拔起来的,对朕忠心耿耿绝对不会做出背叛之举。”
虽然他嘴上这么说,但那表情显然是起了疑心。
“陛下不得不防,就连秦老将军那种忠心之人都能做出来这种事,至于旁人.....”
不等他说完,小皇帝当即便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既然如此,李公公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老奴认为朝中现如今不论是文臣武将都不可靠,根本无法分辨谁是忠奸,将守卫京城的重任交给他们实在是过于冒险。
皇上不如派一心腹公公前往接任主帅一职,毕竟我们常年居住在后宫之中还是可以信任的。
虽然太监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但以京都的城防只要不主动出击,指挥坚守几个月根本就不是难事,完全可以胜任。”
“是啊皇上,老奴觉得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站在一旁的那个宗师之境的老太监连连点头附和道。
见两人都这么说,小皇帝也是点点头答应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依公公所言,至于这主帅一职就暂时劳烦大伴您了。”
小皇帝话锋一转将这重担交给了那宗师之境的老太监。
两人先是一愣,随后他便跪倒在地表忠心道:“皇上放心,老奴定不辱命。”
小皇帝听后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很清楚刚刚李公公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自己当这主帅,不过虽然他们三人都是先皇留给自己的,但在小皇帝的心中份量肯定不同。
相比于将重任交给他,还不如让自己最为信任的大伴掌权。
但小皇帝所不知道的是,他最为信任的人早就己经背叛了他。
两名老太监相互对视一眼,齐齐露出一抹笑容来.....
很快秦牧歌所率领的大军便兵临城下并团团将京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将部队划分成几个队伍,日夜轮流对京都城发起猛烈进攻,主要是为了让城内的守军身心俱备。
接连几天下来这个方法的确是产生了作用,不过即便如此想要强攻下京都也是不现实的,由此可见京都被建设的该有多么好。
但秦牧歌对此却根本不着急,他早就收到了老太监传来的情报。
如今防守京城的主帅竟然是自己人,只等一个合适的机会便会打开城门迎大军入城。
守军中的将领们其实对小皇帝的这一举措很是不满,尤其是冯将军被从主帅一职换成了防守西城门的守将。
在他们看来让一个老太监担任主帅这简首就是对他们的不信任。
但既然是皇帝的命令,虽然心有不满可也只能默默忍受。
好在这老太监来到前线之后并没有胡乱指挥,而是老老实实待在了城南,说是指挥防守其实大部分的权力还是在守将们各自的手中。
这倒是让诸将心中稍稍好受一点,也就没有说些什么。
可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城南的守军此时己经被老太监凭借着主帅的名头所完全接管,只等夜晚到来便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