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日,天气干旱的让小河沟都没有了水。河床上裂开了蜘蛛网似的口子,让河里的小鱼都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而失去了生命。
几株老杨杨和榆树,顶着几片卷曲的叶子,在这干旱的季节顽强的生存着。树杈上的喜鹊窝,也被捣蛋的孩子们桶坏。
地里面的麦苗,耷拉着萎靡不振的叶子。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眼看着即将枯死。
村民们从村里唯一的一口水井里,一桶一桶地挑着水,浇灌着这些他们饱含着希望的庄稼。
“别看了,赶快上班去吧。村里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天气干旱的厉害。再不想办法浇水,今年的秋收将是一个绝收的荒年。眼看着村里大口百口人的希望要落空,我这心里急啊。”永胜伯正在田间蹲着抽烟,见宁凡推着自行车站在路边看乡亲们挑水浇苗便说道。
“那村里的田地,要是只靠人扛肩挑也只是杯水车薪呀。现在己经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干旱现象,村里有没有想过要是地里收不了粮食该怎么办?”宁凡看着田地中忙碌的乡亲们,严肃地问道。
“还能怎么办,只能苦熬着吧。只要村里别饿死人,这苦日子总有到头的一天。”作为村里的领头人,他也是毫无办法。
宁凡虽然心里有想法,但现在还时机未成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他必须把自己保护好才行。
骑车进入旗里,宁凡去了机械厂。
“宁凡,你小子还挺保密的。去东北的火车上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你回来也没有露一点风声。要不是人家铁路公安机关給厂里发了嘉奖信,我们还蒙在鼓里。这次你也给咱们厂长了脸了,除了公安那边给你奖励外。厂里面也给你调了工资,现在你也算是长了一级工资。厂里还给你一百元奖金,并号召全厂向你学习呢。”一进厂后勤处,易光年便兴奋地说。
经这一打茬,宁凡才想起来,在从东北回来的时候。从火车上抓到了两个特务,不过能在这年代得到奖励他还是特别高兴的。相比之下金钱却并没有那么重要。
这一天,宁凡就是在各种赞誉下度过。公安那边除了发来的奖状外,还给他发了一百元奖金和一张招聘信。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宁凡纳入公安部门。
“宁凡,你不会是对公安这个职业有想法吧?”易光年看到这张介绍信,小心翼翼地问道。要是宁凡真的对公安这个职业有想法,他还真的拦不住。
“哈哈,易叔你看你这个样子,你放心吧。我在咱们厂里干的好好的,为什么还要去干公安受累呢。我试试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名额让给别人。要是不行,我就放弃算了。”宁凡洒脱地说,让他干公安是不可能,在这厂子里,每天自由自在的多好。
“没这想法就好,你上次不是想让我给你再打听弄个工作指标吗?我己经打听好了,咱们旗运输队有两个学徒工的名额,工资每月十五元,干满一年后考核,合格后便可以转正。你看看你是要不要,人家这两个名额,每一个要细粮三百斤加一百斤肉。”坐着闲谈的时候,易光年提到了这件事。
“要,这两个名额我都要了,易叔你可给我联系一下,他们的条件我都答应,这名额千万给我留着。”宁凡听到这个消息,马上站起来说道。
“行,我一会就去找他们运输队的队长去。保证这事给你办妥了。你今天晚上回去就把细粮和肉准备好,明天一早连东西带人都带过来。”易光年肯定地说,这运输队的领导是他的小叔。这事办成后,他从中也不少捞好处。
宁凡跟易光年说了一声后,提前离开单位。有了这消息,他一刻也坐不住了。骑车先去了小姑家,告诉小姑一家,他们的大儿子可以去运输队上班。让他们提前开好介绍信,然后便向着姥爷他们家骑去。大舅家安排了秦夕表姐,这次他决定把名额给二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