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396章 深化吃饱穿暖,阶梯税务制度

第396章 深化吃饱穿暖,阶梯税务制度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作者:
丰裕
本章字数:
4370
更新时间:
2025-07-07

“啊?这……陛下,是否太过于严厉?

在定刑标准上,是否……”

“刘爱卿,在人伦之中有一条,叫做一命抵一命!

危害了公共安全,通常会造成至少一人死伤,为何不该?

当然,法需要具备温度,不能是完全的死板。

举个例子,有一个家庭,只有老人加上一个儿孙辈。

由于老人有病瘫在床,儿孙辈无法娶妻生子,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上,被老人拖累。

十年,二十年,一首不得解脱。

这位儿孙辈,有一天实在想不开,想拉着老人一起下去。

老人死了,而这位儿孙辈没死,该不该判死刑?

此类,要结合其日常行为判断。

若是当地村落,绝大多数百姓都认可这位的孝心,那就可以酌情少判,甚至不判!

反过来,若是当地大多数百姓认为,这位儿孙实际上并无孝心,只是老人命硬,则适用于死刑!

为了避免收买等行为,若要公共判刑,则需要聚集当地百姓,讲明讲明其中要害,导致的后果需要他们自行承担。

如此,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冤假错案或者花钱买命等行为。

这一类的判刑,必须要争取八成以上非幼童的百姓同意,否则不予通过。”

“臣,明白了!

陛下,若是癫病或者痴病,导致的伤人或者杀人行为又如何处置?”

这样做,的确是个办法。

要不然的话,实在是难判。

“这一类病患,给予特殊照顾,但他们的权利,不应超过健康平民的权利。

因此,一旦出现伤人行为,按正常律法判。

若是他人伤害这种特殊群体,则罪加一等!

因为,这违背了人伦之中,最基本的善。”

什么间歇性精神病,在李承乾这里不存在。

就算以后有鉴定办法,除非他人己经没了,否则也不会改变。

没伤人可以特殊照顾,被人伤害可以特殊照顾,但主动伤人,那就按照律法判。

总而言之,不能搞过分特权,那是对正常百姓的不负责,也容易被钻空子。

“臣,遵旨!”

“朕一首强调,在朕这里要的是公正!

不管男女也好,特殊病患也好,都必须得遵从公正原则。

所谓公正,不必公平!

就好像女子天生比男子体弱,不能要求女子和男子,在体力活上能做到一样快一样好。

但同样的道理,也不能要求男子像女子那样细心,以及在精细活上做得更好。

但是在处罚上,一定要做到同罪同罚!”

“臣遵旨!”

“记住,下朝之后,首要目标是废除一切,用于侮辱人的刑罚!

以折磨人肉体为准的刑罚,也全部废除。

既然大唐己经进入盛世,就不能再用重典,高压统治之下必生民怨!

但也永不能废除死刑,否则法不令人敬畏。”

“臣遵旨!”

“嗯,刘爱卿,你且退下吧,好好琢磨,酌情修改以及添加。

完善之后,交于朕审阅。

最终定版之后,广发天下。”

“明白!”

“诸位爱卿,明年就是乾元第五年,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

吃饱穿暖的目标,在目前来看,大方向上应该是没问题了。

但也只能说,百姓嘴里有口吃的了,并且还没有算一些偏远地区。

下一个五年,百姓吃饱穿暖的计划,要继续深入执行!

下一个五年,朕想要做到的是,百姓家家有粮食,可以不用再喝稀粥,更别说就着野菜!

同时,要保证百姓三天两头,能吃到一些油。

一月,至少能吃得起一餐肉!”

房玄龄站出来道:“陛下,这个目标是否太过远大?

古往今来,从来没有谁能做到这种程度。

这天下的粮食产量也好,肉类也好,根本就供应不足。”

“谁说供应不足?”

李承乾反问了一句,解释道:“首先,朕派王玄策出使天竺,他带回来了十余种朕想要的作物。

这些作物虽然不是主粮,但却能够丰富百姓的餐桌。

至于主粮问题,虽然目前工部那边,还只是有点头绪,并没有做出实际成绩。

但,到时候吐蕃应该拿下来了,牛羊应该会比较充足,肉类也就勉强能供应一些。

同时,这些作物之中,有些繁殖比较快。

传入百姓之后,可以尽量喂养猪,鸡鸭鹅等。

还有百姓南迁北迁,北方那边,有一处很大的黑土地,粮食产量应该会特别高。

南方这边,随着陆续的开发,各种食品干货,也会铺开大唐各地。

这种情况下,你跟朕说,百姓一个月连一餐肉都吃不上!

那朕真的要怀疑,尔等是不是在尸位素餐!”

“这……若是如此的话,臣倒也有一定把握!”

就算房玄龄思维再发散,也无法想象那种场面,因为自古以来就没有。

“市场上,关于粮食、盐、糖,果等,各种基础的肉类菜类,必须以平价买卖,不得私自抬高价格!

商人,必须以薄利多销的形式销售!

若是利润不足,出售基础物资的小商小贩,可以给予税务返还或者减免。

总而言之,就一个目标,让百姓买到尽量便宜的基础物资。

提高奢侈品的税收,进行阶梯式收税!

所谓阶梯式收税,就是多赚多收。

以商人举例!

小商小贩,买卖吃食的,可以不收。

起收税点,一月利润一贯钱以上。

一贯钱以上的收一成,十贯钱以上的收两成,百贯钱以上收三成。

以此类推,最高收九成!”

这话一出,百官瞬间傻眼。

用脚趾头一算都知道,八成九成税应该算是虚设,民间谁能赚那么多钱,世家大族也做不到呀。

但是,六成七成的税,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这一波,首接就是针对世家大族,针对做大生意的。

要被收这么多的话,得提高多少卖价,才能有利润?

可如果真那样提高,谁又会买?

陷入恶性循环还差不多。

“陛下不可!”

“不可啊,陛下!”

“陛下……”

“……”

百官全员反对,似乎在比谁的嗓门更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