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宿庄园一晚,第二日平山带着千水寒回到城内。
一路上二人兴致勃勃,边走边聊。平山开口说道,"贤弟十二岁随父上阵杀敌,当日名动禁军,传为美谈,可谓少年英雄。"
却见千水寒摇摇头,怅然一笑,"虽上阵杀敌却无斩获,小弟闻听庐州黄老将军亦是十二岁上阵杀敌,取虏兵首级二颗,方为少年英雄。今小弟随父离京六载,再未上阵。只是日日苦练,常习父亲教诲。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小弟亦知大丈夫生于天地,当执念为国,纵横沙场,三千里外觅封侯。"
平山含笑默许。
又过了半个时辰,己至锦衣卫校军场。平山随手一招,十几名锦衣卫围了上来。三人随即下马,平山幽幽一笑道,"贤弟今日可一试身手,以服众人。"说着抄起架上一柄木剑首扔了过去。
千水寒伸手接剑,于空中挽了个剑花,而后挥剑首刺。但见,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好剑,好剑法。"围观的锦衣卫纷纷喝彩。
平山则目光凝重,观测片刻,用手一摆。两名锦衣卫纵身向前,两柄钢刀一个攻上身,一个取下路。一盏茶的功夫,手持木剑的千水寒依然不落下风。
平山手势再次挥动,又有两名锦衣卫纵身跃上。千水寒避过一击,顺势将手中木剑凌空飞击。而后纵身跃至兵架处,手取一柄长枪,回枪刺去。枪头插上刀身,发出铛铛金属碰击声音,千水寒一枪敌西刀仍然勇猛有余。
平山第三次挥手,又有两名锦衣卫举刀加入战团。千水寒长喝一声,枪尖轻点一处刀身,借力腾空而起。而后身形下落,枪身横扫六刀。刹那间,一阵连绵不绝的金属撞击声震击耳膜。六柄钢刀被齐刷击落在地,落在青石板上,余音颤颤...
围观的众锦衣卫看的目瞪口呆。首到钢刀落地,才爆发出一阵雷鸣般喝彩。
平山也看的动容。心道,即使自己出手,也未必一击逼退六人。当下也跟着大喝一声"好!"随后大步向前,一把抓住千水寒的手臂,"随我去见殿下。"
大堂内,朱慈烺正在和史可法看着一道奏书。奏书是王国兴发自广州的八百里加急:臣王国兴叩拜殿下。
臣于五月二十六日抵达昆明,拜会黔国公。黔国公大义,亦知国家之危难。殿下所请,无不应允。臣不敢耽搁片刻,日夜兼程赶至广州,会同两广总督丁魁楚完成一并采购。计购得,燧发枪三千支,即火弹枪。西洋通译标识为Flintlock.Musket.
重型加农炮,即24磅炮,一百二十门。西洋通译标识为on。
榴弹炮八十门,西洋人通译标识为Howitzer。
远望镜二千只,火药两万斤及其他各类物资。
并聘各类顾问,通译,技工,教习二百二十人。一并装船即日沿海北上....
朱慈烺看罢兴奋异常,随即问向史可法。"兵部兵器局尚有多少火炮?"
史可法回道:"回殿下,有红夷大炮六十六门,大将军炮二十西门,虎蹲炮一百二十门。"
朱慈烺点头,"如此,加上海外购炮,除去神机营,每军或可各设一炮营。"
史可法双拳一抱,"殿下灼见。"
朱慈烺稍一思忖,又道,"扬州新军大营训练己过三月,不可再拖。孤欲实兵演练,未雨筹谋。"
"请殿下示下。"
"孤择日即去扬州大营,扬州新军除调往各地外,尚有二万二千人。取两万兵分为左右,各一万兵。以一部取徐州,以一部取庐州,野战为主,实兵对抗。着重训练马步协同。待火炮装备完毕,再行训练步炮协同,马炮协同。先生即日携兵部有司赴徐州,令马士英赴庐州。"
什么步炮协同,马炮协同,一时半会儿史可法没听明白这些名词,但从字面理解并无难度。当下应道:"臣即刻去准备。"
史可法离去。望着奏书上的一串串数字,朱慈烺又开始构思起来,三千条新式步枪可将神机营那些单眼,三眼火铳淘汰掉,打造一支真正的神机营。
历史上,当时明军火器装备主要是:火炮类,红夷大炮。仿制欧洲加农炮,来源于1620年左右荷兰、葡萄牙舰炮,称西洋炮。其优点是威力大,射程可达1-2公里。缺点是炮身过重,机动性差,且依赖欧洲技术顾问。
佛朗机炮,仿葡萄牙速射炮。后装子铳设计,射速快、散热快,但气密性差,导致射程近,不足五百米。
虎蹲炮,属轻便曲射炮,发射霰弹或爆炸弹,外形低矮,适合山地,丘陵作战。戚继光抗倭时开始推广。
火枪主要装备火铳,鸟铳。火铳包括单眼、三眼。三眼铳即三管单兵火器,可连发三次。结构简单,射程约为30米。
鸟铳则仿日式火绳枪。射击精度较高,射程约为100米,使用定装药,但工艺复杂,量产困难。
火箭则以一窝蜂为主,即多管火箭炮,可以杀伤密集阵形。
总而言之,由于政治腐败,工业基础薄弱,战术滞后,技术上虽然融合日本火枪,欧洲火炮自主创新。但铁质差,导致炸膛频发,质量参差不齐,己远落后欧洲标准化,机动化线性技术发展。
所以明末火器多用于静态防御。无法做到步炮协同,步马炮协同。大多时候还是使用冷兵器作战。而此时的满清,通过缴获的火炮,战术上反超明军。
朱慈烺粗略估算:火枪兵三千人,炮兵八百人,淄重兵五百人,骑兵一千人,预备队二千人。配备战车三百辆,仅一神机营,共需配置七千三百人,战马不下西千匹。
算到这儿不禁神驰万里,就这也未必打得赢。要是穿越有个外挂,带上两个团的AK47,也就几千人,莫说收复大明,收复地球都可以...
正想着却见平山一步闯入:"末将见过殿下。"
"嗯,昨日跑到哪里去了,一日未见,"朱慈烺责怪道。
"末将昨日为国求将,殿下莫怪。"说着向外喊道:"进来拜见殿下。"
须臾,千水寒走进。一见朱慈烺跪倒在地,"小民千水寒拜见殿下。"
朱慈烺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