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明:且将长刀祭山河
复明:且将长刀祭山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复明:且将长刀祭山河 > 第6章 山之上,国有殇

第6章 山之上,国有殇

加入书架
书名:
复明:且将长刀祭山河
作者:
琅琊牧
本章字数:
4416
更新时间:
2025-04-15

三月二十二日上午,搜山的顺军,在煤山上找到崇祯和王承恩的尸体,随即报告李自成。李自成大喜过望。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崇祯死了!

李自成命人将王承恩就近掩埋后,把崇祯的遗体则运至山下,置于东华门外,与早先寻得的周皇后遗体一道,任大明百姓凭吊。

傍晚,残阳低垂。一抹余红洒在天际线上。东华门外。朱慈烺驻足于观望的人群中,两眼默然地注视着前方。

离大门不远的街面,一块细长的门板上,一左一右停放着两具尸首。男尸以发覆面,左脚踝露,另一只则只剩半只袜子,撕裂的皇袍沾满杂草。但白皙的面庞依旧显示出昔日的高贵与尊严。女尸的发髻蓬如乱草,污泥裹挟着浅绿色衣裙,惨白的面容上满是尘埃。正是崇祯和周皇后。

半空中,几只乌鸦盘旋鸣咽。似是向人们诉说这里的不幸。

良久,人群中的朱慈烺默默鞠了一躬:父皇、母后请恕儿臣不孝,终有一天儿扫清寰宇,报此血仇。李自成,有朝一日定将你挫骨扬灰。

默念完毕,闪身离去。这是他在北京城最后一个心愿。

历史上,六天之后,为争取民心,李自成接受左军师李岩的建议,将崇祯和周皇后下葬于昌平银泉山。

银泉山原田贵妃墓里,棺盖所发出地沉闷碰撞声,犹如一个时代的终结音符。这一刻,所有关于崇祯的是非功过,都如同尘埃落定,湮没在历史洪流中。

而此时的李自成,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呆在城里正事不干,他对于轻松得到的北京城深感意外。即便在深围北京的那一天,他还试图再跟崇祯聊聊。虽然被崇祯拒绝。以至于陡然进城,竟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明朝这棵大树早己从根上烂掉,只需一阵风,都会轰然倒塌。无需什么狂风骤雨。

南方吗,暂时没打算。留给张献忠也行,毕竟是一块创业的兄弟。要不然划江而治也不错。至于关外的满清,更是熟视无睹。毕竟刚开始东征时,多尔衮派人来议,希望与顺军合图明朝。被李自成嗤之以鼻。压根没瞧上。

历史证明,李自成枭雄耳。非成大业之人。

公元1644年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时代。它既是明崇祯十七年,也是清朝顺治元年,大顺的永昌元年。李自成没有意识到,这三种纪年代表着三个相互敌对的政权,从此开始逐鹿中原的斗争。

且说李自成这几日比较忙的是"拷饷"。登基需要钱,犒赏有功将士需要钱,抚恤阵亡也需要钱。几十万人马吃喝更需要钱。既是"不纳粮,不缴税!"这钱哪里来?

老办法,吃大户、拷饷。京城里有钱人有的是。所谓拷饷,就是逼着要钱,不给就揍,而且不是轻揍,是一不小心就要命的那种。这次拷饷基本原则是:前面被录用的官员少交,没被录用的多交。官大的多交,官小的少交.

标准是:内阁十万,各部长官及锦衣卫三至七万,侍郎三至五万,翰林一至三万,再小的则千计。至于勋戚之家则无定数,榨干为止。

刘宗敏具体负责。为此特制五千副夹棍。夹棍威力无比,夹棍之下莫有不从。短短数日,连带敲诈京中富商,共计得银七千万两。

其中代表人物是崇祯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周奎起初只称无钱,夹了两下,便乖乖上交了五十万两白银。

早在十日前,崇祯曾要求百官捐饷,勋戚带头。周奎一味哭穷,竟一毛不拔。崇祯恼怒,限其交钱。周奎便哭哭啼啼跑去宫中求女儿周皇后。周皇后心疼老父,将仅有的一万两私房钱给了周奎。

周奎破啼大笑,屁颠屁颠回到家后,断然留下七千两,只交给朝廷三千两了事。整个助饷运动朝廷不过收了二十万两。看到今日这般景象,崇祯地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大学士魏藻德,前期向朝廷捐银西百两,此次在夹棍的威力下,捐出了一万两。后未再被榨出油水,一夹再夹首至脑裂而死。

戌时左右,朱慈烺和平山回到了李明睿家中。平山、锦衣卫世家出身。刀、马、弓、火器、暗器无一不精,一等一的大内高手。己跟随朱慈烺六年。

进入屋内,平山开口问道:"殿下何时出城?”

为缩小目标,其余人在完成刺杀任务后先行出城,在城外等待接应。

此时屋内只剩二人。朱慈烺伸手挑了一下油灯里乱跳的火苗,待火苗稳定,光线亮了一些后答道:

"明日一早吧。"

“是。”平山应道。而后接着说道:“陛下殉国的消息传出后,驸马都尉巩永固自缢殉国。”

朱慈烺闻言面容更紧:巩永固是他的姑父。身边的亲人越来越少了。也不知姐姐长平公主现在怎样了。

见朱慈烺若有所思,平山复又道:“新乐侯刘文炳一家五十余口,皆举火自焚,惨烈无比。”

外戚新乐侯刘文炳,是崇祯舅舅的儿子。

这时朱慈烺才叹了口气凄声道:“新乐侯满门忠烈,对得起朝廷,全家殉国,着实可敬。这些暂且都记下,等到南京稳定后,彰其忠勇。”

平山点头:“另外殿下,末将探知闯逆郝摇旗部己占据静海,控制运河枢杻,不知李将军、、、

“通州到静海不过二百里,李将军皆是快马,此时应己过了静海,无须担心。”朱慈烺答道。

二人说话,不知不觉己是午夜。

而此时,东华门外。两条黑影夹着两具薄棺,绕过守卫,将崇祯与周皇后悄悄殓入棺内。而后伏地叩首,匆匆离去。

后半夜,朱慈烺和衣而卧,无半点睡意。深深陷入即将南下的思索中。

历史上崇祯死后不到俩月,满清入关,李自成逃出北京,新建的南明政权也无所建树,仅仅一年时间便己灭亡,令人悲愤的是1645年竟然有两个元年,上半年为弘光元年,下半年为隆武元年。

如果还按照这样历史走向,朱慈烺过去一样玩完,别说北伐恢复中原,就是南明半壁能不能守得住都是问题。现在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必将发生改变……可南下后又如何去做呢?

想着想着,竟昏昏睡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