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得了吕布这员猛将,又思量起大事,要废帝。李儒来了,以目视董卓,大事可行。董卓便命令吕布领着铁甲军千余,守护省府,在省府设宴。董卓按着佩剑,把一个个大臣请入座中,才饮酒三杯,董卓就说:“今日就重新议,废汉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汉献帝。还有谁不同意吗?”中军校尉袁绍还敢于说:“少帝才即位不久,并没有失德的事。你董卓非要立庶废嫡吗?”董卓怒视袁绍说:“如今天下事我做主。我今天就要立刘协为帝,谁敢不服,试试我的剑利吗?”袁绍把剑出说:“你的剑利,难道我的剑就不利吗?”
董卓命令道:“吕布进来。”吕布自门外大步而入,李儒看着袁绍把剑收入鞘中,阻止董卓说:“事还没有定论,不可随意妄杀。”袁绍转身而出,把官节挂在东门上,辞官奔去冀州。
董卓对太傅袁隗说:“袁绍这就走了,我看在你的面子上,不跟他计较。你认为废立之事如何?”袁隗说:“太尉说了就是。”董卓说:“谁再有提异议,就斩了。”群臣俱怕,都说就这样了。
大事己定,宴罢,董卓问侍中周毖、校尉伍琼说:“袁绍这人怎样?”周毖说:“袁绍是西世之家族,袁氏的官吏遍及天下,谊拜袁绍为一郡守,使他不能够反对。”伍琼说:“袁绍喜欢谋略却不能决断,不足为虑,可以封他为渤海太守。”袁绍接了诏书,哈哈一笑。
袁绍一走,再没有人敢当面反对董卓了。九月朔,在嘉德殿,李儒读完策文,汉少帝就被拽下嘉德殿,被解走玺绶,强令着向北长跪,口呼罪臣听命。北向嘉德殿坐着新帝汉献帝刘协。何太后也被董卓喝斥,强迫剥去太后服饰。帝后都号啕大哭,群臣悲伤。高阶下,有一大臣愤怒高叫:“董卓逆贼,欺天凌人,吾以颈血溅他。”挥起手中象牙手版,向着董卓首击。董卓大怒,喝令武士拿下,推出殿外斩首。尚书丁管骂不绝口,死不色变。
董卓喝令百官向汉献帝朝拜,把何太后、弘农王、帝妃唐氏赶到永乐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示群臣走近。
汉少帝被禁闭在永乐宫,真是可怜,西月即位,九月就被董卓废了,年亦十五岁。刘协,表字伯和,汉灵帝中子,时年九岁。董卓自命为相国,入朝不跪拜,而全身护甲,佩剑上殿。最为威厉。
李儒向董卓荐用名流蔡邕,蔡邕不接受。董卓说:“若不来,就把你全族灭了。”蔡邕惧怕他,董卓见蔡邕大喜,一月三迁,官拜侍中。
少帝在永乐宫,日进冷食,还一天比一天少,董卓真是欺负汉少帝太甚。一日,少帝望见双燕在庭中飞停,自由自在,吟诗曰: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你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董卓听说,叹息,这刘辩竟能作这么好的诗。真要有人把他再扶起来,真是大祸。董卓便命令李儒去杀了刘辩。
李儒带了武士十人,走到永乐宫门前,宫门封门,一把生锈大铜锁锁着。守在门前的宫女问:“你带了董相国的手谕吗?”李儒回答:“带了,还带来了董相国赐的寿酒,你去给刘辩喝。”宫女喏喏后退。李儒开了锁,用力推动厚重的楠木门。宫门缓缓地开,一杯酒缓缓地伸出,是李儒持着酒杯走入。宫门己经有三天没有打开了,饥饿的刘辩看见李儒魔鬼的模样连连后退,想不到不是我抵不住,而是要被人杀了。李儒说:“董卓知道今天是你的生日,特叫我给你喝寿酒。”何太后说:“既然是寿酒,那你先喝。”李儒说:“刘辩,谁叫你吟反诗,令人为你忠义要杀董卓。你该喝鸩酒而死。”何太后大骂:“何进引贼入京,致有今日大祸。”李儒命令武士用白刃挟持刘辩,唐妃跪着求道:“你饶了他们母子二人,我愿代帝饮酒而死。”李儒斥道:“你也是命薄之人,武士把她绞死。”
汉少帝歌曰:
“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
李儒笑道:“你还兮兮,临死终于道出心怀大势。董卓心忧你太聪明才能,若给你成长起来,这汉室很久还是你的。”
唐妃歌曰:
“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
歌罢两人相抱而哭。李儒催捉道:“快喝!相国等着回报。”
何太后骂道:“尔等毒杀少帝,必遭诛灭九族。”李儒大怒,双手扯住太后的耳朵,两人扭打到宫门外,李儒一脚把太后踢倒,太后倒落下楼。李儒命令武士按住少帝,亲手向少帝灌鸩酒,毒死汉少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