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夫人,您睡了吗?国公爷有请。”管家来敲门了。
崔元绪翻了个身,将江慎薇重新搂进怀里,颇为不悦的吐槽道:“阿耶真是越老越不懂事了,你别理他,咱们接着睡吧,离天亮还早着呢。”
江慎薇首接推开了他,镇国公不会这么不懂事,半夜派人敲儿媳的房门,但他今晚就是敲了,肯定是有重大的事儿。
赶忙穿好衣服往主院那边去了。
“礼部代尚书突然暴毙家中,我不便前往,你作为大理寺卿,该去看一看了。”
话己经很明白了,这位尚书的死有蹊跷,需要江慎薇探查一番。
她赶忙点头,命管家套了马车,先去了趟大理寺叫人,然后匆匆赶往代尚书家。
她是第一个到的,没有像以往一样问东问西,反而陪着尚书夫人有条不紊的安排着尚书书的后事。
不知不觉就忙到天亮了,尚书夫人亲手端了一盏燕窝过来,江慎薇刚要起身去接,却被对方摁了回去,“喝盏燕窝吧,你也忙了大半夜了,辛苦了,我代表我家老头子谢谢你。”
明明没有任何交集,除了钱府喜宴那次二人见过,打了个招呼,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多谢夫人。我知道说节哀这种话略显多余,我当不起夫人一声多谢,其实我是抱着目的来的...”
越说越小声,感觉在家属面前说这种话有点丧尽天良。
“我都晓得的,可你帮我忙活也是真的。我和老头子一辈子只得了一儿一女,儿子又死在了战场上,女儿远嫁,常年家里只有我们两个人。若是你没有你帮忙,明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来吊唁的人。”
尚书夫人说着又要落泪,她偷偷用帕子按了按眼角,“你到底想知道些什么?能说的,不能说的,我都告诉你。人死如灯灭,我也不想让我家老头子走的不明不白。”
代尚书之前是做御史的,每天最爱做的事儿就是寻找各位官员的错处,然后上奏折参他们,无形中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尚书夫人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要不然也不会把唯一的女儿嫁的那么远。
“我想知道尚书大人死之前可有异样?”
尚书夫人在一旁的凳子上了坐下,仔细回忆着,却还是摇了摇头,“异样倒是没有。不过他和我炫耀,钱府喜宴那日从钱府花园里挖了一棵三叶梅,长得可好了,就连裴尚书都来看过两次。”
想起钱府喜宴,江慎薇怀疑裴尚书将代尚书当成了她。
顿时心里又多了几分愧疚。
可她不能表露出来,要不然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己,只能尽力帮扶尚书夫人,算是为自己赎罪。
代尚书的死再次让礼部乱成了一锅粥,这下别说是掌管礼部所有事项的尚书了,就是一个能代行尚书之责的左侍郎都没有。
而且马上女子科举就要开始了。
这可是大周第一次女子科举,必须成功,也只能成功。
“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礼部也不可一日无主官啊,而且马上就要女子科举了,若无主官,最后怕不是会弄一个乱七八糟的。”
“是啊陛下。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咱们可不能丢了人。”
“臣等附议。”
大家纷纷跟着附和,就连江慎薇都不例外,若是这次女子科举成了,那将来女子就不必再拘泥于后宅,会有更加广阔的天地,越来越多的女人身居高位,为更多的女人谋福利。
这是一件大好事儿。
裴尚书看了江慎薇一眼,唇角勾起一抹讽刺的笑,“陛下,臣有一人选。”
圣人也焦头烂额呢,上次科举选贤与能,可作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能用的没几个。
而且,身居高位的官员们都是一些老掉牙的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告老了无数个,朝廷官员一时青黄不接,实在是令人发愁。
“你说说。”
裴尚书道:“大理寺卿江慎薇虽是女子,行事果决、手段狠辣,能力更是有目共睹,而且马上要举办的是女子科举,恰好江寺卿也是女子,没有比她更适合的人了。”
一个坏人,对自己这么好心,再加上前不久他那莫名其妙的话,江慎薇怎么都不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儿?
而且,昨天晚上路过东宫的时候,吕茶突然闯出来撞了她,只告诉了她一句话,就是让她不要接下女子科举。
人不会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其中必然是发生了什么事。
“陛下,臣还很青涩,恐难当尚书之位,也难以服众。臣多谢裴尚书的举荐,还请陛下另责他人罢。”
镇国公百分百相信自家儿媳妇,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将大好的机会往外推,看来这不是一个机会而是一个雷,一个随时可能在头顶炸响的雷。
他也站了出来,“陛下,臣与拙荆和江寺卿朝夕相对,她为官确实有天赋,可在处事的方面还是有欠缺的。如果现在便让她腆居高位,必然会出现大问题。臣觉得大理寺就很好,正好再让她历练两年。”
“姨夫这话说的可不对。本宫反而觉得江寺卿合适的很。老三,你觉得呢?”太子又将矛头抛给了安王,想来二人己经达成了共识。
安王自然点头,“儿臣也觉得江寺卿很好,经常听王妃夸她是天下女子的典范。”
江慎薇嘴角抽了抽,天下女子典范只可能是圣人,安王这句话明夸暗损,完全是将她架在火上烤。
李令月站不住了,道:“母皇,儿臣觉得江寺卿并不合适...”
“住嘴!朝堂之上议国事,哪轮得到你多言,别以为母皇让你上朝,你就翘辫子,乖乖站在一旁。”太子打断了李令月的发言。
圣人脸色不明,谁也猜不透她的心思。
裴尚书再次站了出来,“其实诸位说的也都有道理,江寺卿毕竟经验少了一些。不若这样吧,就由江寺卿担任左尚书一职,代行尚书之责,掌管礼部一干事。”
“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