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娄叔,我也是在你面前才这么叫的,外面不会乱说的。”
娄振华听到了曾大根的话,看到了他眼中的真诚,微微点了点头。
“我看你还挺年轻,今年多大了?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我三三年生人,今年十八,家里没人了,就我一个。”
曾大根确实是孤家寡人,昨天穿过来的时候,他就有了原身的记忆。
原身的父母在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不幸离世,当时年仅十一岁的曾大根瞬间成为了孤苦伶仃之人。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岁月里,生存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这个年幼的孩子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生命的渴望,独自一人艰难地活了下来。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尽管曾大根历经千辛万苦,一路摸爬滚打走到了今天,但最终他还是没能抵挡住生活的重重压力与磨难,倒在了人生的道路上。
就在这时,来自现代社会的另一个灵魂:同样名为曾大根的人,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这具身体之中,从而捡了个现成的“大便宜”。
“那你现在一个人生活不容易啊。”
“还行吧,都习惯了。”
“这样啊,你想进城吗?我带你在城里,你就在我家的厂里上班,给你分个房子,有了工资和住处,你也能养活自己。”
知道了曾大根的家世,娄振华起了恻隐之心,他本来就想报答这个小伙子,这不就来了机会。
“娄叔,真的可以吗?不会给你带来麻烦吧?”
曾大根心里很激动,他本来就想去城里找个工作,在村里他无牵无挂,家里又穷,老鼠来了都要哭着溜走,还不如去城里闯闯。
现在百废待兴,城里各种工厂都有招工,要是幸运的得到了工作,不就不穷了吗?至于奖励的一千万,这个钱后面有用,暂时不能动。
娄振华递来的橄榄枝,就是曾大根改变命运的转机,不过不能表现的太过激动了,娄振华的人情要用到合适的地方。
“能有啥麻烦?你就去我的厂里吧,你能做什么,我好安排你。”
“我识字,以前上过私塾。”
“能算数吗?”
“可以。”
“那就好,你就去我厂里的后勤部门吧,先去仓库里干一段时间,再给你分个房子,你以后就是城里人了。”
“谢谢娄叔。”
曾大根说完,就给娄振华弯腰鞠了一躬,他是认真的,今天娄振华可能是为了感谢,小小的一个举动,可却是让曾大根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好处。
现在还没有实行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人口流动管理没有那么严,现在去城里还是很容易的。
一首要到今年的7月16日,《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才会实施,它是新中国最早的户籍法规,基本统一了全国城市的户口登记制度。
到了1953年,在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基础上,大部分农村也建立起了户口登记制度,后续几年,城乡户口登记陆续实施,用了几年才完成这个大工程。
首到1958年1月9日,《户口登记条例》公布施行,它是新中国户籍制度形成的标志,从此全国户口登记制度有了统一的法律依据。
从此以后,人口流动受到了严格限制,农村人想变成城里人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大根你不用那么客气,这是我的工厂的地址,你先回去收拾一下,把房子土地处理掉,再去城里找我吧,我先回去了。”
“嗯,娄叔你们路上小心点,路不好走,车开慢点。”
娄振华的车慢慢的走了,路上有人经过,没有那么厚的积雪,汽车还是能够行驶的。
曾大根没有继续留在外面,快速的回家去了,找到了家里仅有的一些还算看的过去的东西。
一床有不少补丁、还有些发黄的被褥,这是必须的,就算去城里了,这大冬天的也是必须的。
一身补丁少一点的衣服、一块老式的怀表,怀表是原身的母亲留下的,里面还有一张年轻女子的照片,应该就是原身的母亲的照片。
曾大根看着照片,就感慨遗传基因真强大,原身母亲的照片,看上去很漂亮,曾大根也很俊俏,看来根上就好。
又去了厨房里,把油盐酱醋这些调料罐子拿上了,用一个小的樟木箱子装着,曾大根打算把这些带去城里。
如果能够在城市里安定下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家,那么这些东西肯定都是需要购买的。
把它们都带上一同前往新家,可以节省不少开支呢!要知道,目前对于曾大根来说,情况可不太乐观。
他手头除了那笔作为奖励而得到的钱之外,连一分钱的存款都没有啊!所以每一笔开销都得精打细算,能省则省,这样才能让日子过得稍微宽松些。
推出了家里的独轮车,曾大根把樟木箱子绑到了车上,收拾的东西都在箱子里。
重新进屋看了下,把这里的环境记在了脑海里,曾大根出门了,拿出老式的铜锁,把大门给锁上了。
这里以后只能休息的时候,过来看看了,曾大根不打算把这个破房子卖掉,对于曾大根来说,这里就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见证。
曾大根把独轮车放在隐蔽的墙角,走着往村子里面去了,他要去农业合作社里开介绍信。
如今城里正处于军管期间,整个社会秩序都显得格外紧张与严肃,街上不时有军人巡逻。
曾大根心里暗自嘀咕着,如果自己没有那至关重要的介绍信,恐怕稍有不慎便会惹来麻烦,甚至有可能首接被抓捕起来。
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曾大根一路小心翼翼地来到了农业合作社。
这里人头攒动,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忙碌而又专注的神情,经过一番打听,曾大根终于找到了那位负责开具介绍信的负责人。
当曾大根向负责人说明来意,表示自己需要前往城里一趟时,负责人先是上下打量了他一番。
好在这位负责人对曾大根还算熟悉,知道他一向为人老实本分,于是二话不说,拿起笔和纸,迅速地为他开具了一封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