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解救被绑架的科学家后,林羽和陈家驹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新的麻烦便接踵而至。这次,警局接到报案,称在深水埗的一个老旧居民区发生了一系列离奇盗窃案。被盗的人家中财物不翼而飞,奇怪的是,门窗没有被撬的痕迹,现场也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林羽和陈家驹赶到现场,挨家挨户地走访受害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满是无奈地哭诉:“警察同志,我攒了一辈子的积蓄,还有我老伴留下的遗物,就这么没了,这可让我怎么活啊……”林羽耐心地安慰着老奶奶,心中却充满了疑惑:“陈哥,这小偷的手法太诡异了,不像是普通盗窃,更像是对这里的环境了如指掌,能轻易避开所有防盗措施。”
陈家驹点头表示赞同:“我们先勘查现场,看看能不能找到被遗漏的细节。”两人仔细检查每一个被盗的房间,在其中一户人家的窗户上发现了一道极其细微的划痕,若不是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察觉。“林羽,看这儿,这划痕很新,小偷很可能是用特制工具从这儿打开窗户的,但手法非常娴熟,几乎没留下明显痕迹。”
他们继续在周边寻找线索,询问附近的居民是否注意到可疑人员。一位在街边卖杂货的大叔回忆道:“前几天晚上,我看到有个年轻人在这附近转悠,穿着一身黑,戴着帽子,行为鬼鬼祟祟的,但我当时也没太在意。”林羽和陈家驹根据大叔的描述,开始在附近的监控中查找符合特征的人,然而,由于监控设备老旧,画面模糊不清,排查工作困难重重。
林羽突然想到,小偷能够如此顺利地作案,会不会有内应?他们重新梳理受害者的人际关系,发现其中几户人家的租客行为异常。这些租客大多是近期才搬进来的,而且在盗窃案发生后,都有过短暂的外出,回来时行色匆匆。林羽和陈家驹决定从这些租客入手,展开调查。
他们对租客们的背景进行深入挖掘,发现其中一个名叫阿强的租客身份信息十分模糊,登记的资料似乎是伪造的。林羽和陈家驹来到阿强的出租屋,敲了半天门都无人应答。两人对视一眼,觉得情况不妙,于是找来房东打开了门。屋内一片凌乱,似乎有人匆忙离开过。
在阿强的房间里,林羽发现了一些开锁工具和几件黑色衣服,与大叔描述的可疑人员穿着相符。“陈哥,看来这个阿强有重大嫌疑。”陈家驹点头道:“我们不能打草惊蛇,先暗中监视,看看他还会不会和其他同伙联系。”
经过几天的监视,他们发现阿强经常在深夜外出,前往一个位于油麻地的废弃仓库。林羽和陈家驹带领警员悄悄跟踪,来到了仓库附近。仓库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老鼠跑动声。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仓库,听到里面传来阵阵交谈声。
“这次干得不错,不过警方己经开始调查了,我们得小心点。”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
“怕什么,我们手法这么高明,他们找不到证据的。”另一个声音回应道。
林羽和陈家驹对视一眼,知道时机己到,他们带领警员冲进仓库。“警察,不许动!”仓库里的人听到喊声,顿时惊慌失措,想要逃跑,但很快就被警员们制服。
经过审讯,阿强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原来,他是一个盗窃团伙的成员,专门挑选老旧居民区下手,通过事先混入租客队伍,摸清住户的作息规律和财物存放位置,然后再实施盗窃。而这个盗窃团伙的幕后主使,竟然是一个曾经在警局工作过的后勤人员,他利用在警局工作的便利,了解警方的办案流程和调查手段,为盗窃团伙出谋划策,躲避警方的追捕。
林羽和陈家驹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十分震惊。他们没想到,内部竟然出现了这样的背叛者。他们迅速对这个前后勤人员展开抓捕,在他的藏身之处找到了大量盗窃所得的财物和与盗窃团伙的通讯记录。
案件告破后,林羽和陈家驹并没有感到轻松。这次事件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罪恶可能隐藏在任何角落,甚至是身边最不起眼的人。他们开始反思警局的内部管理和人员审查机制,决心加强防范,杜绝类似的背叛事件再次发生。
就在他们忙于整顿内部事务时,警局又接到一起新的案件。一家大型商场发生了人质劫持事件,劫匪手持武器,将数十名人质困在商场内,要求警方提供巨额赎金和一辆逃跑用的车辆,否则就杀害人质。林羽和陈家驹顾不上休息,立刻赶赴现场,一场紧张刺激的解救人质行动即将展开,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不得而知,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证人质安全,将劫匪绳之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