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晚上给她补课的时候,她就让顾先云把那些账本誊抄一遍。
她再亲自把账本烧了,如此便一点证据都没有了。
“倒是有几分小聪明。”
明昭郡主轻笑一声,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对封沐云就是很感兴趣。
觉得这人很有趣,想法也很稀奇。
“听说她给江家那边,贡献了一种新得记账法子,不过我的人都没见过,她怎么不给我们也贡献一个?”
“因为给了,上头那位就知道是她干的了。”
“也是,哈哈哈。”
将账本放回顾先云手中后,明昭郡主笑着离开了,身后站着的顾先云,却在一页一页的翻着账本。
。。。。。。
“顾师兄,您这几手字,是练了多久?”
真的练字以后,才知道能把各种完全不同的字体,都写得这么的好得多难。
不管怎么样,她总有一些自己的习惯改不了。
比如撇她开头喜欢点一下,那个捺她喜欢拖长一点。
写的越快就越容易暴露,而顾先云抄了一晚上的账,封沐云拿起来跟他日常的笔迹对照,那是一点都不像。
这得多细心,才能做到这种程度?
而且顾先云还左右手都能用,左右手的笔迹还不一样。
“多练就可以了。”
顾先云漫不经心的说道,手里也在翻封沐云的作业本。
“你写字的习惯得改一下,你这开头总是有点挤。”
他指着纸张上的封沐云写的内容说道,封沐云无奈,她也不想啊。
但是写了几十年的横着的从左到右,现在上下左右都要改。
她写第一个字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的往右边挪一下。
“我会注意的。”
不管怎么样,顾先云也是为了她好,封沐云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
顾先云用了一晚上就把账本抄好了,封沐云当场就把自己写的账本给烧了。
她也不怕顾先云偷偷留下一张两张的,账本的页数是她亲自写的。
用了她自己才认得的标识,缺一张都能看得出来。
“你还挺小心的。”
这一点顾先云也是看得出来,他不由得轻笑道。
“没办法,我一个平头老百姓,为了保自己平安,只能如此了。”
封沐云并没有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问题。
她不想让皇上觉得,她是站在衍王这边的。
因为在这种皇权时代,想要活得长久平安。
最好还是别牵涉到党派之争之中,特别是这种被皇上忌惮的党派之中。
做个纯臣或许不能步步高升,却能在皇权更迭中,更好的 明哲保身。
封沐云在顾先云的帮助下,自己也努力读书。
考试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同班同宿舍的同学,对她的态度也越来越好。
人就是这样,只要你足够优秀,身边总有人会主动围上来。
她也不会拒绝这些人的示好,随便得罪人,是傻子才会做的事情。
别人对你表达善意,你就回敬同样的善意就好了。
“唉,要是我能跟着顾师兄补课就好了,我也能提更多。”
封沐云把顾先云讲的内容,做成笔记分享给李衙内。
这一次考试他的成绩也提了不少,李衙内甚至自信的觉得,自己肯定能考得上秀才了。
“我分享给你的就是师兄说的全部内容了,你与其想不可能的事情,不如多读几遍。”
封沐云努力练字,甚至眼皮子都没抬。
顾先云自己也要科考,如果不是有求于她,怎么可能跟着他补习。
大家不过是一个书院的,非亲非故的,他也没义务要帮别人。
“我知道,就是想想嘛。”
李衙内倒也不是嫉妒封沐云,大家都是好兄弟,他只是看见封沐云成绩进步很快。
就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是他也能被顾师兄高看一眼,亲自补习,那肯定进步很快。
“我这笔记就给你免费,别人想看都得收钱,你就偷着乐吧。”
是的,她得到顾先云指点的事情,整个书院都知道。
于是就会有人偷偷摸摸来问她,顾先云怎么怎么之类的。
封沐云见了顾先云就问一下,还有他平时上课教的各类的方法之类的。
她就整出来一个状元笔记,谁要借去一天给她多少钱,要抄的话加倍。
就靠着这,她这个月挣了一两银子呢。
“嘿嘿嘿,我们是好兄弟嘛。”
一想到这,李衙内自己内心也开心满足了,好歹他能得到免费的笔记啊。
“顾师兄就要进京了,以后再听到他的名字,怕是要等朝廷喜报了。”
顾先云是本地人,等他考中了状元,朝廷会下发喜报,通报全县。
只有前三名有这个殊荣,其他的只能自己传回来了。
像电视剧里那样,渣男考中状元,留下原配和父母在乡下受苦的情况压根不可能发生。
前三的喜报会从朝廷,一首传到乡里,对于本地的县令、知府等等官员,那都是极荣耀的政绩。
虽然朝廷每三年都有一次前三名诞生,但是对很多地方来说,那就是几十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喜事。
除了前三,其他人的中了进士,本地的学政也是知道的。
家里人去问,学政也会告诉你。
“是啊,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顾师兄的,可以竞拍,我若是问成了,你们再付款。”
看着同班同学在感慨,封沐云却又挣起了“顾难财”。
开玩笑,摇钱树要走了,不紧紧的薅一波发个财,她就不是封沐云。
除了顾先云,同样被称为才子的江见方,她也是“明码标价”。
大家都知道,她救了江见方,所以江见方会经常来找他。
所以,她也就借此机会拍卖向江见方提问题的机会。
然后他们的答案呢,拍卖者同意她就写在笔记里,不同意她就不写。
当然两者价格也不一样,可以写在笔记里,提供给他人借阅的,一个问题一两银子,不可以写在笔记里,一个问题十两银子。
也可以完全不问,就在她的笔记里面找答案的,借阅一天五文钱,抄笔记多给五文钱, 就靠着这,她挣了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