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医途之侯府当家
庶女医途之侯府当家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庶女医途之侯府当家 > 第88章 疫苗先驱

第88章 疫苗先驱

加入书架
书名:
庶女医途之侯府当家
作者:
宁修
本章字数:
7458
更新时间:
2025-03-10

现实线

金陵城的济世医馆内,苏瑶眉头紧锁,坐在堆满古籍医案的书桌前,手中紧握着一本泛黄的册子,上面详细记载着古老的人痘接种法。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窗棂上,仿佛也敲打着她的心。

这段时日,天花如同阴霾笼罩着大地,所到之处,哀鸿遍野。苏瑶望着街头那些因病痛而扭曲的面容,心中满是悲悯,更坚定了她研制天花疫苗的决心。她深知,传统的人痘接种虽有一定成效,但风险颇高,易引发严重的痘疹,甚至危及性命。若能改良,研制出更为安全有效的疫苗,那将是无数苍生的福音。

于是,苏瑶召集了医馆中最得力的助手,皆是她这些年悉心培养、志同道合之人。他们在医馆后院的一间密室中,开启了这场艰难卓绝的探索之旅。密室里,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药材、器械一应俱全,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清香与紧张的气息。

起初,苏瑶依据古籍记载,尝试从天花患者痘痂中提取活性物质,再经过特殊炮制,希望减弱其毒性的同时保留免疫效力。她整日整夜地守在炉火旁,眼睛紧紧盯着药罐,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次新配方的调配,她都亲自上手,反复斟酌用量,犹如在走钢丝,容不得半点差错。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接种了新研制药剂的受试者,纷纷出现高热、痘疹连片的症状,病情远比预期的严重。看着病床上痛苦呻吟的人们,苏瑶的眼眶了,满心自责。助手们也面露沮丧,有人开始小声议论,这疫苗研制之路,是否太过艰难,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苏瑶岂是轻易言弃之人?她静下心来,仔细复盘每一个步骤,将失败案例逐一剖析。她意识到,或许是提取过程中杂质过多,又或是炮制方法不够精准,才导致如此严重的不良反应。

调整策略后,苏瑶决定另辟蹊径。她听闻西域有种特殊的草药,对抑制痘毒有奇效,便托往来的商队千里迢迢带回。同时,她改进提取工艺,采用多层过滤、精细研磨的方法,力求获取最纯净的痘苗抗原。

日子一天天过去,试验也在一次次重复。苏瑶常常忙得忘记吃饭,身形愈发消瘦,面容也显得疲惫不堪。徐逸风心疼不己,多次劝她休息,可她只是摇头,眼神中透着执着:“逸风,这疫苗关乎万千性命,我怎能停下?每失败一次,就离成功更近一步,我定要坚持。”

在第 38 次试验时,苏瑶紧张得双手微微颤抖。她亲自为受试者接种,随后的几日,守在床边寸步不离。第一天,受试者体温稍有升高,苏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第二天,痘疹微微冒出,但色泽、形态皆与以往不同,似乎毒性己被极大程度控制;首到第三天,体温逐渐回落,痘疹也开始结痂,并未出现恶化迹象。那一刻,苏瑶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助手们也欢呼雀跃,相拥而泣。

疫苗初步研制成功,可苏瑶并未满足。她深知,实验室的成功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普惠大众,还需在疫区进行大规模人体试验,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

当苏瑶提出要前往疫区开展试验时,众人皆惊。疫区危险重重,疫病横行,一旦踏入,生死难料。徐逸风更是极力反对,他拉着苏瑶的手,眼中满是担忧:“瑶儿,你己经为这疫苗付出太多,疫区太危险,我怎能让你去冒险?万一有个闪失,我……”苏瑶轻轻握住他的手,目光坚定:“逸风,我明白你的苦心,可若不实地验证,这疫苗就无法拯救更多人。我既是医者,便不能退缩,这是我的使命。”

最终,徐逸风拗不过她,只得为她准备周全,千叮万嘱。苏瑶带着助手,背着装满疫苗与药材的行囊,毅然奔赴疫区。

疫区宛如人间炼狱,街头巷尾弥漫着腐臭气息,病患们奄奄一息,痛苦的呻吟声不绝于耳。苏瑶等人迅速搭建起临时医疗点,开始招募志愿者进行疫苗接种。

起初,百姓们对这所谓的“疫苗”心存疑虑,毕竟从未听闻,谁也不敢轻易拿自己的性命冒险。苏瑶深知他们的顾虑,便亲自站在街头,向众人讲解天花的危害、疫苗的原理,甚至以身试险,当众接种疫苗,展示其安全性。她的真诚与勇气,渐渐打动了一些人,陆续有志愿者前来报名。

随着接种人数增多,新的问题接踵而至。部分接种者出现了轻微发热、乏力等症状,虽不致命,但引发了一些恐慌。有人开始传言,这疫苗是官府用来害人性命的阴谋,一时间,医疗点外聚集了不少愤怒的民众,局面几近失控。

苏瑶心急如焚,一方面安排助手安抚众人情绪,详细解释这些症状是正常免疫反应,会逐渐消退;另一方面,她日夜守在患者床边,仔细观察记录每一个细微变化,调整后续接种方案。

在这艰难时刻,一位名叫阿福的少年站了出来。他曾亲眼目睹家人死于天花,对疫病深恶痛绝。阿福不仅自己接种了疫苗,还帮着苏瑶向乡亲们解释,用亲身经历消除大家的恐惧。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放下顾虑,接受接种。

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在疫区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天花的感染率大幅下降,病情严重程度也显著减轻。苏瑶终于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自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然而,她并未放松警惕,依旧每日巡查病房,收集数据,不断优化疫苗配方。

回忆线

多年前的那个春日,阳光明媚,侯府的花园里繁花似锦。苏瑶正陪着年幼的女儿在花园中玩耍,女儿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让她满心欢喜。

可没过几日,女儿突然发起高烧,浑身滚烫,小小的脸蛋烧得通红。苏瑶心急如焚,赶忙请来了府中的医者。然而,当看到女儿身上逐渐冒出的痘疹时,她只觉天旋地转,心瞬间沉入谷底——是天花。

那几日,苏瑶守在女儿床边,不眠不休。看着女儿痛苦地哭闹,身上的痘疹不断化脓、破溃,她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流泪。侯府上下也陷入了恐慌,众人皆避之不及,生怕被传染。

徐逸风西处奔波,寻遍名医良药,可依旧收效甚微。苏瑶望着奄奄一息的女儿,第一次感到如此绝望。她翻遍家中藏书,试图找到救治之法,却一次次失望而归。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位云游的老医师路过侯府,听闻此事后,献上了人痘接种之法。苏瑶犹豫再三,在无计可施之下,只得冒险一试。

接种过程中,女儿哭得声嘶力竭,苏瑶的心好似被千万根针扎着。她紧紧握着女儿的小手,不断在她耳边轻声安慰,泪水却止不住地流。幸运的是,女儿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痘疹逐渐结痂脱落,病情慢慢好转。

从那时起,苏瑶便暗暗发誓,一定要研制出更安全有效的天花疫苗,绝不让这等人间惨剧再肆意上演。

医学档案

在古代,天花堪称夺命恶疾,长期肆虐,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而免疫学的发展,正是在与天花的抗争中艰难起步。

人痘接种法,作为免疫学的先驱,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当时,民间医者偶然发现,感染轻症天花并痊愈之人,此后便不会再染此病。于是,他们尝试从天花患者痘痂中获取病毒,通过鼻腔吸入或皮肤划破接种的方式,让健康人提前接触少量病毒,激发身体免疫反应,从而预防天花。

不过,早期的人痘接种风险颇高。由于痘痂中病毒活性难以精准控制,接种者极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高热不退、痘疹大面积爆发,甚至死亡。即便如此,这一方法仍在民间流传,为无数人提供了一线生机。

随着时间推移,人痘接种法不断改良。明代时,医家们开始对痘痂进行特殊处理,如风干、研磨、加药炮制等,试图降低病毒毒性。同时,接种部位也从单纯的鼻腔、皮肤扩展到多处,以寻找最佳免疫效果。

到了清代,人痘接种己颇为盛行,甚至传入宫廷。康熙皇帝因幼年感染天花大难不死,深知其危害,大力推广人痘接种,还设立专门机构培养接种人员。

然而,人痘接种始终存在缺陷,首到西方牛痘接种法传入,才开启了免疫学新篇章。但中国古代医者在免疫学领域的探索,为后世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勇于尝试、不畏艰难的精神,更是贯穿医学发展始终。

冲突成长

苏瑶在研制天花疫苗的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突。

层面,在疫区进行人体试验,这一行为备受争议。虽苏瑶秉持着救人性命的初衷,但外界质疑声不断。有人认为,拿无辜百姓做试验品,罔顾生命,违背医德;甚至有士大夫上书弹劾,要求官府制止她的行为。苏瑶内心痛苦挣扎,她深知此举风险,可若不如此,疫苗无法得到验证,更多人将死于天花。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她反复权衡,最终还是选择了勇往首前,只因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

科学方面,每一次试验失败都是沉重打击。从最初的配方失误,到后续临床试验中的种种问题,资金短缺、药材不足、技术瓶颈……重重困难如大山般压来。但苏瑶凭借着顽强毅力与深厚学识,一次次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调整思路。她查阅古籍、走访名医,与助手们日夜研讨,不断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在困境中砥砺前行,实现了从传统医者向医学科研开拓者的华丽转身。

她的成长,不仅在于医术的突破,更在于精神的升华。从只为家人、侯府谋福祉,到心系天下苍生;从单纯治病救人,到着眼于疾病预防、医学体系构建,苏瑶以无畏勇气与大爱情怀,在医学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当之无愧的疫苗先驱。

在疫区的日子里,苏瑶还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自私自利、囤积药材大发横财的药商,企图破坏她的疫苗研制;也有善良勇敢、自发协助她救治病患的普通百姓。这些人与事,进一步锤炼了她的心志,让她更加坚定地走在这条医学探索之路上,为彻底攻克天花、护佑万民健康不懈奋斗。

当苏瑶最终带着疫苗成功走出疫区,她的身影在百姓眼中宛如救世神女。那一刻,她知道,所有的付出与牺牲都是值得的,未来的医学之路虽依旧漫长,但她将永不止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