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医途之侯府当家
庶女医途之侯府当家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庶女医途之侯府当家 > 第72章 瘟疫预警

第72章 瘟疫预警

加入书架
书名:
庶女医途之侯府当家
作者:
宁修
本章字数:
5238
更新时间:
2025-03-10

现实线

金陵城的暮春,本应是繁花似锦、游人如织的时节,街头巷尾却弥漫着一股莫名的压抑气息。苏瑶晨起,如往常一般前往济世医馆坐诊。刚踏入医馆大门,就瞧见一群流民模样的人聚在门口,个个面色憔悴、眼神惶恐。

苏瑶心头一紧,赶忙让伙计将他们请进医馆。她逐一为这些流民诊治,发现他们大多舌苔厚腻、发黄,且伴有低热、乏力之症。这绝非普通病症的表象,苏瑶心中隐隐不安,多年钻研医术、游历西方积累的经验告诉她,这很可能是一场大规模瘟疫来袭的先兆。

当下,苏瑶立刻召集医馆的所有医者,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依我观之,这恐怕是瘟疫将至的迹象。从今日起,我们需全力筹备药材,尤其是清热、解毒、祛湿之类的,愈多愈好。”众人听闻,面面相觑,虽有人面露迟疑,但鉴于苏瑶往日的医术威望,也都纷纷点头应下。

苏瑶马不停蹄,一边差遣伙计前往各地药商处采购药材,一边亲自撰写疫病防治手册,详细记录病症表现、初步诊断方法以及简单的预防措施,预备分发给城中百姓。然而,消息传开后,质疑声浪此起彼伏。不少人认为苏瑶是危言耸听,不过是想借机囤积药材、哄抬物价。更有甚者,一些权贵首接施压,要求她停止这种“扰乱民心”的行径。

但苏瑶不为所动,她深知时间紧迫,一旦瘟疫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她不顾众人反对,在金陵城外的交通要道处设立了几个简易的疫情监测站,安排学徒轮岗值守,要求他们仔细观察过往行人的气色、状态,如有异常,即刻回报。为了说服众人,苏瑶还特意请来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一同研讨。在会上,她详细阐述了依据流民病症、季节气候以及周边疫情动态所做出的判断,结合古老的“五运六气”理论加以佐证。

“诸位前辈,今岁气运特殊,湿气过重,又兼流民迁徙,极易滋生疫病。我观流民舌苔,黄腻且燥,正是疫邪内蕴之兆。依‘五运六气’推算,此时若不早做防范,待疫病燎原,金陵危矣。”苏瑶言辞恳切,眼中满是焦急与坚定。

老中医们起初半信半疑,但在苏瑶一一剖析、对比过往疫病案例后,渐渐被说服,纷纷表示愿意助她一臂之力。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药材筹备稍有起色,疫情监测也逐步走上正轨。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渐入佳境之时,更大的危机悄然降临——地方药商联合起来,对苏瑶实施了药材抵制。

药材供应瞬间中断,医馆库存告急。苏瑶西处奔走,试图与药商协商,却屡屡碰壁。那些药商们受了权贵指使,又贪图高价售卖药材的暴利,咬定牙关不肯松口。苏瑶望着空空如也的药柜,心急如焚,却并未绝望。她深知,此刻必须另寻出路,否则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回忆线

恍惚间,苏瑶的思绪飘回到了多年前那个阴暗的午后。母亲卧病在床,气若游丝,却强撑着精神,将年幼的她唤至榻前。

“瑶儿,娘时日无多,有件事你务必牢记。”母亲的声音虚弱却透着不容置疑的郑重,“这世间疫病无常,唯有细心观察、提前防备,方能救百姓于水火。”说着,母亲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捏住苏瑶的下巴,让她凑近,仔细端详着一个路过的仆人的舌苔。

“你瞧,此人舌苔泛白、边缘泛红,近日定是受了寒邪,内火又盛,若不调理,不出数日便会发病。这便是疫病的先兆,切不可大意。”母亲谆谆教导,眼神中满是对女儿的期许。

苏瑶懵懂地点头,将母亲的话深深印在心底。自那以后,她便时常留意身边人的气色、舌苔变化,日积月累,练就了一双敏锐洞察疫病的眼睛。

又忆起初入侯府时,侯府内眷偶感不适,她凭借着对病症的独特观察,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却遭众人嘲笑、排挤。大夫人更是冷言冷语:“一个庶女,读了几本书,也敢在这卖弄医术?莫要惊扰了老夫人。”可苏瑶并未气馁,她暗自钻研,向府中的老嬷嬷请教人情世故,学习如何在困境中周旋,只为能有朝一日,真正用医术救人济世。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徐逸风宛如一道光,照亮了她前行的路。有一回,她在府中花园为一株珍稀药草寻找合适的培植之地,不慎摔倒,扭伤了脚踝。徐逸风恰好路过,见状急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她扶起,眼中满是关切:“苏姑娘,你没事吧?”那一刻,苏瑶望着他英俊且真诚的面庞,心中泛起丝丝涟漪。

此后,两人时常在侯府的藏书阁相遇,一同探讨医术、药理。徐逸风虽身为世子,却毫无骄矜之气,对苏瑶的见解总是虚心聆听,还不时提出独到的想法,助她拓宽思路。在他的鼓励与支持下,苏瑶愈发坚定了钻研医术的决心,医术也日益精湛。

医学档案

在本章节末,附上一张关于古代瘟疫预测的“五运六气”理论详解卡片:

“五运六气”理论:源自《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疾病关系的学说。“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的运行变化,各有太过、不及之年;“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分为主气、客气,以六年为一个循环周期。通过推算每年的五运六气变化,结合当时的气象、物候、人体病症表现等,预测可能发生的瘟疫及疫病特点。例如,若逢水运太过之年,湿气偏盛,结合其他因素,易滋生湿热类疫病,表现为舌苔厚腻、身热不扬、肢体困重等症状,与苏瑶所见流民病症相符。在古代,医者依据此理论提前储备药材、制定防治方案,虽不能完全精准预判,但为防疫抗疫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冲突成长

苏瑶站在空荡荡的药库前,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是外界的重重压力,权贵的质疑、药商的抵制,让她举步维艰;另一方面,是对金陵城百姓即将面临疫病威胁的深深忧虑。但正是这些困境,激发了她骨子里的坚韧与智慧。

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药材采购渠道,转而发动医馆的学徒、伙计,深入山林,采集野生草药;又联系了一些偏远地区的小药农,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他们手中的药材。同时,她利用自己在侯府积累的人脉,向一些开明的权贵阐明利害,争取到了部分物资支持。

在疫情监测方面,苏瑶大胆创新,结合气象观测,每日记录气温、湿度、风向等数据,与流民病症变化进行比对分析,进一步完善疫病预测模型。她还亲自前往各个监测站,为值守的学徒讲解疫病识别要点,手把手传授经验,确保监测的准确性。

这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困境抗争的过程,让苏瑶实现了从单纯的医者到防疫先驱的跨越。她首次将气象学与医学紧密结合,不仅为金陵城的防疫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更为后世的疫病防治提供了宝贵的范例,在医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而她与徐逸风之间那份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情谊,也如同一剂良药,慰藉着她疲惫的心,给予她无尽的力量,让她坚信,无论前路如何艰难,只要心怀信念,必能冲破阴霾,迎来曙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