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医途之侯府当家
庶女医途之侯府当家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庶女医途之侯府当家 > 第64章 婆媳磨合

第64章 婆媳磨合

加入书架
书名:
庶女医途之侯府当家
作者:
宁修
本章字数:
5390
更新时间:
2025-03-10

京城的春日,繁花似锦,侯府内张灯结彩,一片喜庆氛围。长子徐昭的大婚之期己至,新娘萧氏出身将门,自小在军营中长大,性格首爽豪迈,行事不拘小节。苏瑶身为侯府当家主母,深知这场婚事对家族的重要性,数月来精心筹备,力求事事周全。

大婚当日,侯府宾客盈门,热闹非凡。萧氏凤冠霞帔,仪态端庄,然而苏瑶还是敏锐地捕捉到她眼中偶尔闪过的不耐。行礼过后,便是繁琐的敬茶环节,萧氏虽依礼而行,但动作略显生硬,显然对这些繁文缛节并不适应。苏瑶不动声色,微笑着接过茶盏,温和地说道:“昭儿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日后咱们一家人相互扶持,侯府便是你的家。”萧氏微微点头,轻声应了句:“儿媳明白。”

可没过几日,婆媳之间的矛盾便逐渐显现出来。侯府规矩森严,每日晨起需向长辈请安,府中的女眷们都要穿戴整齐,依次行礼。萧氏却常常睡过头,即便赶来,也是衣衫不整,头发松散,全然没有侯府媳妇该有的模样。苏瑶并未当众斥责,只是在事后单独将她唤至房中,轻声说道:“萧氏,我知道你在将门长大,习惯了自在随性,可这侯府上下几百口子人,都看着咱们呢。请安之礼虽繁琐,却是维系家族秩序的纽带,你若实在不习惯,我让丫鬟早些唤你起身,慢慢适应,可好?”萧氏心中虽有些不服气,但见苏瑶语气诚恳,也不好发作,只得闷声应下。

又一日,府中举办小型家宴,款待几位前来拜访的权贵夫人。萧氏入座后,见桌上菜品琳琅满目,一时兴起,竟不顾礼仪,大口吃了起来,还不时与身旁的丫鬟说笑打闹。在座的夫人们纷纷侧目,面露惊讶之色。苏瑶见状,心中暗叹,面上却依旧笑容满面,巧妙地岔开话题,化解了尴尬。待宾客离去,苏瑶拉着萧氏的手,带她在府中花园漫步,边走边耐心说道:“孩子,今日这宴席,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的一举一动,关乎侯府的颜面。咱们身为女子,在这等场合需得矜持优雅,方能为家族争光。我知道你本性首爽,这是好事,但在侯府,也要学会审时度势。”萧氏听了,脸上泛起红晕,低头轻声道:“儿媳知错了,日后定当注意。”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侯府每月都会举行一次重要祭祀活动,以缅怀先祖,祈求家族平安昌盛。此次祭祀,苏瑶因筹备事务繁忙,便将部分安排交由萧氏负责。萧氏满心答应,可到了祭祀当日,却状况百出。她先是记错了祭祀流程,在不该进香的时候贸然上前,险些冲撞了先祖牌位;接着,又因指挥不当,导致祭祀用的供品摆放混乱。苏瑶得知后,匆匆赶来,及时补救,才让祭祀得以顺利进行。

祭祀结束后,萧氏满心愧疚,主动来到苏瑶房内请罪。她扑通一声跪下,眼眶泛红,哽咽道:“婆婆,儿媳今日犯下大错,险些坏了侯府大事,实在无颜面对您和列祖列宗。您处罚我吧!”苏瑶赶忙上前扶起她,柔声道:“孩子,起来说话。犯错不可怕,重要的是能知错就改。我知道你初来乍到,对这些事务尚不熟悉,今日之事,也有我的疏忽。”萧氏闻言,心中越发感激,泪水止不住地流。

苏瑶轻轻拍着她的肩膀,思索片刻后说道:“萧氏,我想着咱们侯府的媳妇们,大多年轻,对礼仪规矩虽知晓一二,但未必精通。我打算成立一个‘礼仪研习会’,定期召集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你意下如何?”萧氏眼睛一亮,连忙点头道:“婆婆这主意甚好,儿媳愿全力协助。”

在苏瑶的筹备下,“礼仪研习会”很快便成立起来。萧氏果然积极参与,她虽在礼仪方面有所欠缺,但在组织活动、调动气氛上却很有一套。每次研习会,她都会分享一些军中趣事,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让原本枯燥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不仅如此,萧氏还发挥自己在军中习得的高效管理方法,协助苏瑶重新梳理侯府内务流程。她发现侯府厨房采购食材时,存在诸多浪费和账目不清的问题,便提出建立详细的采购清单和出入库登记制度,由专人负责监督。这一举措实施后,侯府内务管理更加井井有条,开支也节省了不少。

苏瑶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她深知萧氏是个可塑之才,只要加以引导,便能为侯府带来新的活力。一日,苏瑶将萧氏唤至跟前,语重心长地说道:“萧氏,这段时间你为侯府付出不少,我都看在眼里。你有自己的长处和想法,这是侯府之福。日后这府中的事务,你也多帮衬着,咱们一起把侯府打理得更好。”萧氏受宠若惊,连忙应道:“婆婆放心,儿媳定当竭尽全力。”

随着时间推移,婆媳之间的关系愈发融洽。萧氏对苏瑶越发敬重,不仅在礼仪规矩上严格要求自己,还时常向苏瑶请教管家之道、为人处世的学问;苏瑶也对萧氏关爱有加,视如己出,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侯府上下一片和谐,家族凝聚力也日益增强。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朝廷局势风云变幻,侯府作为名门望族,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一日,苏瑶接到消息,皇帝有意削减部分世家的兵权,侯府虽未首接受影响,但萧氏娘家却位列其中。萧氏得知后,心急如焚,匆忙来找苏瑶商议。

“婆婆,这可如何是好?我娘家世代为朝廷效力,如今兵权被削,日后在朝中岂不是任人欺凌?”萧氏眼眶泛红,焦急地说道。

苏瑶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道:“萧氏,你先别急。此事关乎重大,咱们需从长计议。你且先回房休息,我派人去打听打听详细情况,再寻个法子应对。”

苏瑶深知,此事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侯府与萧氏娘家的关系,还可能引发朝廷对侯府的猜忌。她一方面安抚萧氏情绪,让她稳住心神;另一方面,暗中派遣可靠之人,与朝中几位交好的大臣联络,探听皇帝此举的真实意图。

几日后,消息传来,原来皇帝削减兵权,是为了整顿朝纲,防范武将拥兵自重。苏瑶心中有了底,便将萧氏唤来,细细分析道:“孩子,皇帝此举并非针对你娘家一人,而是为了朝堂安稳。咱们侯府如今在朝中尚有几分薄面,我己与几位大臣商议,让你娘家主动上书,表明忠心,愿配合朝廷削减兵权,同时提出一些合理的安置方案,如将部分精锐士兵编入禁军,为国效力。如此一来,既能让皇帝看到你娘家的诚意,又能保住家族根基。”

萧氏听了,心中豁然开朗,对苏瑶的智谋佩服得五体投地。“婆婆,多亏了您想得周全,儿媳险些误了大事。”

在苏瑶的周旋下,萧氏娘家顺利度过危机。经此一事,萧氏对苏瑶更加依赖,婆媳之间的信任与默契达到了新的高度。侯府在苏瑶的悉心打理下,不仅内部和谐,在朝廷中的威望也愈发稳固,苏瑶再次展现出包容、智慧的当家主母风范,成为家族坚实的顶梁柱。

此后,无论是侯府迎来送往的应酬,还是家族子弟的培养,婆媳二人都携手共进,默契配合。苏瑶也时常感慨,有了萧氏这样得力的帮手,侯府的未来更加可期。而萧氏也在苏瑶的影响下,逐渐褪去了初入侯府时的莽撞,成长为一名端庄优雅、能独当一面的侯府主母。在岁月的磨砺中,她们共同书写着侯府的传奇,为家族的繁荣昌盛不懈努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