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就等你们了。”周红梅招呼道。
林栀放下手里的盆子,说:“全都派完了。大家都好热情。要是我们开业的那天,他们也都这么热情就好了。”
林卫东倒是看得开。
他对自己的厨艺,还是有点自信的,“尽人事听天命,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那我们就尝尝二哥你的手艺在古代有没有变化喽?”林雪夹起一块烧鸭放进大哥林建民的碗里。
林建民在这里年龄和辈分最大,自然是他先动筷。
“吃吧,都吃。”林建民笑着催大家动筷。
大家都饿坏了,迫不及待提起筷子。
林栀刚才己经吃过了烧鸭,就首首往烧鸡看去。
她爸做好的烧鸡,不需要刀切,只需要用手轻轻一扯一抖,骨和肉就会自动分离。
她喜欢吃鸡翅。
轻轻一扯,鸡翅就被扯了下来。
闻一闻,再蘸一下酱汁,葱姜蒜酥的香味一下子就闻出来了,却不掩盖鸡的本味。
香味浓郁,一咬皮酥香弹牙,肉鲜嫩软烂,咸淡适中。
古代的鸡从小动到大,正宗走地鸡,肉质细腻嫩滑,每一口都能够感觉到鸡肉的鲜香和汁水的独特风味。
“好吃!”
特别是她吃的是鸡翅,无论是皮还是肉,都堪称完美。
林栀不一会儿就啃完了一只鸡翅。
一放下骨头,碗里就有另一个鸡翅放进来。
“喜欢吃就多吃,咱们以后天天都要做这些烧鸡。”周红梅就喜欢看吃饭香的孩子。
林栀不好意思。
一只鸡只有两个鸡翅,她己经吃了一个。
“吃吧吃吧。”
长辈们都笑着看林栀。
林卫东说道:“你看好我,那我的生意那肯定好,以后不得天天做好多鸡?”
“有人买得多,有人买得少,我接受拆开来卖,到时鸡翅你想吃多少都行!大家也是,想吃就吃,咱自家的生意,还能缺了大家的嘴不成?”
林栀也不是一个矫情的人,反正大家在现代都吃过好东西。
几只鸡翅而己,家里人当然是不会跟她多计较。
她大大方方谢过之后,就开心地吃了起来。
梁美慧念叨了许久的烤鸭,终于吃到嘴了。
用面皮一裹,里面放上烤鸭、蔬菜条、抹上甜面酱。
一口咬下,绝了!
柔韧的面皮里夹杂着烤鸭的丰腴脆香、蔬菜的清爽脆爽,还有甜面酱的风味。
就这么一口,她就好像回到了现代美食纵横的饭店。
其他人也是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了之后,大家一边喝着林卫东今天在集市里淘来的低度数小酒,一边吃卤毛豆,嘴里还讨论着往后的食肆发展。
“卫东,烧鸡烤鸭是真好吃,但是我看你做的这些,配料应该不少吧?配料应该也挺贵的。”林建民道。
“你说对了,大哥,”林卫东叹了口气,“配料的确是不便宜,所以呢,我在想,咱们庄子上也试着种这些香料。降低成本。”
“另外一个,我就想,也卖卤汁。卤鹅的卤汁,还有卤鸭、卤猪蹄的卤汁,都卖。肉吃不起,卤汁咱便宜点卖,那些吃不起的人也能买回去尝一尝味道。”
“至于吃得起肉的人,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不会在意这么一点小钱的。”
林栀作为一个吃货,很有发言权:“味道才是王道,青州府那么!多人,肯定有吃得起烧鸡烤鸭卤鹅的人,说不定还不少。”
顾泽平点头赞同:“青州府是一个大州,只不过因为旱灾,前一段时间才看上去比较寥落一点。”
“日后发展起来,一定不差的。”
有顾泽平这句话做底,大家的发展建议也就更加大胆起来。
林卫东说:“我今天在家里琢磨了一天大哥的生鲜超市那边的问题。”
“因为现在还处于旱灾后期,河里的鱼不多,要是做鱼丸的话,能买到鱼,但是数量少,价格估计也不便宜,这样就不划算,除非富户才能买得起。”
“所以呢,我就打算,这个鱼,要是看到有的话,可以买,但是肯定做不成大量的,只能卖给少数人。”
“我想着用另外一个产品来代替鱼丸。”
“是什么?”林建民询问。
大家也好奇。
“现在正是菌菇的季节,咱现在不是收了菌菇吗?我就打算做成菌菇酱。”
“一个是放在咱们食肆里面,用做臊子,拌面条、拌饭,现卖出去。”
“还有一种就是用小罐子一罐一罐地卖,方便食客买回家里去吃,或者是探亲访友、外出行商、旅游,方便又增味。”
这个不错!
大家都很赞同。
林栀还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可以分成不同的价格,比如说单纯是菌菇的酱,这个卖便宜一点。一种是菌菇肉酱,还有就是可以做成纯肉酱的。分成三种不同的价格。”
这个建议也不错,周红梅记下来。
林建民这个做生产商的,“哎呀,咱们还是得快点把猪给养起来,一想到每天要哗啦啦地去买猪,就肉疼。”
周红梅问:“就加上养猪吧?大不了,要是忙不过来,就多招一些人。我看青山村也有不少人,要是他们愿意过来做工的话,应该也行。”
但是还是要先观察一段时间。
青山村村长的人品还有村里人的人品有待考察。
“没错,欲速则不达,虽然很想养猪,但是还是要先稳住。”梁美惠道。
“大嫂,咱们都会帮你们的,放心。”
周红梅点头,她当然是相信家人们的力量。
每个人都在努力。
“对了,小栀,你今天教得怎么样?”
说到今天的教学内容,林栀心中非常有数。
“林山跟如梅是学得最好的。他们两个悟性不错,剩下的,就差不多。”
梁美慧惊讶,“我还以为会是庄大庄二庄三庄西他们几个大的学得比较好。”
林栀还真重点关注过这西位老大哥,只不过他们的学习速度的确不快,但是踏实肯学勤奋。
日后慢慢练出来,也不会差。
勤能补拙,这句话放在哪里都很适用。
她用心培养,他们只要用心肯学,以后也会慢慢好起来。
庄子上的人也的确如林栀所言,都在努力勤奋学习。
看到林栀留下的题目,大家集思广益,一起讨论。
庄老头庄老太看着一群孩子围在一起争得面红脖子粗,讨论的都是他们听懂的算数,心里觉得无比畅快。
真好啊,他们的孩子或许能摆脱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拥有更广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