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胎朱雄英,从洪武七年开始签到
投胎朱雄英,从洪武七年开始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投胎朱雄英,从洪武七年开始签到 > 第264章 厨王

第264章 厨王

加入书架
书名:
投胎朱雄英,从洪武七年开始签到
作者:
吃遍海陆空
本章字数:
4272
更新时间:
2025-06-11

铁路线暂时没有从陕甘地区往西开发,但线路会怎么修,大明西部的官员都己经知道了。

往西北的铁路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从新分出的甘肃布政使司兰县,沿着狭长的甘肃布政使司一路过去。

另一条便是从兰县首通西宁城,然后一路向西。

选好了这两条道,便根据道路需要的宽度,在两边空出一段距离,开始种植树木。

等铁路的两边树木栽完,还得准备高速路两边的树木栽种,青海地区两个农场、亦力把里地区七个农场,分别出一部分人,负责连起来的一条线;

另一条线由甘肃布政使司的八个农场,分别出一部分人负责。

铁路西行树木、公路西行树木,将来都是西北阻挡风沙的防线之一。

有了这八条线,再顺着这八条线种植灌木、草,形成八片连绵的防线,如此将风沙尽可能拦截在西北之外。

在西北地区种什么树木,可以避免蒸发太多水分,大明有足够的资料对付,不会出现栽树把地下水吸上来全都被蒸发了惨剧。

大明除了运动方面开始各种竞技比赛,第二届八大菜系比试,同样开始了。

这个比赛更受欢迎,毕竟民以食为天,任何和吃有关的事情,在大明都可以引起关注。

大明各地都在有序地安排地皮种植各种香料,在大明百姓都有钱买一些香料炖鱼炖肉的情况下,香料有充足的供给,让香料的价格没有暴涨。

八大菜系的确立,让大明各地的饮食有了自己的主心骨,同样也确保了各地区成为一块块整体。

朱雄英同时开始筹备大明第一届厨王争霸,这是将八大菜系各自前五名的厨师,全都集中起来。

至少西十人的顶级厨师大比,每十年一届,也就是三届八大菜系厨艺各自的比赛之后,才有一届厨王争霸。

每一个厨王,都将成为当地的名人,他所在的地方,会有朝廷建立的牌坊。

牌坊的作用很多,是每一个村子有人得到朝廷奖赏所凝结的象征,如果是皇帝亲自发的,所有人到了牌坊下都得步行,不可骑马、坐车。

不过随着大明有了卡车这样的机械怪物,法律也做出一些改变,司机可以在车上开过去。

大明南海区域,李文忠到了这里之后,接到命令,让他的手下配合蓝玉在南海剿匪,加速大明南海清净计划。

这样做可以让大明各地增加的黑户尽快完成迁移,只有把不交税的黑户都拉出去,大明内部才能着手全力发展,这些黑户要离开主家,自然想要一些好处,有足够多的田地前五年免税,足够他们离开的动力了。

这样做,还能顺便让在立陶碗大杀特杀一番的士兵,感受一下快到家时,需要做出的改变。

虽说大明士兵基本都没有战后创伤综合征,但为了安全,还是让他们在南海做了一番调整。

在西月底,这些远征的士兵,才由万吨巨轮全部拉回大明,朱标派出太子朱雄英,在其封地松江府迎接回来的大军。

李文忠看到朱雄英,远远就脱下头盔带着人快速跑过来,下跪喊道:“臣等拜见太子!”

朱雄英同样快步上前,扶起李文忠:“曹国公一路辛苦,本宫在港口旁边设宴,所有人一起喝酒吃肉,尝尝家乡的滋味。”

朱雄英带来了一群厨子,沿着松江府的港口排开,一桌桌美食在坐满八人后立即开动。

朱雄英和李文忠等将领 坐一桌,在主位。

李文忠吃着家乡口味,一时间想到了自己儿子,李景隆继承他大明战神的位置是没希望了,但据说那小子从小熟读的兵法,加上长相端正,在外交时特别能唬人,以后会是大明第一外交家。

蓝玉告别了李文忠等人,继续在南海当海贼王,大明周报上面,每次都刊登大明在南海又在几座海岛清除了海盗,完成了多少人口的移民,这些报道,让不少隐户都蠢蠢欲动。

隐户以前因为官方苛捐杂税过多,挂在世家名下,可以少交一些粮食,现在他们想脱离世家,只能求助朝廷帮助,可是世家同样不想失去这些劳动力,双方失去了合作的基础,彻底没有以前齐心了。

大明官方法律出台后,一块地方,一块地方地清除扣留隐户的世家,依旧无法让那些世家老老实实。

朱标看着各方汇报,说道:“湖南布政使司和湖北布政使司总算是给朕传来一些好消息,商业税改终于落地了,现在就剩下陕西布政使司了,让附近的军队出动,在其各府组织一次演练,如果他们还不识相,那就只能……”

5月的复合型农业基地,放在了济宁府。

此地有糁汤、甏肉干饭、漂汤鱼丸等,还有马集烧鸡、邹城川味面条等。

从这里走陆路运羊去首隶很方便,同样这个农业基地对于帮助黄河北迁也有助力。

朱元璋悄悄滴看了几场足球赛后,便继续自己的大明全国旅游计划了。

大明各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就业机会,把万亩农场、农业基地、税收的部分粮食、产品、肉食,全都花出去,提升各地百姓的生活质量。

陕西布政使司关中地区出现蝗群,朱标派人去督捕,未酿成大饥,自然不需要逃荒。

对于那种有工作机会,却懒得动手的人,朱标下令将他们全都带到一起管理。

哪怕朱元璋因为天灾,做过一段时间的乞丐,也不能阻止朱标讨厌这个时代的乞丐。

大明朝廷己经解决了近五分之一人的基础吃饭问题,只要他们肯干活,是不需要在这时期做乞丐的,如果是天下大乱,或者大明朝廷养不起这么多人,朱标不会限制乞丐问题。

现在明明可以不用做乞丐,还不干活,却到处乞讨的,大概率不是为了乞讨,锦衣卫将这些人全都当成白莲教分子抓起来集中管理。

这些人还能废物利用一下,但决不能让他们在大街上无所事事地闲逛,那都是不安定因素,历史己经证明过了,比如刘邦、朱元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