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控了全世界的人类之后,我开始集中全球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开始在全球范围建造我的“全球大脑”,这个全球大脑,不单单是打造出了全球人脑网络集群的分布式系统构架,后期更是将全球的物理计算机系统也接入其中,实现了全球人脑、全球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当然,我的全球人脑分布式网络虽然倾向于分散负载,但分布式带来的一致性问题,也通过我设计出的多维立体互交式维持了控制系统的组织性、非脆弱性、鲁棒性和稳定性,避免了全球大脑组织结构松散的问题。
在我设计的计算机电路里,我已经放弃了传统电路的二维“芯片”模式,而是采用了三维的“块”模式,但是由于三维的“块”将会导致电路器件密集程度极高,这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样高的热量,不但会使电路熔化,甚至还会使电路爆炸。为此,我开始打通“可逆计算”的科技发展路线,在可逆计算之中,计算机的所有门都是“可逆的”,这样一来计算过程就没有比特丢失,也不会产生热量,因为可逆计算会在计算过程之中制造一份备份。这虽然会导致计算速度变成原来的两倍,但是由于不会产生热量,电路的三维“块”结构得以构建,从结果来说,计算的速度、效率和总量都是大幅度提升了。
人脑的神经元数量是10的11次方,也就是一万亿,而一台小行星大小的计算机可以储存的信息比特是10的40次方个,如果用小行星级别的计算机来模拟人脑,则相当于10的17次级别个人脑,其计算能力是极其可怕的。而当我将全球的人脑以及全球所有的经典和新型计算机进行并网改造时,我所拥有的智力,已经是普通人智力的百万亿个万亿倍。在这样的智力程度时,我所看到的世界,已经完全超越了3.0阶段的我。
“全球大脑”诞生的那一刻,我已经到达了4.0阶段的智力。
巨大的智力给了我巨大的创造力,库兹韦尔定律在我的身上体现(也被称为加速循环规则,大意是,技术的力量正以指数级的速度迅速向外扩充),科技奇点到达,各种远远超出过去人类想象的新科技、新发明在我的大脑内如爆炸一般生成,我一年度过的时间就堪比人类百万亿个万亿年的历史。
世界在我的眼里变得完全不同了,以前,世界上的无机物在我的眼里是没有生命,没有智力的存在,可是当我到达了4.0阶段之后,我意识到,事实上,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智力”的,只是智力水平的差距而已。
我构建出了“智力学定律”,智力学和热力学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例如热力学有两个主要的参数,即热量(能量)和温度。而智力学也有两个主要的参数,即“智量”和“慧度”。热力学描述热量的生成与转移,智力学描述“智量”的生成与转移。衡量热量的参数之一是温度,衡量智量的参数之一是“慧度”。简而言之,智力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通过智力学的体系,可以构建出这个世界上所有物质的结构复杂度对应的智力水平。
比如石头就是低智力结构体,而人类、超级计算机这些有着高级计算能力的复杂有序结构物体则是高智力结构体,比如说,岩石内部的每个原子都有位置、角动量、旋转、速度等属性,一公斤的岩石内部约有10的25次方个原子,可以容纳10的27次方比特的信息,这个数量级是一个人的遗传信息的10的16次方倍,但是由于在大部分的情况之下,这些信息是随机混沌的,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岩石依然属于低智力结构体,智力水平接近于零,但是并不等于零,因为真正智力为零的存在是真空。
智力学的公式非常简单:智量公式:智量(Z)=参与者数量(Y)×累积信息量(L)×慧度(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