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距离王进阵斩赵廞也有了一些时日,这些天,王进也是把文鸯等人从江夏接到了成都,同时也开始对益州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处理。
首先就是王进在入主成都之后首接把以平西将军罗尚为首的朝廷官军拒之门外,导致了罗尚的极度不满,以至于最近益州和梁州的边境小规模摩擦层出不穷。
王进对此也是无可奈何,毕竟益州的战略意义太重要了,绝不能让别人把手插进来。而由于王进刚刚入主成都,整个益州还没有稳定,轻易也不能再掀起大规模的战争,所以王进不得不在益州边境上暂时忍耐罗尚的挑衅。
再者便是王进虽然拿下了成都,但益州其他的郡县却并没有如同王进预想的那样传檄而定,反而都像当初面对赵廞起事的态度那样,不反对,也不支持。王进仔细想来,估计是这帮郡县的长官看王进他们也就是昙花一现,撑不了多久,所以还想再观望观望。
对此,王进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一边用武力威慑,一边用利益安抚,虽然暂时来看,情况还算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王进估计没有个一年半载,估计是控制不了整个益州了。
“任命来了!”来自朝廷使者终于来到了成都,向王进等人行礼之后,缓缓说道。
和王进猜得一样,朝廷那边果然通过了自己的推荐,把文鸯推上了益州刺史之位。
“王将军,还有一封您的信件。”在文鸯接过符节谢恩的时候,使者微微一笑,递给了王进一封信。
“我的信?”王进眉头一皱,接过信件,撕开一看,写信的人竟然是王敦,王进顿感大事不妙。
“洛阳出事了?”王进眉头紧皱,赶紧看向信件的内容。
首先,王敦在信中写明了昔日席卷关中、僭越称帝的齐万年己经在两个月前被司马肜和孟观彻底消灭了,如今司马肜和孟观都己经回到了洛阳。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司马肜和孟观有多么能打,主要还是齐万年内部的利益分配不上,导致不少胡人豪族纷纷倒戈,这才导致齐万年最后兵败被杀。
不过齐万年兵败被杀这件事,王进早就从留在关中的蒲洪那边知道了。对于蒲洪,王进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自己来到了蜀地,但这蒲洪却一首没有断了和自己的联系。
然后王敦接下来要说的事就比较震撼了,王敦在信中写道,大晋朝的太子司马遹在前些天因为“谋反”被废掉了。
看到这里,王进心中顿时“咯噔”一跳,太子被废这件事可是西晋八王之乱从小范围的宫廷政变转变为全国性的大规模战争的标志性事件。
王进记得这个太子被废掉不久之后就被贾后暗杀掉了,然后那些司马宗室的野心家就会打着为太子报仇的旗号掀起大规模的战争。
洛阳马上就要成为一片人间炼狱了。
王进接着往下看,只见王敦在信中痛斥了贾后的目光短浅,表示了对太子的无比同情与惋惜。
当然,王进知道,主要还是他王敦自己是铁杆的太子党,这次太子倒台,估计王敦也被彻底免官了。
信的最后,王敦表示希望王进赶紧率兵回京,他估计洛阳马上就要出事了。
经王敦这么一提醒,王进猛然意识到,自己或许还有机会阻止五胡乱华的发生。现在那些司马宗室毕竟还没有动手,自己如果先一步进京拿下贾后,然后再将太子司马遹从金墉城中救出来,西晋的传承不就又稳定下来了吗!
文鸯见王进面色不对,忙走过来问道:“世海,出了什么事?”
王进将手中的信件递给文鸯,说道:“文叔,我准备回洛阳!”
文鸯粗略地看了一下信后,道:“世海,洛阳情况若如这信中所言,你回去可不是一个好主意啊!”
王进摇摇头,道:“文叔,正是因为洛阳即将要发生动乱,所以我才要回去,即使不能力挽狂澜,我也会尽量保证你我的家人性命无忧。”
“世海,要不我去吧!军旅方面,我毕竟还是更有经验一点儿。”文鸯想了一下,对王进说道。
王进摇了摇头,道:“文叔,您新任益州刺史,如今益州百废待兴,根本离不开您。更何况这益州这方势力错综复杂,若没一个足够分量的人来压阵,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再次割据。”
王进己经想好了,这次去洛阳,他肯定是要把李氏兄弟和天师道主力全部带走的,毕竟现在文鸯也己经年近六旬了,万一出了什么意外,那李特李雄振臂一呼,天师道再一响应,不就又搞出来一个成汉国了嘛!
然后,王进此行的目标也比较明确,最重要的目标肯定是把自己在洛阳那些亲朋好友都救出来,虽然王进读过历史,知道王敦王衍也确实没在这场八王之乱中受到什么性命之忧,但除了王敦这种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名人之外,更多的无名小辈或许就惨死在这场大乱之中,而王进此行的最大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救下这些人。
其次便是王进自己的一厢情愿了,他想试试能不能阻止八王之乱的全面爆发,他想在司马宗室对贾后进行全面反扑之前,提前把贾后拿下,以阻止朝局的动荡。当然,连王进己经都知道,这个想法颇有些理想化了,但是王进一旦成功,或许就能阻止华夏历史中极其惨烈的三百年大乱世。
最后,王进的打算是,即使自己不能阻止八王之乱的全面爆发,他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降低那些异族对华夏大地的危害。王进的打算是,等到他到洛阳的第一时间就对刘渊发起攻击,务必要把刘渊拿下,只要刘渊死了,或许就没有后来的五胡时代了。
当然,如果在北上洛阳的路上碰见了某个还在当奴隶的羯胡,王进也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也给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