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诞生归根结底是一种巧合,一种概率极低的巧合,就好比要把装在一个箱子中的汽车零件不断摇晃,最终恰好组合成一辆车一样。
这种概率,几乎接近于零。
只不过对于十月天来说,概率的高低从来不是什么问题。在脑幕的世界里,十月天有着接近于无限的时间,他可以无数次让天球的演化回归到初始阶段,无数次推倒重来,只要每一次推倒重来的过程之中有那么一丝丝细微的差异,那么生命就有可能在某一次星球重新演化的过程中壮丽地诞生。
冥古宙持续了将近8亿年之久,这一阶段,天球大大小小被撞出约25000个坑或盆地,最大盆地直径约6000公里左右,此刻的天球,简直就像是一个长满了痤疮的皮炎患者。
随着天球的核幔分异的进行,天球上的金属逐渐从硅酸盐中分离,导致剩余的地幔逐渐氧化。
在这一时期,暴雨是非常常见的事,而且在这一时期,天球表面的原始海洋之中的温度接近150摄氏度,大海就像是被烧开了的沸水一般,滚烫的海水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摇篮”。此时的天球也被厚厚的云层封锁着,太阳光几乎穿不透星球橘红色的天空。
而往往和暴雨一同出现的闪电,则将氮氢等元素逐步催化成了氨基等初级生命所必须的有机分子。
生命诞生同样也离不开天然磷,磷作为一种存在于碳基生命体DNA、RNA和细胞膜中的元素,是生命的关键成分,是磷脂、辅酶和维生素等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组成遗传物质核酸的基本成分之一,而核苷酸是生命中传递信息和调控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在含磷化合物中,磷原子通过氧原子而和别的原子或基团相联结。虽然就人体来说,磷只约占人体体重的1%,但磷是,动物身上的诸如骨骼和牙齿等,都必须要有磷的参与,可以说磷元素几乎参与所有生理上的化学反应,它可以保持体内ATP代谢的平衡。
甚至有很多天文学家就认为,要在茫茫太空中寻找外星人,只要寻找有磷元素的行星就行了。
此时天球上的很大一部分磷存储与岩石中,这才导致了有机磷酸盐难以形成。但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因此早期天球有频率极高、威力极大的雷暴存在,此时的天球上每年大约有10到50亿道闪电,同时此时的天球气候特别容易发生风暴。仅仅只是倚靠着雷电,天球上产生的磷就可以达到11吨。
磷元素的存在诞生出了各种复杂的含磷元素化合物,比如N-磷酰化氨基酸与核糖核苷能够相互作用并同时生成小肽和寡聚核苷酸。
在紫外线和闪电的作用下,含有NH3、CH2OH和HCHO的混合大气之中逐渐产生出了甘氨酸、谷氨酸与少量的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就连长链脂肪酸也会在某些高压的区域通过γ射线照射乙烯和CO2而获得。可以说,几乎全部的生物小分子逐渐在天球上诞生了。
此时的天球海洋就是一团泡满了各种生命所需的有机零件的“原始汤”。可以说,生命体所需要的所有零件都具备了,只剩下最最关键一件事物,有机分子就可以开启自我复制、自我迭代的演化程序。
这个重要的事物,就是细胞膜!
只有细胞内的世界和细胞外的世界隔阂,生命才有最基本的结构。
只有封闭,世界才能变得有序!
而细胞膜的骨架,则是磷脂双分子层!
双分子层膜就是磷脂水溶液的热力学稳定结构,因此磷脂种类、温度、浓度等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理论上在磷脂水溶液中,疏水作用会自动将磷脂分子的尾端聚集起来形成双分子层,并保持这种结构,不需要任何生物方面的“指导”,完完全全由物理定律指导合成。当然在不同的条件下,也可能形成其他的结构,比如疏水尾端更小的磷脂分子倾向于形成微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