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梨与林秉均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刹那间,她脸颊一阵滚烫,慌乱地低下头,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衣角。
林秉均见沈青梨这般羞怯的模样,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
眼见着俩人都拘谨着不说话,徐姨娘轻轻抿了一口茶,笑着打破了这略显尴尬的沉默:“秉均,你别看青梨虽然出自商贾之家,但这孩子平日里就爱读书写字,才情可高着呢。”
柳姨娘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是啊,我家阿梨还擅长女红,绣出来的花鸟鱼虫那叫一个栩栩如生,比外面绣坊里的绣娘绣得都好。”
沈青梨听着两位长辈的夸赞,脸上不禁泛起红晕。
她低下头,轻声说道:“姨母和徐姨都过奖了,青梨不过是略懂一二罢了。”
林秉均看着沈青梨这谦逊恬静的模样,眼中的笑意愈发温和。
“沈姑娘如此多才多艺,实在令人钦佩。”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前些日子,我偶然读到一首诗,诗中描绘的春景让我心驰神往,不知沈姑娘可有兴趣一听?”
沈青梨一听,微微抬起头,“林郎君请讲。”
林秉均颔首,清了清嗓子,缓缓吟诵道:“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是《诗经·出车》篇。”
沈青梨轻声道,脑海中也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阳光明媚,草木葱茏,黄莺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一群女子在田野间忙碌地采摘着白蒿。
林秉均见沈青梨一听便知是出自何处,眼底也多了一份欣赏,“没想到沈姑娘对《诗经》也这般了解。”
沈青梨赧然笑笑,“只是闲来无事时,偶尔翻翻罢了。倒是听说林郎君年纪轻轻就是秀才,此番进京赶考,想来也能金榜折桂。”
“沈姑娘谬赞了……”
柳姨娘和徐姨娘坐在一旁,看着这两个年轻人谈得如此投机,心中暗自高兴。
又聊了大概半盏茶的功夫,徐姨娘给柳姨娘使了个眼色,又轻咳一声道:“秉均,你难得来京城一趟,想来还没好好逛过京城?阿梨虽已入府多日,却也没怎么出去逛逛。我看今天日头正好,不如你们两结伴,一起出去逛逛?”
“正是,正是。”
柳姨娘也连连点头,又笑着看向沈青梨:“你表弟前阵子说他想要买本《水经注》,阿梨不如与林郎君去趟书肆,顺道给阿茗将那书买回来?”
沈青梨闻言,抬头看了柳姨娘一眼,心中明白这是姨母的安排。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应下:“好的,姨母。”
林秉均看向沈青梨,也有些不好意思,抬袖行礼道,“沈姑娘,请吧。”
他的声音温和儒雅,流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柔情。
沈青梨眼睫轻颤了颤,低头,“林郎君客气了。”
不多时,沈青梨便与与林秉均一同告别两位姨娘,带上梧桐出了门。
春日的京城街道熙熙攘攘,两旁店铺林立,各色招牌争奇斗艳。街上行人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气,既有糕点的甜腻,又有茶叶的清香。
沈青梨和林秉均并肩而行,梧桐跟在身后。
林秉均不时驻足观望,对眼前的繁华景象啧啧称奇。
沈青梨见状,轻声道:“这条街叫做长安街,是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这样,果然名不虚传。”
林秉均微笑道:“沈姑娘,你常来这里吗?”
沈青梨轻轻摇头,“不常来。我平日大多待在家中,只是之前去书院给表弟送过一次东西,才出来逛过一回。”
林秉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今日我们便一同好好游览一番。”
沈青梨应道:“好。”
两人漫步在街上,时而驻足观看街边的杂耍,时而驻足欣赏店铺里的精美物件。林秉均不时询问一些京城的风土人情,沈青梨知道的,则耐心地一一解答。不知道的,则一同去问身后跟着的梧桐。
"早就听说江南风景如画,沈姑娘是苏州人,也不知你最喜欢苏州哪个地方。“林秉均忽然问道。
沈青梨思索片刻,“我最喜欢苏州城南的梅林,那里安静幽雅,每到冬日,梅花盛开,甚是美丽。”
“巧了,我也最爱梅花。”
林秉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想了想,又道,“不过现下已过了梅花盛开的季节,但我听说京郊青秀山的桃花开的正好,改日若有机会,不知可否请沈表姑娘一游?”
沈青梨怔了怔,这么快就开始约定下一次见面了吗。
看来……这位林郎君似乎挺满意她的。
想到方才徐姨娘和柳姨娘的热情张罗,沈青梨抿了抿唇,而后仰起脸,微微一笑,“好。”
正说着,两人经过了一家灯谜铺子前。
那店铺门口挂着各式花灯,五彩缤纷,煞是好看。
眼见沈青梨的脚步放慢了,林秉均体贴道,“沈姑娘,我们进去逛逛?”
沈青梨点头应允,两人走进店内。
店主见有客人进来,连忙迎上前,“两位贵客,可是来猜灯谜的?”
林秉均笑道:“正是。不知老板这里可有什么好玩的灯谜?”
店主眼睛一转,指着墙上挂着的一盏莲花灯,“这盏花灯可是我店里最难猜的灯谜,若是郎君能猜中,这花灯和一枚簪子就一并送给郎君。”
林秉均挑眉,“哦?那我倒要试试。”
说着,他走到花灯前,仔细端详上面的谜面,眉头微皱,陷入思考。
沈青梨站在一旁,看着林秉均认真的侧脸,目光不禁有些恍惚。
林秉均的外表虽比不上魏缜那般俊美,却也算得上端正清秀,一表人才……
而且目前相处下来,的确是个温和亲切的好性子,若是真的能嫁给他,或许能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的确是现阶段,她能寻到的一门不错的归宿。
但是……
“我知道了!”
男人惊喜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她回过神,便见林秉均扬声道:“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谜底是,影子!”
店主闻言,脸上露出惊讶之色,“郎君果然才高八斗,这灯谜竟被你猜中了!”
说着,店主取下那盏精美的花灯以及一枚花簪,递给林秉均:“郎君,这是你的奖品。”
林秉均道了谢,刚要走,那店主又命人端来笔墨纸砚,叫住他:“我看郎君的气质谈吐,想来应是这届赶考的举子,不知可否请郎君留下一副墨宝,以作留念。”
林秉均一怔,随后还是答应下来。
眼看着他在旁提笔写字,梧桐凑到沈青梨身旁,不解道:“这店主为何要林郎君留字呢?”
沈青梨轻声道:“许是看出林郎君才学不凡,极有可能高中。若是日后真能鱼跃龙门,入朝为官,有他入仕前的墨宝,没准还能卖的一笔好价钱呢。”
梧桐惊愕:“还能这样?”
沈青梨道:“我虽是闺阁女子,却也听说不少官员在外给人写字,收的润笔费可不少呢。”
主仆俩低声聊着的功夫,林秉均那边也写好了。
与店家道谢后,他接过店主递来的花灯和簪子,转身面向沈青梨,“沈姑娘,这花灯和簪子送你。”
沈青梨惊讶地看着林秉均,“这……这怎么好意思?”
林秉均温柔笑笑,将花灯和簪子递到沈青梨手中,“我一男子,也用不上这些,配你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沈青梨低头看着手中精美的花灯和簪子,心中泛起一阵淡淡的涟漪。
沉默片刻,她抬头看向林秉均,轻声说道:“那……多谢林郎君了。”
林秉均微笑着摇摇头,“不必客气。”
说着,他又想到什么,拿过沈青梨手中的簪子:“沈姑娘,我为你戴上吧。”
沈青梨微微一怔,下意识想拒绝。
但看梧桐在旁掩着脸偷笑的模样,又想到姨母临走时那殷切的眼神……
若真的能和他促成良缘,或许是她目前最好的出路吧。
思及此处,她终是轻轻点头,低声道:“有劳林郎君了。”
林秉均见她答应,心里也知,她对自已也是有意的。
顿时大受鼓舞,小心翼翼地拿起簪子,缓缓靠近面前的美人儿。
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她的发丝,他的动作轻柔而又带着一丝颤抖。
沈青梨能感受到男人温热的呼吸拂过自已的耳畔,那是与魏缜相处时,截然不同的一种感觉。
霎时间,心跳也不由加快了几分。
待簪子插入乌鸦鸦的鬓发间,林秉均眼神中闪烁着赞叹的光,轻声道,“这簪子戴在沈姑娘的头上,实在是相得益彰。”
沈青梨低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林郎君过奖了。”
铺子里的气氛暧昧旖旎,铺子外的街边,一辆华贵的马车缓缓驶过。
车厢里,苏婉清正好瞥见了这一幕。
掀着车帘的手一顿,她惊讶的咦了一声:“那不是府上的沈姑娘吗?”
伴随着这话音落下,一旁的魏缜也拧起眉,视线朝车窗外投去。
这一看,正好看到一书生打扮的男子,正在为沈青梨戴簪子。
两人眉眼含笑,好不欢喜。
魏缜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苏婉清侧眸看到他微微攥紧的拳头,眼底闪过一抹诧色。
下一刻,又见魏缜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而冰冷:“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