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小乞丐的回答,读者们顿时松了口气。
另外,还有种被认可的感觉。
“看!是因为我有才气才扔到我脚边的,而且第二关亲民也做到了,我果然是个人品极佳的大才子!”
一人当场喜笑颜开,高仰着头。
他这话一出,排队之人皆是胸膛挺起。
几个见过世面的男孩认真地登记他们的信息,那些人心满意足的离开。
手稿只写了二十份,还是只在小范围传播,总共知道的不多于三四百人,但是知道的每个人都自发的分享,开始在城里刮起一缕邪风。
现在情况还是不明确,简介只是因为新鲜而受追捧。
若玉想,只待按章发布完毕后,才能看出这小说到底合不合百姓的胃口。
然而,《还珠公主》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传着传着就变了味。
客栈里——
“吾近日听闻,有一执笔之人竟创造出一种新奇至极的符号,此符号神奇之处在于能够将长长的句子断开,使之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什么?有这种事?”
“嗯,吾初闻此事,惊讶不已,心中满是好奇,真想即刻见识一番这奇妙的符号究竟有何神通。”
“东西呢?文章呢?在哪买?”
“唉,吾没有那个机缘获得。若真能如此巧妙地断开句子,想必今后读书习文定会更加顺畅,实乃吾等学子之幸事啊!”
…
“唉?我这里有皇帝的八卦你听不听?独家的”,酒桌上一个男子神秘兮兮的冲同窗耳语。
“听,必须听!”
那人一脸骄傲,仿佛同窗赚到了,低语道:“哼,要不是跟你关系好,我可不说。”
“我给你讲哦,皇帝抛弃了自已的原配!事情是这样婶的……”
明明是两个人的对话,只是周围一圈的客人都自发竖起了耳朵。
就连小厮把酒倒得溢满,都无人呵斥,全然沉浸在八卦的氛围里。
京城附近小村落的河边——
“我滴个亲娘哎!皇帝是个瞎子,瞎子能当皇帝?怪不得他认不出真正的公主。”
“就是说撒,眼睛瞎了到处巡游做什么?还祸害人家黄花大闺女。”
“唉,大人的风流韵事过去了,就是可怜了寻亲的娃娃,不知道会不会遗传瞎病。”
妇人们聊着八卦洗衣服,那棒槌敲得老重了,好像在打人一样,表情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
只能说,有了这个简介,很多人都不无聊了,纷纷有了闲话可聊。
————————
晚上有了粉丝送的笔墨纸砚和蜡烛,若玉带着几个小孩在偏殿赶稿。
彻底把树皮废除了!
其他年纪小的乞丐则是安静的陪着他们,也不睡觉。
“姐姐你尝,甜甜的,软软的。”四岁的小萝卜丁丫蛋踮起脚尖在若玉耳边说道。
若玉接过丫蛋递来的糕点,轻轻咬了一口,带着桂花味的甜腻在口中散开,这官家小姐给的糕点就是不一样。
她笑着摸了摸丫蛋的头,“你们这些小的,别在这守着了,都睡吧。”
她继续埋头赶稿。
烛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将若玉的面庞朦胧,也映照着孩子们期许的目光。
夜越来越深,寺庙里的寒意也愈发浓重。
小乞丐们却是一点也不困,因为若玉一边写,一边在口述故事,这样就能同时产出七八份稿子。
而精彩的故事情节不但让小乞丐们没有丝毫睡意,反而越来越沉浸在故事里。
原本以为会是一篇悲情的作品,没想到越往后听,基调竟然是轻松、活泼且充满喜乐色彩的。
本来孩子们看简介都很是讨厌那个抢人身份的小燕子,可这下听着,反而是一个有侠义之情、活泼好动的姑娘。
倒是他们先入为主,误会了。
虽然还是有一些意外情况出现,但是欢快的基调已经奠定下来,这原来是一篇温馨好笑的小说。
明光闭着眼睛静静聆听,也认为这一定会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作品,他原来在青楼里也隐隐偷听到不少说书先生讲故事,都没有这篇好。
——
若玉带着孩子们在昏暗的烛光下抄写还珠格格,时间一点点过去……
到了后半夜,她实在困得不行,生物钟早就在叫嚣了。
“明日我早些起来赶稿,你们还在长身体,都歇下吧。”
现在已经完成了六份,明天早上直接抄应该来得及。
她招呼一声孩子们睡觉,就随便找了个草席躺进去。
白天让他们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草席,也不怕再有跳蚤什么的,自然倒头就睡。
孩子们也是听话的放下笔,各自找位置躺下。
小萝卜头们啥也不想,直接睡去,这没什么意外。
但是,大一点的孩子更为懂事。
一开始半眯着眼睛假装睡觉,见若玉睡熟,一个个才互相拍醒,悄悄摸起来,自发地继续抄写。
若玉姐姐为了他们美好的生活,都做到这个程度,就算文章不受欢迎,他们也得更努力,才配得上她这份付出。
‘我们要为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孩子们互相交换眼神,加油打气。
他们满心期待,等不及要把这样精彩的故事分享给别人看,就算彻夜不睡又有什么的。
一大早,城隍庙外面的人就渐渐多了起来,好几个家仆女奴都在此处守着等稿。
那树皮简介本来就粗糙,他们翻来覆去的看,字迹早已模糊不清,就等着早上看正文了。
百姓们起的早,本想去买肉买菜,看见这里围了一些人,都好奇不已。
听说了这里有新奇的故事,百姓们便留下来一探究竟。
排队等待的人也是内心忐忑。
“我怎么没瞧见书童前来?”
“不会是唬我们的吧?”
“我看不会,这位执笔人能发善心资助乞丐窝,必定不会失约。”
“再等等,还不到时间。”
“足足二十多份,万一这执笔人备不够该怎么办?”
“确实,若是我恐怕是赶不完……”
“唉!我只担心小说内容不及我的期待,白在这排队了。”
“兄台所言便是我的心声啊。”
等稿的众人半信半疑,不知道能不能拿到第一手稿子。
他们也不知道故事精不精彩,但到底是排上队了。
一个个四处张望,看哪边会来一名小书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