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笔记2024
我的读书笔记2024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我的读书笔记2024 > 第106章 掌握10倍写作术,开启高效写作之旅

第106章 掌握10倍写作术,开启高效写作之旅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的读书笔记2024
作者:
陈洪明No1
本章字数:
6628
更新时间:
2025-01-05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已的观点,往往能让我们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然而,很多人面对写作时却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提笔忘词,甚至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一问题,日本作家上阪彻在其著作《10倍写作术》中,为我们提供了一套高效、实用的写作方法,旨在帮助我们实现从一天300字到一小时3000字的飞跃。

一、写作的核心:素材

《10倍写作术》的核心思想在于,写作并非凭空创造,而是基于素材的拼接与整合。上阪彻认为,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只要掌握了足够的素材,写作就会变得易如反掌。这里的素材,并非泛泛之谈,而是指那些能够支撑文章观点、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事实、情节和数字。

素材的收集

(1)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

在收集素材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和潜在读者。不同的文章类型,其传播目的和读者群体各不相同。例如,宣传文旨在提升大众对宣传对象的好感度,其读者多为普通大众;而会议纪要则是为了记录和完善工作,其读者多为领导或工作伙伴。因此,在收集素材时,我们要根据文章的目的和读者来确定收集的方向和内容。

(2)多渠道收集

素材的收集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它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网络,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与人交流、观察生活、阅读书报等方式,不断积累素材。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录音、拍照、截图等,将有用的信息及时记录下来。

(3)养成记录习惯

上阪彻在书中特别强调了养成记录习惯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当我们养成随时留意、随时记录的习惯时,才能建立起自已的素材库,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

素材的整理与配置

(1)分类排序

当收集到一定数量的素材后,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排序,以便后期整理和使用。同类素材汇集到一起,形成“树叶”;相似素材汇总到一起,形成“树枝”;定期浏览素材,找到新的灵感,形成新的“枝干”。

(2)优先配置首尾素材

在整理素材时,我们要优先考虑文章首尾的素材。开头是文章的“入口”,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结尾是文章的“出口”,要能够帮助读者回顾总结,得出结论。因此,在配置素材时,我们要把最吸引目标读者的素材放在最前面,把有助于读者理清思路、引起共鸣的点放在结尾。

(3)按易读顺序排列

素材的排列顺序直接影响到文章的阅读体验。因此,在配置素材时,我们要按照易读易懂的顺序来排列它们。想象将文章主旨直接传达给面对面的读者,以此来确定素材的出场顺序。同时,我们还要确保文章的开头有趣、吸引人,结尾总结有力、印象深刻。

二、快速写作的方法

掌握了素材的收集与配置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快速写作了。上阪彻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快速写作的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一气呵成

在集齐素材后,我们要尽量做到一气呵成地写下去。不要过分纠结于文笔和语法,而是要把精力集中在表达观点和传递信息上。只有当我们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已的想法时,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留住他们。

保持流畅易读

为了让文章更加流畅易读,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2)段落清晰:每个段落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和支持句,方便读者理解和记忆。

(3)适当使用连接词:通过连接词来过渡和衔接段落和句子,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流畅。

推敲修改

初稿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因此我们需要对文章进行推敲和修改。在修改时,我们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的原则,先审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逻辑是否严密紧凑;再浏览文章的段落和句子是否连贯顺畅;最后推敲文章的用词和表达是否准确恰当。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检查文章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等细节问题。

三、实践篇:分门别类·速写术

在《10倍写作术》的实践篇中,上阪彻为我们提供了不同字数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他通过具体案例和练习范例来展示如何运用前面学到的素材收集与配置方法以及快速写作方法来写出不同字数的文章。

800字文章

对于800字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结论-理由-具体实例-总结”的结构来组织素材和写作。首先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结论;然后列举支持这一结论的理由和背景;接着通过具体实例来证明这些理由的正确性;最后在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回顾。

2000字文章

对于2000字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更加复杂和深入的结构来组织素材和写作。除了遵循“结论-理由-具体实例-总结”的基本结构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添加更多的子论点和论据来丰富文章内容。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5000字文章

对于5000字的文章来说,其结构和内容往往更加复杂和庞大。因此,在写作之前我们需要进行更加充分的准备和规划。除了收集大量的素材外,我们还需要对素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整理,以便在写作时能够灵活运用。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文章的清晰度和层次感,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四、书中金句节选

“写作没有什么诀窍,答案就是写得快。要想写得快,关键靠素材。”

这句话道出了《10倍写作术》的核心思想:写作的基础是素材,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素材,才能快速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素材由独立的事件、情节、数字组成,也就是你想告诉读者的事实。”

这句话明确了素材的定义和构成要素,为我们收集素材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生活即素材,只要我们养成随时留意、随时记录的习惯,慢慢就能建立起素材库。”

这句话强调了养成记录习惯的重要性,只有当我们养成随时留意、随时记录的习惯时,才能建立起自已的素材库,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

“把整理好的素材逐条写下来,再像对话那样排序,是配置素材的第一步。”

这句话告诉我们如何配置素材:把整理好的素材逐条写下来,并按照易读易懂的顺序来排列它们,就像和读者对话一样自然流畅。

“超过2000字的长文可以套用固定的框架:结论→结论的理由和背景→证明结论的具体实例→总结。”

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写作长篇文章的固定框架和思路,有助于我们更加高效地组织素材和写作。

“写好的文章放一放,隔日再修改,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的修改原则。”

这句话强调了推敲修改的重要性以及修改的原则和方法。只有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的文章才能更加完善和出色。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但并非所有的素材都能成为文章的亮点。只有那些能够支撑文章观点、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素材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素材。”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素材的重要性和筛选标准。在收集素材时,我们要注重素材的质量和价值,避免收集无用的信息。

“写作不是包容思想的容器,也不是思想的身体,而是表达思想的媒介。”

这句话揭示了写作的本质和目的。写作不是为了包容思想或展示思想本身,而是为了通过文字来表达和传播思想。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力。

“要想写出好的文章,首先要学会收集好的素材。而要想收集好的素材,就要学会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和与人交流。”

这句话总结了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和与人交流来收集素材和灵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素材的收集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它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网络,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这句话再次强调了素材收集的重要性和广泛性。素材不仅仅来源于书本和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渠道,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与人交流中。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去发现和收集有用的素材。

五、总结

《10倍写作术》是一本非常实用且高效的写作指南。通过这本书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掌握一套快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已的写作能力和效率。同时,这本书也让我们认识到写作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或难以掌握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去练、去实践,就一定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解和运用书中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论,同时也要结合自已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10倍写作术》的精髓并运用到自已的写作实践中去。

最后,我想说的是,《10倍写作术》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写作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思考、学习和成长的书。通过这本书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已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成为更加优秀和出色的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