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年秋,刘备大军进驻冀州,韩馥名义为冀州牧,但实际归刘备所统治,袁绍得知冀州轻易被刘备所占非常大怒,命令文丑出兵讨伐韩馥。
韩馥也没闲着,在得知袁绍派文丑整顿兵马时,就去请关羽来了,又加上刘备军所到,文丑一战没有占到便宜,还损失上万人马,只能固守渤海郡。
主公,我军可夺取并州,若是并州被刘备或者他人占取,我们就没有容身之地。
不可,现在我军再去攻取并州已是徒劳无功,只能夺取青州然后再途徐州。
主公,公则所言甚是,冀州既然被刘备所得,并州也不能夺取,只能先取青州以为基业。
悔恨不听元图之计,一路攻取并州一路直取冀州,逼迫韩馥。
主公,此时说这已晚,为今之计我军应该趁刘备冀州未稳,需要牢固冀州之际。派一支兵马前往夺取青州。
也只能这样便宜刘备了。
何人愿望夺取青州?
主公末将愿往,惇于琼出列到。
末将也愿往,高览、吕旷、吕翔等人都挺身而出。
主公,可让颜良将军为主将,高览、吕旷、吕翔为副将,淳于琼为粮草官。只是这军师不知何人可愿前往?
主公,元图可胜任。
不知元图可愿意随军出征?
既然公则推举我就随军出征,主公可让人做好随时接应对策。
元图放心,我让正南先生与文丑将军作为后援。
青州刺史焦和得知后袁绍率兵来犯,立马传令孔融商议,孔融建议北上求援刘备,焦和又怕被刘备所占,不愿请人前来协助,待袁绍大军攻克乐陵夺取平原郡后,大军直逼乐安郡,焦和不得已让孔融派人前往幽州求援。
刘备得到信后问众人如何看待?
主公,现在我军冀州新定,根基未稳,若是从冀州出兵恐让人打秋千,若是从幽州出兵,可我军兵力不足,若是北方鲜卑来犯如何是好?
元皓所言甚是,只是这孔北海求援我军也不能不救。
主公,公与有一策不知可否?
公与请讲。
主公,何不让赵云将军率骑兵三千,再由冀州处云长将军那里调五千兵马前往青州救援。而我幽州可让三将军和典韦将军领兵两万攻打渤海郡之牵制袁绍大军。
主公,公与之策可行,兴平愿领兵攻打渤海郡。
嗯,既然公与此计可行,那就依公与所言,让益德和典韦出兵渤海,张南、田楷和田豫随军出战。
田楷此去多加留意焦和,此人不堪重用,多多与孔北海交流。倘若不行就联合孔太守架空他,然后让主公上表天子封孔太守为青州刺史,若是孔太守不愿出任愿意来幽州学院教学,我让主公上表天子表你为青州刺史。
这可万万不行,我岂能胜任。
田楷不必推辞,既然兴平推荐你去,你就好好干,我让国让一旁帮助你。
那好,若是我做不好主公可别降罪与我。
不会的,国让,此去要需些时日才能回来,你回家安排好伯母,我也会常去看照看。
国让多谢主公。
兖州,曹操送走刘备后,大举招募兵马,并且让人通过渠道购的三千马匹交于曹纯训练并命名为虎豹骑。而黄巾余孽从青州管辖反杀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不敌,还丢了东平和任城。刘岱气不过,还在攻打黄巾,被济北相鲍信劝阻,奈何刘岱不听,正面与黄巾交手,不幸身亡。
主公,现在黄巾余孽杀害刺史刘岱,现在兖州无人管理,不如主公取而代之?
文若所言主公可采纳。
奉孝也让我夺取兖州?
正是,现在兖州已是无主之地,主公取而代之,然后上报天子表揍自已为兖州刺史。
嗯,可是其他郡县可愿心服?
主公我军可先攻取寿张,然后取东平和任城。后再说服刘岱部众。
对了,主公,济北相鲍信曾与主公交好,可不联络于他,让他从中推荐主公,为兖州刺史,再劝说刘岱部将归降,我军可承诺为刘岱报仇。
主公,公达所言甚是,我军可不费一兵一卒占取兖州之地。
嗯,公达所言我甚欣慰,不知何人愿去鲍信处?
主公我有一人,可劝说鲍信。
何人?
此人姓蒋名干,字子翼。此人能能言善辩。
志才,让此人来见我。
我这就去传他前来!
袁绍大军一路攻取青州,乐安被赵云赶上,赵云与颜良对战数会,皆未有胜负。
而渤海郡也被张飞和典韦围困,典韦第一次出战,袁绍派部将何茂前去挑战,不到两个回合就被典韦斩杀,袁绍有派严敞和夏昭两人合力出战,不到三合严敞一个空挡未防,被典韦找到机会斩杀与马下,夏昭看情况不妙调转马头就逃,城上的袁绍心中大惊,刘备手下大将如此厉害。眼看典韦就追上夏昭,被文丑给拦下,两人交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袁绍担心文丑出事传令鸣金收兵。
主公此人勇力过人,武艺不在我和颜良之下。严敞和荷茂根本不是其对手。
不知何人可有计策擒得此人?
这……主公我军连失两员大将,为今之计只能智取,不可强攻。
公仁(董昭字)可有退敌之良策?
主公眼下可让颜良将军回军。
不可,主公可忘了并州冀州之事,若是青州拿不下来,渤海也将丢失。
嗯,公则所言甚是,不能让颜良回军。
主公,我军新败可高挂免战牌,等到夜里我军可偷袭刘备军。
主公,此计可行,我赞同公则所言。
子远?
主公,此计可让刘备大军放下戒备,待晚上我军可趁夜出城偷袭。
既然如此今夜三更,文丑领兵五千前去劫营,郭援、高览、张颌做为接应。
青州刺史焦和看到刘备派兵来援赶紧和孔融一起前去乐安送去粮草和酒肉。
不知将军如何称呼?此来带有多少兵马?
末将乃是幽州牧刘备帐下赵云字:子龙,我家主公让我先带骑兵三千,后有关将军调动冀州兵马五千而来。又让三将军出兵渤海。
赵将军可是虎牢关战吕布之人?
正是在下,孔太守记性真好。
刘使君果然是一贤明子君,此生如能见上刘使君乃是我之幸事。
焦刺史不必伤感,待了完此间事可随时和孔太守一起前往幽州做客。
嗯,好、好、好。
将军与那颜良交手,胜负如何?
孔太守,此人武力不在自已之下,一时还未分出胜负。
哦,对了,此乃北海义士:太史慈字:子义,东莱人士,听闻袁绍前来攻取青州,特来参军护卫我青州。
在下见过赵将军。
子义不必客气。
焦和站在城头看着城外颜良大军,手都发抖了。老了,老了,焦和自言自语的说到。
主公,不必担心,刘使君依然前来,必不会让青州丢失。
希望如文举所说,若是此战逃过一劫,我就辞官回乡颐养天年。
?(?????)?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 加油
历史原著:
太史慈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
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
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吴书》,《三国演义》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蒋干
东汉末年名士、辩论家
蒋干(生卒年不详),字子翼,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东汉末年名士、辩论家。
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曾受曹操指派前往东吴游说周瑜为其效力,干回后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2]。但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将蒋干刻画成了被周瑜愚弄的小丑形象。
董昭
三国时期曹魏重臣
董昭(156年-236年7月4日),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
三国时期曹魏谋士、重臣、开国元勋。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后担任袁绍帐下参军。多有战功,但是袁绍听信谗言,董昭不得已离开袁绍投奔张杨。张杨率军迎接汉献帝时,董昭随行,并拜为议郎。
后与曹操在洛阳相见,又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董昭自此成为曹操的谋士。
建安年间(198年)历任河南尹、冀州牧、徐州牧、魏郡太守等职,多有功劳,深受曹操器重。曹操受封魏公、魏王的谋划都是出自董昭之手。
曹丕继魏王位后,董昭任将作大匠。曹丕称帝后,升任大鸿胪。此后先后担任侍中、太常、光禄大夫、太仆等重要职位。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转任卫尉。太和六年(232年)升任司徒。青龙四年五月乙卯日(236年7月4日)卒,时年八十一,谥曰定。
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兖州刺史。
焦和
汉代官吏
焦和,在汉献帝初平年间任青州刺史,为官崇尚清谈巫祝,缺乏军事才能。
黄巾起时,兵多器锐,粮食充足,曾参与同盟,无果而去。见黄巾贼便走,不敢与其交战。
天下大乱之后,焦和所辖土广人稠,兵多将广,坐拥青州,总被弱小所欺凌。后焦和因被敌军追击,生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