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宪兵队的封锁很完美,把大陆宾馆所有路口甚至连某些巷道都安排了检查点和流动哨及巡逻队,外围还调集了周边五个警署的警员进行了外围安保。
但是下着雪的深夜,风大的楼顶,根本就没有人敢站在楼顶警戒,这是泽安之提前一天进行了全程夜间实地调查后确认的。
所以,他就借着楼顶,从三公里外的柳树街开始向大陆宾馆移动,七八米的楼间距,根本就拦不住背着200公斤炸药的泽安之,轻轻一跳就能让他从矮楼跳到高楼,或者从高楼跳到矮楼。
今天下着大雪,留下的所有脚印和痕迹全都会被风雪掩盖。
半小时后,5点半,距离天亮还有差不多两个小时,他必须在这两个小时里,完成炸药的安放。
大陆宾馆兴建于1920年,砖木结构,一共五层楼,每个楼层都有8根承重柱。
这栋建筑有4根烟道,是地下锅炉房的排烟道,现在是12月,有三根烟道在使用,有一个备用锅炉没有使用,泽安之正是利用这根烟道,手脚撑着方方正正的烟道壁滑了下去。
泽安之现在身上全身都穿着黑色的贴身皮衣、黑色手套,甚至还用黑色牛皮,做了一个头套和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而当他从烟道滑下来的时候,掀起的烟灰已经把他整个脸都给染黑了,如果闭上眼睛,他就是个天然拥有保护色的泥格。
进到锅炉房后,泽安之轻手轻脚的用匕首挑起了锅炉门的挂扣,钻出了备用锅炉。
这时,锅炉房的工人们已经下班,交班时间是早上七点,由于宪兵队的严格管控,整个大陆宾馆的服务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绝对不允许在宾馆内超时逗留。
所以,这个时间段,整个大陆宾馆里,除了日本宪兵、特高课人员和普通日本兵外,就剩下了大量汉奸。
锅炉房正好在地下室的八根承重柱间分布着,整个锅炉房里,只有四个日本兵守在这里,这个时候,他们正在裹着军大衣睡大觉。
泽安之拔出两把匕首,给这四个士兵来了一个割喉服务!
说是割喉,实际上是一刀切开了整个脖子,只留下了一点皮挂在腔子上,强大的血压把鲜血哧哧哧地从腔子里喷出了几米高,都溅到了地下室的楼板上。
接下来就是安装炸药了。
承重柱是纯砖结构,而且还是使用的红砖。
泽安之只是用手,就在柱体上掏出一个个的坑,把200公斤炸药均匀地分布在了八根承重柱里。
插上定时器和雷管后,把时间定在了十分钟,泽安之就立刻回了备用锅炉里,脱下手套,仅是用手就插进了砖质烟道壁上,脚上用力,脚也插进了烟道壁里。
就这么一边插入砖壁里,一边轻松地往上爬。
只用了不到五分钟,泽安之就再次到达了楼顶。
拉开右手皮衣,看了看时间,5点50,还有五分钟,时间充裕。
没有了200公斤炸药,泽安之的行动能力得到了彻底释放,每次起跳,都能直接从这栋楼跳到那栋楼。
五分钟后,身后响起了一连串的沉闷轰鸣,泽安之抬头望去,大陆宾馆的位置冒起的浓烈烟尘,即使是在天色未亮的夜晚里仍然清晰可见。
行动成功,泽安之在一个楼顶,拎出一个大包,换下了身上已经沾满了烟尘的皮衣,裹好一根厚围巾,戴上帽子,悄悄从他提前打开的酒店窗户回到了自已的房间。
洗了澡后,泽安之舒服地睡了一个好觉!
三天后,泽安之再次与吴用和老张在五平饭馆地下室里见面,两人非常地兴奋,抱着泽安之又笑又跳。
三天前的行动,一次性摧毁了整个大陆宾馆,近200名宪兵,几乎大半个特高课以及70名关东军,全都被埋在了废墟里,能完整地救出来的几乎就没有,救出来的,全都是残废。
而那些被严密保护的汉奸们,因为都被集中到远离窗户的房间,所以,楼塌的瞬间,他们全都被埋在了最废墟的最中心,整个哈市的行政体系核心,被一次性全部解决。
消息传到金陵,校长都高兴得当晚少有的喝多了,戴老板更是直接给哈尔滨站发报,再次表彰了哈市站以及执行行动的狂风小组及组长飞龙,媒体更是大肆鼓吹这次大规模刺杀对于抗日事业的巨大正面作用。
嗯,野猪已经成了过去式,飞龙才是现在的泽安之的代号,当然,这个仍然显得中二且高调的代号,自然是泽安之取的。
巨大的损失是关东军司令部几乎无法承受的,本土对关东军司令以及严厉斥责,换将以及人员补充几乎成了必然。
而泽安之这么干的原因,正是要借着这个机会,把他的皮肤给利用到极致!
他已经通过吴用,向总部通知了他要进入深度潜伏,他的小组甚至整个哈市站都将进入长期静默,总部也同意了这个要求。
搞了这么大的事情,几乎干掉了一个城市的行政和情报体系,用屁股想也知道关东军一定会疯狂地在哈市搞事情乱抓人,如果这个时候还不静默,那就真的是不想活了。
再加上狂风小组和飞龙的重要性已经到了校长都重视的地步,所以狂风小组及哈市站的要求,戴老板都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同意静默的同时,还为哈市站送来了一万大洋的奖金。
有了钱的哈市站,直接就在霍尔瓦特街买下了一个临街的300平米的大门脸,老张正式当了大老板,手下招了四个厨子,六个伙计,开起了一家东北菜馆,专卖大菜,生意很快就好了起来。
而且,由于吴用的上级为了拍日本人的马屁,陪着宪兵队进入大陆宾馆帮忙警戒,当晚就嘎在了里面,尸体找出来的时候都压糊了,所以吴用就自然升官,成了道里经纬警署的署长。
一次大规模刺杀任务,哈市站的工作形势得到了极大的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