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位面——
“真羡慕这小子啊!咱爹的那点老班底全被这小子拿在了手里。”
朱棣看着天幕中武将齐齐,老中少三代齐在的武将群体,不免心生感慨和羡慕。
朱棣手上也有不少的武将——张玉、朱能和丘福等等。
如果不是武将,朱棣自已一个人是断不可能完成靖难之役的。
但即使如此,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能力上来说都差了淮西勋贵一大截的距离。
数量上,朱元璋二十六功臣庙中二十一位武将中有至少五六位留给了朱允熥,更别说一些先锋和年轻一辈的武将了。
而就能力而言——
张玉朱能几人才打了多长时间仗,多少大仗?
如蓝玉、丁德兴、傅友德等人打了多长时间的仗?那可是一辈子都在战争中度过,大小战役更是不计其数。
甚至杀死的人都比普通人一辈子吃过的盐多!
双方是完全不能比较的存在。
“如果没有当时的蓝玉案,这些武将可都是大明的宝贝,别说一个小小的安南了,就是北元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朱棣摇摇头,一脸的可惜。
朱棣不由得心中幻想,如果自已有这么多大将的话,又何必亲自挂帅出征,征讨北元?
舒舒服服在皇宫躺着,将政务交给朱高炽,自已像自已老爹一样安心造娃难道不爽吗?
越是想,朱棣便越是叹气。
但朱棣还想再感慨几句的时候,一旁的朱高炽却是打断了朱棣道:“爹,您就别感慨了,要是蓝玉这些当时没被皇爷爷杀死,哪有我们的今天啊。”
“可不是所有人都有李景隆那样的贪心和演技啊......”
闻言,朱棣脸色微微一变,转过头来看着自已的老大朱高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话是这么个话,但......还是可惜我大明损失了这么多的战将啊,不然那是何等的强大......”
说话间,朱棣更是想到了当时的自已,跟随常遇春、徐达等人在草原上骑马杀敌的日子。
可惜......一切都不能回来了。
... ...
【大殿内——】
【朱允熥目光变的冰冷,带着狰狞:“一个小小的安南,敢陈兵于我大明边疆,狂妄不堪!”】
【说着,朱允熥再次冷笑:“陈兵边疆也就算了,居然还敢杀我大明使臣,这简直就是在打朕的脸,打我大明朝的脸!”】
【砰!】
【朱允熥猛的一拍桌子,怒声吼道:“诸位大臣们,谁愿出战,斩其黎季犛的脑袋以彰我大明之威?!”】
【“臣愿往!”】
【朱允熥话音刚落,殿内的所有武将都一个个立马吼了出来,如山呼海啸一般!】
【听到众人的呼喊,朱允熥嘴角带笑,目光从众人的身上一个个扫过。】
【“陛下,臣虽老矣,却仍有一战之力,给臣十万大军,臣必定踏平安南,拿着黎季犛脑袋回到京城”颍国公傅友得大声喊道。】
【“陛下,臣都不用十万,八万就行!”王弼大声吼道,“陛下,而且臣最擅长步兵野外作战,是踏平安南的最佳人选啊!”】
【“ 臣亦擅闯野战啊!”】
【“臣请一战,以彰陛下之威!”】
【请战之声连绵不绝,每个人的眼中都是对于战争的狂热。】
【年迈老将是对战争的渴望,而年轻将领,尤其是将军之家的将二代是对于功勋的狂热。】
【年轻的士兵渴望建立功勋,这句话可不是一句空话而已,而是实打实的渴望,比起父亲和祖上的威名,谁不想自已闯出一片天地?】
【光宗耀祖,族谱单开,是何等的荣耀!】
【而看着众人的反应,朱允熥却是大笑了起来“哈哈哈,诸位爱卿之好战之心怕是前无古人啊!”】
【“不过,朕再一次派兵出征,要的可不只是黎季犛脑袋,朕要的是整个安南!”】
【“安南乃自古以来皆是我华夏之地,而这一次朕便要将其彻底收回,让它成为我大明的一份子!”】
【朱允熥的话音刚落,整个大殿都瞬间陷入了一片寂静。】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面面相觑,目光则满是震惊。】
【文臣之中,监察御史曾凤韶率先反应过来,急忙出列,跪地叩首,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安南自古以来虽为我华夏附属,但近年来已自立为国,若强行收回,恐会引起周边诸国疑虑!”】
【礼部尚书陈迪随之附和,脸上带着忧虑之色——】
【“陛下不可,若是此战只为安南除奸扶正,臣是一万个同意,但若是灭国之战,万万不可啊!”】
【“此举有违祖制不说,不仅仅对我大明王朝毫无利益,而且还得徒增负担,实属不益!”】
【随后,更多的文臣纷纷出列,跪地劝谏——】
【“陛下,请三思而后行,安南虽小,但事关重大,不可轻率行事。”】
... ...
洪武位面——
朱元璋突然从龙椅上站起,目光如鹰隼般锐利,随后又是叹气——
“咱这孙儿平时哪里都好,关键时候就非得搞点不同,咱真是又喜又愁啊!”朱元璋叹了口气,说罢又无力的坐了回去。
不做无义之战是朱元璋自已给大明立下的规矩。
一来是维持大明天子上国的威严,毕竟大明就相当于父亲,这些附属国就相当于儿子,儿子不听话可以揍它一顿,但哪能直接打死?
二来也是朱元璋维持周边国家的稳定,而这也是历朝历代的做法。
毕竟作为拥有庞大领土的华夏正统,邻居也是多的数不胜数,谁也不希望三天两头的和邻居闹矛盾。
打不打的过不是问题,问题是光顾着打你,我自已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一旁的蓝玉听到朱元璋的无奈,也是安慰了起来——
“陛下您也不必太过担心,这天幕中的允熥殿下虽然常常有不礼之举,但每次都有他自已的理由,肯定不会做无意之事的。”
朱元璋摇了摇头,“终究是咱的过失,如果那个时间的咱多教导教导这个孩子,也不会出这么多的问题了......”
“你说说那安南小小的弹丸之地,有啥好占的嘛?难道咱大明这么大的国土还不够他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