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三人开始处理这些泥鳅鱼,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它们剥皮。这可是个既耗时又费力的活儿。泥鳅鱼身上的粘液非常湿滑,很难下刀,稍有不慎就容易划歪。由于他们之后打算尝试制作鱼皮衣,所以必须得小心翼翼、仔仔细细地剥鱼皮才行。等好不容易积攒到足够今晚食用的量时,三个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想吃顿肉真是太不容易了!林父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然后又转身出门去挖土。他想着趁晚饭还没做好,再多挖一些土。林淼则负责给林母烧火,今晚她们准备吃干饭搭配红烧泥鳅鱼。那散发出来的香气,让人直咽口水。林父根本不需要别人叫,早就背着满满一篓土回来了,坐在那里等着开饭呢。泥鳅鱼的肉质嫩滑无比,而且只有一根主刺。把整条鱼放进嘴里,夹住鱼头,就能轻松地将整根鱼刺剔除出来。主刺也并不硬,与鱼肉一同炖煮至软烂,林父和林母都是嚼嚼后直接和鱼肉一起咽下。只有林淼不辞辛劳地一根根地剔出鱼刺。
在全家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历时半个多月,菜园子总算要被填平了。这段时间里,他们每天都不辞辛劳地一趟趟背土,林淼感觉自已的肩膀都快磨出一层厚厚的茧子来了。当土量足够填满菜园子时,林父仍然全神贯注地挖掘着骆家的地窖,仿佛真的下定决心要从里面挖出水源来。林母和林淼并没有阻拦他,毕竟家里的用水问题依然严峻。如果真能挖出低辐射的水,那以后就再也不必为缺水而烦恼了。每次吃完饭后,林母和林淼都会主动过来帮忙。地窖如今已挖到了十米之深,梯子已然派不上用场,于是林父便在窖口精心修整出一级级台阶,以便于日后出入。由于暂时找不到能够短期内收获的种子,林母决定还是移栽一些红薯茎。即便来不及让它们结出红薯,至少还能收获一批又一批的红薯叶。对于那些可以储存起来的物资,自然是多多益善。
看着又重新被种得满满当当的菜园子,三人心里异常的踏实。虽然这里的蔬菜产量远远不够一家人一年的吃用,但能拥有这么多新鲜的蔬菜已经足够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了。这种感觉或许正是因为他们曾经经历过饥饿和困苦,所以才会对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倍感珍惜。
然而,尽管有了菜园子,水的问题仍然困扰着这个家庭。由于水源紧张,每天用水都需要精打细算,这使得林父对挖水井产生了异常强烈的执念。他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水源,以保证家人的生活所需。
为了防止地窖塌陷变形,林父决定用红砖来加固地窖的四个墙壁。他精心地堆砌着每一块砖头,确保墙壁坚固而稳定。此外,窖口的台阶也被逐级码放了一层红砖,增加了地窖的安全性。
林父不再像之前那样随意挖掘整个地面,而是集中精力在一个特定的地方深挖。随着深度的逐渐加深,他不断扩大挖掘范围。有时候,坑底空间变得过于狭小,林父无法充分施展手脚。这时,林淼便会接替父亲进入坑底,将泥土装入容器中,并把多余的土堆积在地窖的角落里。这些泥土对于明年扩大种植面积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即使现在看起来多余,它们依然具有宝贵的价值。
经过不懈的努力,林父又向下挖了三四米深。当他再次带出泥土时,发现这些泥土变得越来越。他拿起辐射检测仪检测了一下,上面显示的数值竟然只有四十!这说明这些泥土里可能含有更多的水分。这个发现让一家人变得兴奋起来,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没有受到严重污染的地下水。如果真的能找到干净的水源,那么他们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喝水的问题了。
林福停下了手中挖土的动作,开始在井壁周围码上红砖,以确保井壁的稳固性。等所有红砖都码好之后,他才继续向下挖掘。井底完全陷入了黑暗之中,林父只能凭借着手上的触感,小心翼翼地一点点挖掘。等到土变得越来越多,妨碍到他的动作时,他便换林淼下去装土。井底的氧气十分稀薄,没一会儿,两人就憋得满头大汗。
此时,林淼心中不禁感叹:“难怪老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光凭人力来挖井,实在是太辛苦了,而且还非常危险。”但一想到以后能够有干净的水喝,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井底的积水,愈来愈多,渐渐的装出来的都是湿泥。
林父赶忙招呼着让林淼赶紧从井底上来,毕竟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待在井底的话,很容易因为缺氧而导致昏迷。林父自已也没有再下到井底,而是将铁锹的杆子接长,然后不停地在井底戳来戳去。突然之间,井水的水面开始迅速地上升,一直涨到了井壁的三分之二处才停下来。林父在井口用红砖一圈圈地码放起来,直到井口堆到了他膝盖的高度才停手。接着,他又在红砖的外围稳稳地放置木头做成的支架,并在支架上绑上了结实的绳子和水桶。这样一来,水井就算是彻底完工了。需要沉淀上一天一夜之后,明天她们就能够随心所欲地使用井水了。此时,外面的天色已经渐渐泛起了白色,三人由于太过兴奋,竟然都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忙碌了将近一整个夜晚。当兴奋劲过去后,林淼只觉得浑身疲惫不堪,恨不得立刻躺在地上呼呼大睡。看来今天是没办法上山采集了,但想到有了这口水井,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以后,她们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洗澡啦!